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四万亿经济方案”的变奏曲
日期:12/26/2008 来源:公民 作者: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


所谓“变奏”,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同一主题的多重放大演变、抽象与升华。

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冲击,11月上旬国务院出台投资人民币4万亿元(约合6000亿美元)刺激经济方案,各地饱受宏观调控抑制的投资热情被再度点燃。从民间到业界、从各行业到各级政府,“四万亿”神话不径而走,各种期望重叠相加,“四万亿”主题尚未付诸实施即已形成虚拟变奏。

不妨看看官媒对四万亿方案的宣传:“5800亿元建机场国内美景若比邻”;“3条高铁投建早饮珠江水午叹武昌鱼”;“就业前景现曙光,农民收入将增加”;“破基础设施瓶颈,中小企业有着数”;“加大安居房建设,商品房将更便宜”……。在他们的言辞中,4万亿方案的颁布,好象升起了一个经济红太阳,可以普泽大地,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实际情况是,规划到2010年底完成的4万亿新投资,每年2万亿,仅相当于一年国民产值的10%,仅可以拉动当年GDP约2%;如果不出台相应政策,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下降至5%-6%。通过经济刺激方案,包括此前的减息以及取消银行贷款限额的举措,中国还是有可能实现2009年8%-9%的增长目标。而通常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少应该保持在8%以上,才能解决每年起码新增1000万以上的就业人口安置以及国民收入的有限增长,以抵消通货膨胀压力、维持社会稳定。所以,4万亿方案只是个应急方案,是因为经济形势严峻而不是基于一片光明、不是以往经济发展大跃进的进军号。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4万亿的方案公布后,却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各部门和各地宣布的投资方案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交通部宣布2009年将投1万亿,建设部投3000亿,铁道部投8000亿,民航总局投2500亿,国家能源局投2000亿元;各省市政府的气魄更大:云南今后5年要投3万亿,广东今后5年要投2.3万亿,辽宁明年投资1.3万亿,河南今明两年要投1.2万亿,北京今明两年要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河北投5889亿,上海投5000亿,安徽3890亿,浙江3500亿……。

与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时的消极态度相反,各地政府的投资积极性一向无需动员。按照目前的投资热度,如果把各部门、尤其是各地计划的投资都加起来,恐怕20万亿都打不住。这些宏伟投资的钱将从哪里来,没人说的清楚。但各地政府清楚的是,找财大气粗的中央要钱总没有错。于是,一场新的“跑部钱进”竞赛在北京拉开了序幕,且不说这还可能造成新一轮的腐败风潮。

目前,每个省、区、直辖市都在趁热打铁、至少都已上报了百十来个项目,尽管中央政府强调新增投资的头号重点是民生工程,但在各地各部门已公布的投资计划中,重点仍然是铁路、机场、公路、电厂、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所占比例并不大,例如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工程、环境保护项目等似乎没有一席之地。

4万亿元救市计划短时间内见效不难,但必须考虑,因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多大?短期内要刺激GDP增长,可想而知是要动用那只看得见的手来操控经济,搞所谓“短平快”项目,以牺牲合理经济结构为代价——虽然长期以来,年年喊拉动内需,却又年年消费不足还长期忽略消费,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过度依赖,而基础设施投资或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很难推动国内需求,进而导致国内市场的发育严重不健全,当国际经济一发生状况,势必影响国内经济大起大落。所以,经济结构的优化才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

推进内需有两大要件:一是上述经济结构必须合理、即经济架构必须与民生民需民享紧密挂钩、提升一切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二是老百姓必须手中有钱而且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放心消费。四万亿如果全部按现金落实到13亿人口头上,每人也只有3000元左右,如果用于购房,就算是经济适用房也只能购买区区1到2平方米,可见要解决广大民众当务之急,四万亿只是杯水车薪,别说是红太阳,就连小星星都算不上;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政经分离,优化经济管理环境,才是问题的核心。政府职能的改变似应以提供优质社会公共产品为重点,将国家资源更多投入到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架构中,通过改善公共服务事业稳定全民消费预期,刺激经济增长。如果将资源继续往产能过剩的领域盲目倾注,等于继续饮鸩止渴,等于在继续制造当前急于应付的各种危机。如果问题日益堆积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中国经济或社会的正常运转总有一天将无法再维持下去。

“四万亿”的变奏,看似一个主题,各地各界层演奏得热火朝天,实际上,各级政府与老百姓在各想各的心思,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温总理及中央政府应该仔细考察究竟是哪些人在虎视耽耽地盯着这“四万亿”?目前,聚集在靠近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三里河地区宾馆旅馆的各地政府官员,他们的目的或作用是否比各类进京上访的草根人群更纯正、在宏观层面是否有着更大危害性?与那些主要为了自身生存权利上访者相比,这些“跑部钱进”的各地官员是想发趟“国难财”罢了。所以,后者应该才是真正需要首都警察弹压甚至驱离的对象。

“四万亿方案”出台,勾勒的背景应该是盲目投资的教训而非无限花钱营造“政绩”的机会。当然,如果没有彻底的民主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与民生需求相脱节的状况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的三大脆弱性
政治压力使中国银行业大倒退
经济危机转为社会危机的可能性
中国的金融困局
中国模式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中国经济为何无法复苏冻在冰河
金融危机在冲垮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