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振快 知名历史学者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十二月,在一个名为高鸡泊的地方,数百强盗抢劫了一个三百多人的车队,除了漂亮女人,其余人统统杀掉。这不是一帮普通的强盗,普通的强盗只为劫财,不会这么滥杀无辜。实际上,他们是军人,是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之子乐从训派出的。被杀者也不是普通人,而是去就任义昌节度使并兼中书令(即宰相)的王铎。
乐从训为什么要派人劫杀王铎?一个说法是王铎生活豪奢,“行李甚侈”,“侍妾成列”,特别是漂亮女人多,引起了乐从训的眼红,乐从训此举劫色加劫财,一举两得。当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乐从训劫杀王铎之前有过密谋,其中一个人的意见起了主导作用。这个人名叫李山甫,是乐氏父子的谋士。李山甫与王铎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怂恿乐从训劫杀王铎及全家呢?
最可能的原因是,王铎当进士考试主考官的时候,李山甫参加考试没有被录取,因此怀恨在心。李山甫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落魄有不羁才”,“诗名冠于当代”。但他“数举进士被黜”,考进士多次而没有成功,后来只好投奔乐氏父子做幕僚,当谋士。
如果进士考试的录取是完全公平的,李山甫的这种行为就是小人行径。然而李山甫“诗文激切,耿耿有齐气,多感时怀古之作”,似乎并不是那种阴险狠毒的小人。所以他的“求名不遂,满腔怨毒”,可以说是事出有因。原因就在于,到了晚唐,政治腐败,进士考试越来越不公平,被录取者多为权贵子弟,才华突出的贫寒知识分子,没有了进入朝廷任职的机会,个人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困难,于是发泄怨气的心态越来越严重。像李山甫这样“怨中朝大臣”,“多怨朝廷之执政”,“尤私愤于中朝贵达”而想报复之的人,在晚唐不在少数。著名者如李振、张策等,罗隐、杜荀鹤等晚唐著名诗人,也都有这种心态。
李振是篡唐的朱温的谋士,因为“累应进士举不第”,“尤愤朝贵”。后来他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他让朱温把一帮进士出身的人投入黄河,说是“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温笑着照办。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即罗隐才华横溢,但看不惯社会不公,对现政权“多所讥讽”,于是被主流忌恨,屡考不中(据说考了10次)。这使罗隐产生了“怨望”的情绪,在放弃考进士的同时,“深怨唐室”的心态也在内心中潜伏下来。罗隐后来投奔钱镠,得到重用,为钱镠割据东南做了贡献。
晚唐五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和李山甫、李振、罗隐等怀有相似的心态,即因权贵当道,科举不公,个人价值无法实现,于是他们心怀怨恨,一方面他们找机会报复,发泄不满,另一方面转而支持武人割据,对抗中央。他们的这种行为已经比较极端,但还不是最极端的。最极端的是黄巢,他因“屡举进士不第”,有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意,起兵反唐。
中国历史上从隋唐到明清的历代科举,录取率少的不过百分之一二,多的也不过百分之六七,百分之九十几的人是不能被录取的。不被录取本来是正常的,但是,要使这种“正常”成为正常,而不引发社会心态的失衡,就必须保证科举的绝对公正。在王朝鼎盛时,政治比较开明,相对来说还能保证公正,失败者还不会完全把责任推到社会不公上面,问题还不是很大。一旦进入王朝的中晚期,政治腐败必然带来社会不公,有才华者受挫增多,这时候怨恨和报复等非理性情绪就滋长起来,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社会不公是一种危险品,它容易让人心态失衡。心态失衡之后,就不再遵循公认的道德底线。这种心态失衡的现象是普遍的,不仅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人身上存在着,而且在文化层次较高的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可能只是在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由于是才智之士,有较高的能量,心态失衡之后的社会破坏力要更大一些,如黄巢、洪秀全等。
要化解非理性的社会心态,从根本上说,社会必须公平,至少必须有实现公平的合法渠道。否则,那种怨恨和报复的非理性心态就难以抚平或消除,而只会越积越多,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