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出生成长之时,正是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时,他有幸成为清代首批官派美留学幼童的一员。1872年8月,詹天佑与其他30名幼童远赴美国,在小学、中学接受教育后,于1878年以优异成绩进入耶鲁大学,修读土木工程与铁路专业,并在1881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学生之前及时取得学位。詹天佑回国之时,中国还未修铁路,其才不得为用,先后辗转于福建马尾船政学堂、福建水师、广州黄埔水师学堂等处,直至1888年转入由李鸿章、伍廷芳兴办的中国铁路公司,在英国工程师金达(Claude W. Kinder)之下任见习工程师,才算是开始了他贡献了毕生精力与心血的铁道事业。此后,在京津路、萍醴路等多条铁路建设中,詹天佑不是参与就是担纲。在地形条件极为复杂的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詹天佑创造使用了“人”字轨道攀斜,解决了地势险要、坡度过大而资金有限的问题。京张铁路的成功建造,不单是中国近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也极大地激励了中国民间自办铁路的信心。詹天佑一生足迹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曾领导修建了京沉、京张、粤汉、川汉等十几条重要铁路,当之无愧地成为后人尊奉的“中国铁路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