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
明镜记者黄舒心
1980年代中期,刘晓波因对“美学大家”李泽厚的批判而名震文坛,1988年底至1989年初,刘晓波先是应邀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授课与研究,1989年3月至5月间,刘晓波再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就在那时候,《北京之春》主编胡平认识了刘晓波。
对六四始终有份责任感
“他是性情中人,喜怒哀乐都表现得非常强烈,也因为他是中文系的,气质中有浪漫的因子。”胡平对《明镜》说。
认识刘晓波20多年来,胡平与刘晓波主要以电话、电子邮件和skype交流,胡平眼中的刘晓波,对自己的政治理念有非常执著的追求,并将这份事业摆在第一位,是个理想主义者,不管面对多少挫折、个人遭遇多少困难,都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并且能在自己犯下的错中修正自己。
“他对中国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思考,这点反映在他写出的大量文章中,他在中国的异议运动里,早就扮演一个领袖角色,外界恐怕很多是透过《零八宪章》来了解刘晓波,但《零八宪章》只是他参与的诸多事件之一,实际上早在这之前,刘晓波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胡平说,早年的刘晓波,给人感觉狂妄、有虚荣心,在压力面前承受不住,但这些年来刘晓波的个性上有了重要的转变,“天安门母亲”丁子霖与丈夫蒋培昆都在文章中写道,刘晓波在“六四”后这么多年,简直判若两人,异议人士陈奎德在评论刘晓波的文章和著作时也提到,他的思想方式历经重大变化。
胡平表示,刘晓波开始会不断反省、提高自己,因此能不断超越自己,这点令他印象深刻,也是他个性中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点。“他每年的六四,都要写文章纪念,另外对六四事件中他认为不好的一些表现,也有忏悔和很深的自责,我们也看到,刘霞说他在监狱中得知获得诺贝尔奖后,首先表示这个奖项是给六四亡灵的,说完还流下眼泪,这个反应非常重要,说明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念念不忘六四的罹难者,以及现在还在监狱中、或因为六四而伤残的人,他一直感觉自己对他们有份责任在。”
推动刘晓波获和平奖
即使是刘晓波被逮捕之前,仍旧挂念著六四。胡平回忆与刘晓波的最后一次交流,便是在他2008年12月8日被逮捕的2、3天前。当时,胡平与刘晓波透过skype对谈,两人对稿件、各类议题广泛交流了彼此的想法,最后,刘晓波特别叮嘱身为“中国人权”理事的胡平,要他转告“中国人权”,“再使把劲,为天安门母亲争取诺贝尔奖。”
“这也说明,其实他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去争取诺贝尔奖,他一心想到的是天安门母亲,他认为这些人在巨大痛苦面前表现出坚忍不拔、坚持非暴力抗争的方式最让人感动,也是当今中国最有凝聚力的道义力量的象征,所以他从没为争取自己的荣誉操什么心。”胡平说。
带著刘晓波的这份期望,“中国人权”确实为天安门母亲争取和平奖做了很多工作,天安门母亲也不只一次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但评量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最后没把奖颁给天安门母亲,而是先让刘晓波获得这个奖项。
胡平分析,刘晓波这次能获奖也与其他因素分不开,最明显一点是,刘晓波因为参与发起《零八宪章》而被捕,而《零八宪章》是这么多年来异议人士、自由派知识份子对民主中国一个比较完整的纲领性文件,在历史上有其重要性:《零八宪章》的发布加上刘晓波被捕,成为当时的重大新闻,引起各方关注,想必也引起挪威委员会的关注。
2009年12月25日,中共当局判处刘晓波11年重刑,引起舆论强烈反弹,使得刘晓波在国际社会中有更鲜明突出的形象,“虽然他以前就做过很多事,但不见得有那么大的新闻效应,外国人未必能弄得这么清楚。”
对于刘晓波获和平奖,胡平是推手之一。2010年夏天,胡平与几个独立中文笔会的朋友商议,为刘晓波编选一部文集,翻译成其他语言,胡平认为,刘晓波没写作自传,也缺少别人为他写的传记,因此这项工作能为刘晓波提升国际了解度。目前这部文集的工作仍持续,预计最快明年能见到英文、德文版本出版。
在此之前,“中国人权”所编的中英文季刊——《中国人权论坛》,于今年第一期发表在中共判决书中提到的刘晓波的六篇文章,以及刘晓波在法庭上的自辩词与最后陈述,对刘晓波的观点、思想有比较集中的介绍,由于有英文版,因此胡平估计,可能让国际社会,包括让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更深刻了解刘晓波,起到相当的作用。
让刘晓波了解外界反应
刘晓波获奖消息传出后,胡平和刘晓波妻子刘霞的联系出现困难。“我先前和刘晓波联系比较多,刘霞原来根本不上网,刘晓波被抓后没办法,她也开始上网,我们才有很多联系,也因此了解刘晓波的各种情况。”胡平表示,先前由于刘晓波的身上有些毛病,因此多半关心他的病情。这几个月来刘晓波获和平奖的呼声越来越高,胡平也不断将这些好消息告诉刘霞,让她“高兴高兴”,胡平指出,作为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坚守岗位这么多年,相当不容易。
不过,刘晓波获奖消息公布之后,胡平和刘霞的联系时而中断。“她探望刘晓波回来后,我通过gmail的及时通讯与她联系过,联系了三次,但每次都没说一、两分钟就断。现在又联系不上了。”胡平交代刘霞,下次与刘晓波见面时,尽量把外界的反应告诉他,虽然中国当局将获奖这件事告诉了刘晓波,但其他事情他未必清楚,胡平认为,让刘晓波知道更多讯息相当重要。
胡平指出,刘晓波获奖可看出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这么多年来,中国有很大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引发政治改革,启动民主化,相反的,中国当局仗势军事实力的增长,在抵制普世价值上越走越远,国际社会通过授予刘晓波和平奖的方式,强调普世价值,对中国未来发展和整个世界的和平有很大意义。
“刘晓波获奖后国际社会反应热烈应,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少见的,颁给刘晓波的激励作用,比其他奖项的作用大得多,也激发更多体制内的人思考中国今后的何去何从,我相信刘晓波能在未来中国变革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胡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