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要闻评述

 

柴静雾霾电视片反响热烈,周生贤末路来临
日期:3/1/2015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北春编者按语:柴静的《穹顶之下》震撼中国,它的收视率反映了苍穹下的中国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担忧,成为诸多事物的重点之重,这是在这块国土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逃避不了的。它人让知道雾霾是什么,它的危害有多重,它是这样形成的。击中了时弊,点中了中国三十年经济发展的要害是,危及我们一代人的健康与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功德无量。目前已有人抛出阴谋论来对待柴静,这是一部分中国人善恶不分的表现,当然主要是暴露了权贵利益集团那种无视民生的众生相,生出的憎恨而作出的反映,它根本上是为中国三十年来的贪官群体辩护。历史上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官僚群体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一个国家弄到这样的地地步。
  柴静的片子唯一不足的,也是人所共知的原因,就是没有提到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他是第一个测试公布雾霾的人,虽然为此被脑残的中国人痛骂数典忘祖,但没有他,中国人可能依然把雾霾当作大自然的美景在欣赏。



     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巨大反响,数日内视频播放过亿,博讯上传到youtube的播放(截至到北京时间3月2日零点)已经突破24万。观看次数只是一个指标,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观者的反应热烈:点“赞”、发评论的比例相当高,例如,优酷1900万播放中,24万点“赞”(评论已经关闭无法看到),博讯发youtube播放24万中,点赞的有7千,评论近900.
    
    著名传媒人石扉客推特上这样评价柴静的《穹顶之下》:“用中国传播史上的奇观与里程碑上的案例来形容柴静雾霾片,基本不算夸张”
    
    《穹顶之下》的轰动出世,也引发阴谋论猜测,因为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中国大陆门户重点推介,这个尺度大、触及人们心灵的纪录片,在过去两年网络“严打”下,能出來就是奇迹,这次是官网力推,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博讯记者了解,此次重点推出确有高层直接批示,也就是说不是目前宣传部门乐见的。有消息人士透露,此片的一个效应就是加速前环保局长周生贤的查办。博讯网2013年3月发布“祸害中国环境10年:环保部长周生贤掩盖致命的光雾”,之后数次曝光周生贤因私利而渎职的内幕。
    
    柴静纪录片推出数日后,网络开始降温、消音,有消息人士表示,是“维稳”的缘故。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当局这种恐惧是意料之中的。
    
    柴静雾霾电视片反响热烈,周生贤末路来临


    

石扉客的推特分析:
    对柴静雾霾片的各种传播解读大多过度,阴谋论盛行。当局默许有之,当局与柴摄制组之间的默契或有之,但要说摄制组甘为当局之工具,恐非公论。舆情调控也只是让下门户双首页和客户端,并非删稿,所以也非打压,而是热度传播48小时之后的自然反应,担心干扰两会大局而已。
    
    至于48小时内前后两天议题焦点的嬗变,也非常正常,符合此前很多热点案例的传播规律,比如柴静新书出来时,再比如韩寒新三论出来时,都是如此,先扬后抑。
    
    柴静摄制组雾霾片的成功,对体制内媒体特别是电视台有一定刺激,对各种自媒体以及NGO有相当影响,但很难复制,如果换个议题,柴静自己也未必能复制。因为这基本建立在柴静个人的品牌与知名度,以往资源与人脉的积累,以及对议题的公共性与安全性的精准选择上。
    
    传播上的成功,并不必然导致议题本身有解决的较大可能。因为这取决于社运的推动,理发机构的院外游说,以及体制应对过程。目前看来,在高强度维稳的框架内,前述几个方面都很难有乐观的变化,所以,柴静摄制组雾霾纪录片的成功传播,极可能在热闹一阵后终归沉寂。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媒体人纪录片让雾霾话题提前在中国“两会时段”升温
郑义《中国之毁灭--中国生态崩溃紧急报告》
环保部部长:鼓励柴静式关注环境
中国房地产崩盘前兆:京沪二手房现抛售狂潮
日企突然关闭在华工厂 辞退员工手段冷酷
这是一段震撼人心,令人心情很沉重的视频
人民币汇率跌至28个月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