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永、张星水等在北京成立阳光宪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陈倩凝 由知名法律学者及专业人士许志永博士、张星水律师、俞江博士、滕彪博士等牵头的北京阳光宪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于2003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 孙志刚案发生后,许志永、俞江、滕彪三位青年法学博士曾以普通中国公民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许志永还是民营企业家孙大午非法集资案中孙大午的辩护律师之一。中心的另一成员张星水律师也是孙大午案的辩护律师。 中心取名“阳光宪道”,即阳光下的宪政之道,显示其宗旨为致力于公开的宪政法治建设行动。 阳光宪政网:www.oci.org.cn 附:北京阳光宪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简介及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方式: 法律援助:选择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个案,通过法律援助,不仅帮助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个人,最终达到推动法治建设的目的;公开化:把握这个时代敏感的情感,立足于道义,以媒体网络公开化的方式推进个案解决,同时把个案的社会价值传播开来;“阳光法治”论坛:就个案不定期举办“阳光法治”论坛,探讨社会法治现象以及改进法治的建议。 组织机构: 顾问委员会:由知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理事会:由法律学者、律师、传媒人士组成,目前成员为许志永博士、张星水律师、俞江博士、滕彪博士;办公室:负责财务、网站以及日常工作。 资金来源: 民间自筹。目前已经接受到的第一笔赞助经费是海南椰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销经理吴桃珠女士和她的儿子吴哲先生捐助的5000元人民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工作计划: 日常工作:理事会每周例会,研究工作部署,讨论中国法治进程,选择研究典型案例。为典型案例提供法律援助,推进法治进程。 200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03年7月到10月,孙大午案法律援助。孙大午案折射出了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被扭曲,民营企业如果不与权力勾结,就几乎难逃被欺压的命运。金融体制远离市场,大量存在黑箱操作,呆坏账数万亿。真正认真经营的企业却贷不到款,只好民间集资。而政府又不容许民间金融的生存。援助孙大午案是为了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援助方式:律师介入;专家研讨中国金融体制以及民营企业的非法生存问题;传媒运作,推动舆论,最终以道义和法律的力量帮助孙大午并改变现行不合理的法律。 2003年9月到11月,写作《通往宪政之路》,记录2003年我们的工作历程——收容遣送与违宪审查,孙大午案与市场经济改革,人大选举等,总结推动宪政建设的现实道路。 2003年11月至12月选择一个县级市推进基层人大直接选举。直接推动中国民主法治化进程的一个可行道路是首先把法律规定的基层人大直选落到实处。湖北省潜江市姚立法先生靠竞选当选人大代表已经五年了,五年来,他一直在为宪政法治奋力抗争。2003年11月,姚立法要再次参加人大代表竞选,潜江市与他同时准备参加竞选的,还有多人。估计他们会遇到很大障碍。我们将以法律和传媒的力量帮助他们,如果一个市能有超过10名人大代表真正是民众选举出来的,那么,这个地方的官僚作风将会大大改观,民主法治也将很有起色。 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参加人大选举,以自身的行动推动民众的参与意识。 2003年底以前拟定宪法修订建议,以民间的力量推动宪法修改。 北京阳光宪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2003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时间:200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