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中国报道

 

BBC测试中国“零拒绝”媒体政策
日期:9/20/2009 来源:BBC 作者:BBC

香港记者抗议在新疆采访时遭武警殴打(AFP)

中国政府上月表示,将对境外媒体的采访查询贯彻“零拒绝”政策,在24小时内作出答覆。BBC驻北京记者白麦克(Michael Bristow)却发现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以下是他发回的“采访手记”摘要:

BBC驻京办事处向不同政府部门发了10个问题和查询,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

我们给教育部发传真,查询为什么政府已经推行义务教育,但是依然有不少学校向学生收费。

三天之后,一名发言人回电话表示,由于开学在即,教育部正忙着,因此没人有空答覆。

传真机坏了

陕西东岭冶炼厂8月被指造成当地615名儿童铅中毒。我们联系宝鸡市政府,希望采访当地官员。

可是我们无法发传真给他们,因为“政府大楼停电,传真机坏了。”宝鸡官员的手机没人接听。

《中国日报》8月引述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的话透露,中国目前捐器官者中65%为死囚。

我们致电卫生部查询,希望证实有关消息,但多通电话都没人听,一名接听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领导不在,没人可以处理”。

渺无音讯

香港记者抗议在新疆采访时遭武警殴打。

境外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期望与现实有差距。

北京奥运期间,中国政府对媒体采取空前开放的态度,但如今一些部门却回避棘手的问题。

我们问国防部有多少枚导弹瞄准台湾,但没有得到任何答覆。

当我们问商务部:中国去年向朝鲜提供了多少援助?他们的反应也是一样:渺无音讯。

我又向拉萨地方政府提出去西藏的要求,但没有任何人回复我。

在中国,要搞清楚哪个部门负责什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互相推诿

维权组织“公盟”创办人许志永律师上月被捕,我们希望知道背后原因。

北京市政府的新闻官员很快回电话,但随即把我们转到市外事办,后者又再把我们转到另外几个部门,结果还是没有人回答问题。

香港大学中国媒体研究计划研究员班杜尔斯基指出,“零拒绝”政策的推行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真的对外国媒体更加开放。

但是他指出,这起码显示北京的媒体政策有所改变,如今中国政府应付记者时也更加事故老练。

不过,BBC驻京办向中国政府各部门提出的10个问题的确全都“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新闻
日媒体三记者北京遭殴打
中国未兑现新闻自由承诺
建国大业的明星国籍风波背后
港政党团体示威促查记者新疆被殴案
中宣部严禁采访果敢冲突
刘云山PK刘逸明
李大同:拒绝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