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居正
今天在台湾谈八二三,40岁以下的人能清楚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恐怕不会太多。其实,八二三炮战与古宁头战役,对于台湾几十年来安全的贡献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中共在八二三炮战的挫败,使其谋台策略由武取转为“文攻”,因此在50年后对这场炮战做一回顾,对于当今的两岸关系应可说是饶富意义。
1958年8月23日傍晚,中共在厦门、莲河及围头等地的340门大炮,突然向大小金门同时猛烈开火,两个多小时下来,匪炮对台一共射击了57,000发。不多久,台湾炮兵部队开动反击,八二三炮战于焉爆发。 炮战开打后,国际社会为之震动。美国因与我方有协防协定,遂派出多艘战舰进入相关海域协助运补,同时并发表声明呼吁双方自制。接着,美国派出高级官员来台与蒋中正磋商,谋求解决之道。几经波折后,双方终于在10月初达成协议,发表联合公报;美国重申反共与捍卫中华民国的立场,台湾则表示今后反共将采“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
至此,中共眼看在战场上已无再进一步的可能,而美国对中华民国的外交支持亦相当坚定,遂在10月下旬宣布内战虽未结束,但是炮击则改成“单打双不打”,台海危机遂逐渐平息。事后统计,在炮战最激烈的44天中,匪军一共狂射了47万多发炮弹,国际上许多人都以为金门早就被炸沈了,但是金门仍骄傲地屹立着。
有资料显示,毛泽东当时对于事件的后续发展并无成算,他曾表示视炮击的发展再临时制订登陆金门的计划都还来得及。由此推断,至少有两个因素会影响毛后来的决定:一个是台湾方面的反应,一个就是美国的反应。
在台湾方面,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中正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一方面指示国军强力反击,让共军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方面当面对美方要求我们放弃金门以结束台海危机时,他态度坚决,毫不退让。而台湾陆海空三军当时的表现,无论在战志及战果上,都令人刮目相看。两者相辅相成,遂令美国坚定了对台方的支持,从而迫使中共在战略设想上逐步后退,终至寻求下台阶脱出危机。
反过来说,如果当时台湾在统帅决策或在战场表现上出现了任何重大缺失,则毛泽东就有可能得寸进尺,将战火延烧到澎湖甚至台湾本岛,届时美国协防台湾的决心是否还是那么坚定,就不无疑问了。此外,经此一役,毛发现以武力攻取台湾暂时尚无可能,所以就更多地转向文攻。今日我们看见中共上下藉着通商与交流,对台湾朝野大搞统战,希望以“内攻”的方式瓦解台湾,就是毛泽东这个思路的延续。
抚今追昔,除了感念蒋中正与英勇的国军为了捍卫自由所做的努力与牺牲外,也不禁要问:今天同样面对共产邪恶的威胁,我们这一代人要拿出、而且能拿出什么样的对策才能面对子孙与历史的审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