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郭萍英台北八日电)一项研究认为,因应全球化的人口流动,两岸未来更多、更密切的社会交流,将是牵引台湾社会变迁的一个主要社会力量。
由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与交流杂志主办的“两岸开放交流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台北圆山饭店进行第二天议程,台北大学社科院院长蔡明璋与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瑞铃共同发表“二十年来两岸社会交流”论文时做上述表示。
这篇论文指出,随着两岸婚姻、跨岸就业、与其他文化(学术、宗教、传播媒体等)的交流,台湾不可免的将与中国形成更深、更广的互动。对于中国籍配偶的政策支援,应体认这个群体最终将成为台湾居民的一部分。在移入台湾的初期居留阶段,她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诸项权利不应有过度的制度限制。
但是,婚姻移民在移入台湾时,这些家庭亦应有充足的经济准备,政府要求这种准备的合理性亦不容质疑。相关的制度设计,以及政府投入的钜额辅导基金必然引生各种利益团体的分配要求与游说压力。
专文表示,政府在配置公共财源于支援性的福利时应注意本地弱势团体的相对利益。同时,利用假结婚方式而进入台湾居留的外籍人口对社会秩序必然产生不利影响,政府查核跨国婚姻真实性的公权力应有效实施。论文并分析,由于政治意识型态与经济规模的不同,台湾与中国对于两岸的通婚与人才交流自有不同的政策。中国采较开放立场,对台湾人比对外籍人士优厚,台湾则采谨慎立场,对中国人比对外籍人士严格。
虽然目前两岸的人流方向是往中国一方倾斜,此一移民潮主要是受目前中国经济的成长力道的牵引。而随着大陆劳动成本的高涨,大陆人才的兴起,以及其他开发中国家的崛起(如印度与越南),未来台湾人到中国工作的风潮是否可持续过去十年来的热潮仍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