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人权与民运

 

林希翎之子楼信达公布葬礼日程痛陈心意
日期:9/23/2009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作者:张敏

(自由亚洲电台"心灵之旅"访谈节目主持人张敏采访报道2009,09,23)

*楼信达:母亲的最后时刻*

北京时间2009年9月21日傍晚,至今未获"改正" 的中国知名"右派"林希翎女士因血癌和肺心病在巴黎郊区圣.凯米勒医院(Hospital Saint Camille)逝世,享年七十四岁。至此,未被"改正" 的中国知名"右派"(罗隆基、章伯钧、 储安平、 彭文应、陈仁炳、林希翎)全部离世。原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生林希翎,1957年因发表言论被打成"右派",第二年入狱,坐牢十五年,1983年移居法国。

林希翎21日离世当天,她的儿子 楼信达先生说:"星期六(19日)我去看了她,她很好,下午说话还可以。星期天(20日)我去看,她已经不能说话了。今天(21日)早晨法国时间十点半,人就走了。"

主持人:"也就是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半。她过世的时候,身边都有什么人?"

楼信达:"没有人。星期六晚上,我跟医生谈了话,医生给我打电话说'你妈妈呼吸困难,有问题,要不要我们把她放在抢救那个地方,给她插上管子?'星期六我去看我妈,问'如果你不行,要不要再去插那个管子到喉咙里?'她说她不要,她自己也这样跟医院说了,写了。因为太痛,插上后是机器给你呼吸,有时要插十天。抢救过三次,她也受不了。她是血癌,白血球比人家少十倍,最后是感染。"

*林希翎简介*

林希翎,原名程海果,1935年生,浙江温岭人。1949年未满十四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书,以 林希翎为笔名发表论文,引起争论,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批评。1957年"大鸣大放",她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几次演讲,一度被誉为"勇敢的化身"、"带刺的玫瑰"。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全国"最大右派"之一。

1957年"反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以来几次大规模政治运动之一。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共当局为五十五万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的人履行了"改正"手续。据研究反右运动专家,《阳谋》一书的作者丁抒先生考证,目前仍有不到一万名当年被划为"右派"的人(包括健在者和已逝世者),没有得到改正。

*楼信达:遗体告别和葬礼追思会日程*

林希翎与前夫育有两子,旅居法国后,儿子也住在巴黎。小儿子多年前自杀身亡,当时十八岁。现在,楼信达是林希翎唯一的孩子,在巴黎一家公司从事金融方面工作。楼信达的父亲、林希翎的前夫也参加了"林希翎治丧委员会"。

9月23日,楼信达谈到母亲的遗体告别和葬礼追思会日程已排定。

9月25日 在医院举行遗体告别----

本星期五(9月25日)可以到医院向林希翎作遗体告别。楼信达说:"医院告别是家里最亲的人去,到医院可以看到遗体的脸。法国法律是,我们去那里可以见十五分钟,然后就把棺材关掉,不可以再打开了。等到星期一火葬。"

主持人:"也就是说,星期五并不是想去的人都可以去,是吗?"

楼信达:"但是真想来的人也可以去。如果真正愿意看她,最后见个面也可以。"

主持人:"您和家人准备什么时间去?"

楼信达:"巴黎时间星期五下午两点钟,这个地方离巴黎中心差不多十公里。要坐地铁,然后坐公共汽车。(地址:HospitalSaint Camille 94360 Bry-sur-MarmeFrance)"

9月28日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火葬殡仪馆最大礼堂举行葬礼追思会----

林希翎女士的葬礼追思会,预定28日举行。楼信达先生告诉我们:" 时间是法国时间下礼拜一(9月28日)早上十点钟,在巴黎最有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巴黎公社社员墙"所在地)火葬场殡仪馆(71Rondeaux 75020),我选了最大的一间有一百五十个座位的追思礼堂。"

林希翎女士是基督徒,葬礼追思会将由华人牧师主持。楼信达先生说:"中国大陆和海外她的朋友会过来参加。当天十点十分到十一点十分,我们可以祷告或讲话。十一点十分开始火葬,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这个时间,有人要讲话也可以在追思会上说。"

*楼信达:骨灰分三部分安放*

关于骨灰安放, 林希翎逝世前几天在病床上接受我采访时说:"万一这次过不去,我还有个希望,我的骨灰能够分一半留在法国,跟我的母亲、我的孩子在一个墓地;一半带回中国去,把它撒在台湾海峡的大海里,因为我从小就有一个和平梦。"

根据林希翎生前愿望,楼信达初步决定:"我觉得骨灰分三份好。一份留在法国,跟她的母亲和我小弟(骨灰)放在一起;另外一份就是按你采访她时她的说法,撒在台湾海峡;另外一份就是给北大那些人(一九五七"右派"老友),他们在捐款为我妈做一个纪念碑,把骨灰放在那里。"

*楼信达:母亲没有去世的时候,我不是很了解她*

林希翎过世后这两天,楼信达通过母亲在各地的朋友的邮件、电话和发表的回忆文章,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的母亲。他说:"她没有去世的时候,我不是很了解她。现在她走了,我觉得。。。因为我妈跟我说过好几遍,叫我帮她作助手,跟她整理她的东西。但是我在法国长大,我对这些也不是很了解。 小时候我妈从来不跟我说这些,对于这些政治。。。她好像要保护我,所以我不是很懂。 后来我自己在法国,在东方语言学院,在法国大学读了中文系,读了中国历史,然后学了一点,懂了一点。

*楼信达:我对不起她,我现在有个很大的任务*

楼信达先生现在很忙。他说:"我在整理我妈的东西,发现了1955年的《文艺报》,有她写的一篇文章。我可以问您一下吗?"

我对楼信达说:"您母亲说过,后来又有批判她的文章在1956年,她存有一些相关资料原件,她希望您妥善保存。"

楼信达:"我要放在电脑上扫描,发给你们。 我现在觉得我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把她的东西放好,电脑扫描后放在一个网上,让大家都可以看到。

她和五七年这一代人的理想很重要。其实五七年、"六四"或其它都是一样的,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一样的。过去的问题,现在没有大改变。我不是搞政治的(是从事金融方面电脑工作),觉得这些资料也不怎么值钱,就是历史上很重要。"

主持人:"关于母亲,您还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

楼信达:"我对不起她。因为过去不是很了解这些。我想用我的能力把她的 这些东西放好,将来让大家可以看。 星期一的葬礼追思会,很多人来不了巴黎,我会拍录影,放到网上。"

以上自由亚洲电台"心灵之旅"访谈节目由张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采访编辑、主持制作。


相关新闻
沉痛悼念精神不朽的右派难友林希翎
赵美心当选首位华女众议员
美移民改革草案有望劳动节前出台
韩杰:六四绿卡 有人得益有人愁
纽约华人邮寄美国奶粉回中国
加州发生5.4级地震
新闻周刊批评赵燕借民族名义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