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周晋:也谈“亚投行”与.
· 专访香港占中学生领袖周.
· 《纽约时报》中国权贵家.
· 张千帆:寻衅滋事、刑法.
· 严家褀: 胡锦涛的青年时.
· 1933-1934年:共产党员�.
· 共産完了是共妻--必须.
· 新矛盾论:矛盾律的科学.
· 中国人的“爱国”怪现象
· 流亡的良心:从索尔仁尼.
· 余晓平: 中共高官为自己.
· 茉莉: 经典给我的馈赠
· 中巴经济走廊是令中国纳.
· 1万亿!中国央行“放水�.
· 余英时:习近平统治系统.
· 梁京:高瑜的噩梦能否成.
· 中国股市面临史无前例的.
· 丁子霖: 高瑜案的警示
热点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即时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历史教本的文化省思
日期:9/30/2003 来源:民生报 作者:民生报

  教育部尚未公布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引起舆论界一片抗议之声。大家注意到的都是纲要草案「去中华民国」的编法,使得中华民国等于消失了。自明朝之后,没有中国史,只有世界史,这分明是有意把台湾的中国关系切断;因此,这种历史观似乎是意识形态的产物,甚至是台独政治立场下的产物。

    可是参与该课程纲要草案撰写的教授先生们却兀自振振有词。听他们的说词,似乎是为了撰写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而采取一种新的历史观,以替代传统的中国中心主义的观点。他们的这种想法也得到一部分历史学者或教师的认同,只是恰巧成为台湾时下「去中国化」的论述的有力页脚和章节附注而已,原本未必是刻意为政治服务。

  虽然这些历史学者未必是企图以编书来向当权者表明他们的「政治正确」,但他们在文化的思考上是有欠缺的。旷观世界历史,自十五世纪欧洲人开始向全世界探险、经商、进而殖民,确实有别于之前各民族、各地区独立发展之历史。可是,欧洲人的这些殖民行动,究竟对各民族造成怎样的文化变迁?只是一个利马窦对明代的中国文化造成怎样的影响?即使迟至十八世纪,乾隆王朝兴建圆明园中的西洋式建筑,除了满足帝王的好奇心之外,西洋人对中国文化又有什么根本的影响?自文化的交流看,西洋在明清两代对中国的影响,还未及隋唐时代西域对中国的影响。

  恰恰相反,明清对外来的影响是极排斥的。而自明代以来,中国发展出有别于唐宋的近世文化,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今天的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习俗、工艺乃至精致艺术如书、画、音乐、戏剧等都是在十六、七世纪定型的。其中除了承袭前代的域外影响如青花瓷外,几乎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受到外力的型塑。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怎能放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上来了解其文化呢?

  从文化的观点而言,台湾史是不能与中国史切割开来的。采取欧洲中心的史观来看台湾、看中国,毋宁都是轻率而错误的政治操作。


相关新闻
中国人口贩卖现象严重
满腹牢骚作大王
从残军老人持介绍信外食谈起
从中央电视台新闻看国人的素质
北大在线:迁徙自由与人口隔离
中国警察北京司法部门前上访
历史的沉思和未来的选择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