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资本主义与失业
日期:2/4/2004 来源:网络 作者:樊弓

资本主义与失业--兼与林思云和茉莉商榷

樊弓

林思云先生在"中国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一文中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出现大量失业,"一个主要原因是有限的市场与高效率生产之间的矛盾,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的发生。"

这似乎是国产知识分子中非常普遍的看法。而且从表面看好象也很有道理: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于是尽可能买进高效率新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并解雇多余的劳动力。那些被解雇的工人当然就失业了。这不是很符合我们的"常识"吗?

再来一遍:常识是人们18岁前积累的偏见(爱因斯坦语),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现代经济学对失业现象有大量深刻的研究,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失业论已经基本上不再有什么市场。鉴于国产知识分子长期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普遍持有这类落伍观念,因此有必要在此介绍一些市场经济与失业问题的主流理论。以便于读者比较和鉴赏。

1。机器抢走了工人的饭碗吗?哪有这回事!

如果科技进步是工人失业的罪魁,那么科技最发达,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工人的失业率就应该在世界最高之列。可事实恰恰相反。美国虽然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其失业率5.9%应该是全世界最低的若干国家之一。林思云先生的两个"主要原因",在此都对不上号。

两个世纪以来,美国在工业革命和技术更新方面从来是当仁不让。而且老美是全世界最彻底地实行原教旨资本主义的国家。把农业人口从百分之七八十降到百分之五还嫌不够用,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劳动力进口国。而且不光是从中国印度进口专业人员,连墨西哥古巴来的泥腿子也全要。这是为什么呢?

结论很简单:机器不但没有抢走工人的饭碗,恰恰相反,每一次工业进步,都前所未有地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科技是人类的福音。

拖拉机代替了手工耕作的农民,这些农民固然是暂时的丧失了饭碗。可拖拉机并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拖拉机的市场需求增加,资本家就需要雇佣工人制造农机。不仅如此,钢铁工业,石油工业,维修服务业,公路建筑业,以及机械工程学科等等相继受宜。被拖拉机挤走的农民则渐渐转入其它行业,另谋生路。社会主义者只看见被机器砸烂的瓷饭碗,忘记了因科技进步而产生的金饭碗,把一分为二也忘得干干净净。

以本次计算机和信息革命为例更能说明问题。茉莉女士在"电脑挑战人的价值"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那些被电脑挤出来的那些失业工人的尴尬。同样,电脑打烂泥饭碗的同时,不知在全世界创造出多少镶钻石的金饭碗银饭碗。整个20世纪90年代,我周围有数不清的朋友,在求业无门之际,修上两门C++,立即进入中产阶级。电脑的确在挑战一部份因循守旧者的生存价值,迫使他们更新知识和技能(这何尝不是好事?)。而从整个人类来说,计算机和信息革命将人的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远的不说,没有因特网,哪来这么多象林思云先生一样的网络作家?

2。作为商品的劳动力

在市场经济之下,劳动力跟衣服鞋子机器一样,都是商品。国产知识分子如果马克思主义余毒没有肃清,常常对"劳动力是商品"这一事实很有意见,觉得这是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污辱。这其实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对"商"的蔑视加上马克思主义者对商品经济妖魔化的结果。

只有当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时候,劳动者才第一次成为自由人。请注意,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并不是。劳动者不仅不是商品,而且是他的商品-劳动-的主人。他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使得实现个人价值成为可能。

奴隶制,封建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都不是商品。于是劳动者都不是自由人。林思云先生所说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工人阶级"扬眉吐气",那不过是个虚无缥缈的童话。除了凭票供应的短缺商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人从来就没有享受过西方工人所拥有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

既然劳动力是商品,那么劳动力当然也符合市场供求的铁律。这个铁律说起来也简单:如果劳动力价格升高,则供给增加,如学生缀学,工人加班,妇女离家等等;同时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最突出的当然是公司通过裁员降低成本。反之,如果劳动力价格降低,则供给减少,需求上升。

失业,无非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而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供大于求,只有价格太高。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价格高于市场供需的平衡点。

林思云先生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的麻烦事。失业率超过20%,就会暴发革命。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下,高失业率根本不可能发生。如果失业率超过20?ィ鸵馕蹲牛福埃サ木鸵等嗽闭谙硎茉陡哂谑谐〖鄹竦墓ぷ省同时,由于生活所迫,那20%的人宁愿接受低于市场价格的薪水。于是,新兴创业者将处于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进而入市购买这些相对廉价的?投Γ?失业问题在市场中自然得到解决。

人们自然要问,既然市场经济如此神通广大,为什么美国在大萧条的30年代曾经有过25%的失业率?为什么资本主义欧洲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0%上下?为什么资本主义的阿根廷正在承受20%的失业率?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下岗工人没人雇?

而且,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下从来没有达到那个供需平衡点,做到100%就业?

这就是我们下篇将要探讨的问题。

3。就业失业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喜欢相互抬杠在各学科中是首屈一指。不仅两个经济学家放在一间屋子里会争论不休,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对同一问题也常常在两个相反的看法上翻来复去,总是一方面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又怎样怎样。用英文说就是"在一只手上(ononehand)"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在另一只手上(ontheotherhand)"呢,阶级敌人又贼心不死。当年杜鲁门总统的招见经济顾问,就烦透了那老兄的"另一只手",恨不能一刀砍掉。大呼:Givemeaone-handedeconomist(给我找个独臂经济学家)!这话后来成了名言。

因此,谁要是听人讲经济学听得火冒三丈,那也是正常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达到那个理想的市场而消灭失业。也就是说,劳动力总体价格永远高于供需平衡的价位。对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们倒好象是有比较接近的解释:法定最低工资、工会、效益工资、劳工流动。

法定最低工资是政府硬性规定的最低劳工价格,在美国是每小时5.15美元。多数经济学家对这种政府干预市场的做法持反对态度。最低工资的限制把缺乏经验和技能的劳工挡在门外,失去学徒的机会,只能长期吃救济。

工资只是劳工成本的一部份。企业每雇佣一个员工,就要有一系列开支,如医疗保险,社会保险,退休基金,在业培训,上税,提供设备等等。甚至包括将来炒他鱿鱼的走路费。每个行业都有一个事实上的最低工资下限。这个下限就可能成为就业障碍。

对于马列主义余毒没有肃清的国产文人,恐怕很难相信,工会是工人失业的原因之一,这工会不是为工人争利益的吗?林思云先生在日本是工会会员,谈失业问题只字不提工会,由此可见。我估计有些老朋友念到这里,也会对那姓樊的小子气不打一处出。

工会通过把工人团结起来,向资方施加压力,并以罢工相威胁,一般都能比没工会的工人多拿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工资。底特律的汽车工人平均工资超过数学正教授。不仅是典型的脑体倒挂,而且超出其它蓝领工人两三倍。他们的工会UAW可是威风八面,那才叫"咱们工人有力量"。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第一条,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Peoplefacetradeoffs)"。工会提高会员工资,也就是升高了劳动力的价格。其结果当然是压缩了劳动力的需求。商场如战场。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本家一方面尽量少雇工人,另一方面则千方百计将工厂迁到国外。美国钢铁工人就尝够了这种苦头。

劳动力价格偏高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所谓的"效益工资"。资本家发现,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必须给工人支付高于市场价位的工资。始作俑者便是福特汽车公司当年总裁亨利福特,老福特在开创流水线生产方式之后发现,一两个低效工人会拖累整条生产线。于是他在1914年忽发奇想,把工人工资提高到每天5美元,相当于同行工人工资的两倍。一时间,高技能工人纷纷为进福特打破头,有幸进去的根本不会想跳槽,生病也不请假。老福特后来吹嘘,提高工人工资是他一辈子为削减成本所想出来的最佳决策。

资方支付高于市场价位的效益工资是很普遍的现象。仅此一条,失业率就不会是零。马克思说资本家为了迫使工人努力工作,故意制造一些失业。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如果100%就业,那么人人都拿着事实上的铁饭碗,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低效率也就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只不过老福特当年给工人加薪水,动机并没有马克思说的那么坏。

如果市场价位是唯一公正的工资标准,那么工人剥削资本家就是普遍现象。

至于劳工流动,造成短时间失业,就不用多解释了。

其它还有一些造成失业的原因,一般教科书上都不大好意思提。比如失业救济。如果政府支付长期高额的失业保障,就会有相当一部份人乐得清闲,不急于找工作,继续失业。

总而言之,失业现象,除效益工资和劳工自然流动导致约4-5%的"自然失业率"之外,主要是政府和工会在资本主义内部搞社会主义的结果。由于消灭失业并不是社会的唯一目标,因此这些社会主义现象或许有其存在的正面意义。

欧洲、日本、加拿大都有相当大的社会主义成份。其失业率高居不下,不是因为搞资本主义,而是因为搞资本主义不彻底。

4。经济危机和失业

资本主义经济发生抽风式的周期性经济衰退,衰退其间失业率上升,应该不是什么值得惊奇的事。在市场相对正常的情况下,经济衰退又是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阵痛过程。市场把劳动力从低效行业(企业)自然地流向高效。看不见的手比任何政府法令都优越。

可是为什么美国30年代大萧条期间,失业率竟高达25%。今天的阿根廷危机,其失业率也差不多是这个数。而且这样的高失业率维持了很长的时间。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了呢?

有一件事情,看不见的手绝对干不来,那就是印钞票。自由主义经济学无论如何希望政府靠边站,可发行货币还是要找政府。马列主义者常常把大萧条和阿根廷危机视为资本主义泛滥的结果,认为危机说明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而经济学的主流观点恰恰相反:两大危机都是政府错误造成的。

印钞票的行当本来很简单,有多少黄金就印多少钞票。也就是所谓金本位制。可金本位有一个麻烦,就是黄金增长跟不上经济增长,货越来越多,钞票相比起来越来越少。于是价格水平越发下降,也就是所谓通货紧缩。

消费者自然喜欢东西便宜。可对生产者是个灾难。比如说沙发厂借了一百万贷款,本来卖一千套沙发就可还清。价格下跌一半,那可就要用两千套来还,那还不破产?

诺贝尔奖金得主弗里德曼对大萧条现象作过详细论证,令人信服地指出,大萧条的真正罪魁,是格林斯潘当年的前任。联邦储蓄委员会在整个危机期间,恪守落后的金本位,没有及时地提供货币,导致银行因无法付账而纷纷垮台,企业又因银行关门无法运转而纷纷倒闭,将大批工人抛向街头。没有资金,何来市场?没有市场,那看不见的手当然无能为力。如果联储委能及时印钞票,那大萧条不过是一个正常的衰退而已。

阿根廷危机也是政府金融政策失误加上过份干预经济造成的(参见拙文"一个国家的破产")。

回到中国的问题上来。中国有那么多的下岗工人和农民"盲流",那只看不见的手怎么还没有解决失业问题呢?

那就要仔细瞧瞧,这看不见的手腕上是不是戴着手铐了。

中国政府至今没有实行历以宁提出的"对内开放",没有实行对私有产权的确认和保护。银行不能放开对私有企业的贷款融资。股市只认国企。等等。

中国的问题,很可能还包括"入市壁垒(entrybarrier)"。这么多的廉价优质劳动力没人雇,必定是有相当高的创业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经济的,也包括政治上的。如果没有官僚撑腰就办不成企业,那就会有众多的潜在创业者望而却步。

要想帮助弱势阶层和下岗工人,就必须消除创业壁垒,鼓励实业。而没有彻底的经济改革,没有起码的民主自由,中国是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没看见多少,两种制度的弊病全有。这失业问题,也就怪不得市场经济了。

(完)

2002.7.18


相关新闻
保护私有财产和保护社会财富
铁道部:京沪高铁方案未定
给中国赴美采购团打分
从中国最近的能源告急说起
美中贸易纠纷年终报导
今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是什么
建议所有大学向贫困生发无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