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1949年 梁漱溟在历史的转弯处
日期:2/27/2004 来源:本站 作者:傅国涌

傅国涌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说梁漱溟是“杀人犯”、“野心家”、“伪君子”、“反动透顶”,“不问政治是假的,不想做官也是假的”,他所搞的乡村建设“是地主建设,是乡村破坏,是国家灭亡!他一生一世对人民一丝一毫的功也没有”等等。“伟大领袖”的这些发言是以插话的形式出现的,今天读来依然杀气腾腾,何况是在1953年。

大约这就是1949年以后梁漱溟留给国人的最初印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梁漱溟的著作如《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陆续出版,人们才知道他是一位哲学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梁漱溟随后被看作中国文化的象征,当代最后一位大儒,他的书和有关他的书开始大量出版,他以垂暮之年到处宣讲中国文化救世界,宣讲东方精神第一,西方物质第一。90年代初他的8卷本全集也出版了。人们逐渐从毛选的认识局限中走出来,了解到梁漱溟不仅是思想家,还是个社会活动家,一位一心担负起民族自救责任的儒者,他多次说过自己不是“为学问而学问”,而是立志解决中国的问题,因而才追根追到中国的文化、历史。生于1893年的梁漱溟,是毛泽东的同龄人,年轻时参加过辛亥革命,当过记者、司法总长的秘书。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未出过国门,蔡元培却请他到北大教印度哲学、孔子哲学,从1917年到1924年他一直在北大任教,1921年因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名声大噪。离开北大的讲坛后,他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毛选第五卷所说的乡村建设),先后在山东、河南等地搞试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蒋介石之邀,出任参政员,奔赴国难。在此后的10年间,他曾身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是“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在香港主办《光明报》(即《光明日报》前身)。他曾两次去延安,在最重要的历史时刻担任民盟秘书长,参加过著名的政协会议和国共和谈。

1946年秋,在国共和谈即将破裂前他辞去民盟的职务(后声明脱离民盟)、退出和谈和一切现实政治,隐居重庆,着书立说,《中国文化要义》就是这时候写的。虽然蛰居山城,退出了实际政治,但他依然胸怀天下,热切地关注着中国问题,从1947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他还是写了不少政论,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在上海《观察》周刊和重庆《大公报》等很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

1949年,共产党即将战胜国民党、大局将定之时,他所写的那些文章,1953年被周恩来称之为“在紧要关头却是维护蒋介石集团的统治、使人民失败的”。其实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的情况看,梁漱溟基本上是站在共产党一边的。我想透过1949年政权易手前夕梁漱溟所写的几封公开信和不公开的信,分析一下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所持的态度。1949年1月24日,他在《大公报》发表《给各方朋友一封公开的信》,声明今后三年对国事“只发言,不行动;只是个人,不在组织。”他的这一立场早在政协会议前后就多次表示过。他说自己自18岁参加辛亥革命以来“对於国事未敢一日自惜其力。”他认为自己最好是专心做文化研究工作,“陆续以他的思想见解主张贡献于国人”,对时局只是必要时才说几句话,但不采取任何行动。这之前他有两封信,分别是写给民盟主席张澜和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的。时间是1月5日和1月6日。当时国民党大势已去、曾有借重民盟来和谈之意。梁漱溟致信张澜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国民党政府取缔民盟,当时还有民盟的人拘押未放,这一点不解决,对政府就无话可谈;二是政府谈和平,我们也可以和它谈和平,但一切违背政协决议的必须取消,则自然和平。同时提出了他“只发言,不行动;只是个人,不在组织”的原则,阐述了他坚持这一原则的三条理由。声称他所能贡献于国人的是思想、见解。再次表明自己脱盟。在另一封给毛、周的信中,他首先表明自己不参加中共政治上所号召的新政协等,请他们原谅;其次是他今后几年对国事所持的上述原则。还强调了他对中国问题一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是抗战如同救火,为争取团结、民主,他只能与在野各方保持一致行动,对言论是有保留的。他自信他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在思想、见解方面(这一点他给张澜等的信和好多文章中一再表示过),在《中国文化要义》之后,他还将写《现代中国政治问题研究》(由於1949后始料不及的大变局,这本书终於没有完成)。

本着这一立场,1949年2月13日他在重庆《大公报》同时发表了《论和谈中的一个难题──并告国民党之在高位者》、《敬告中国共产党》两封公开信。第一封就是所谓“敬告中国国民党”的那封信,其实题目不是这样的。第二封是原题如此。那时共产党的八项和谈条件已经发表,第一条就是惩办战争罪犯。邵力子发愁不好办,孙科表示不能接受。针对这些问题,梁漱溟说:“我若是孙科院长,我将向国人请求把一切罪过一人承担起来,自杀以谢天下!这才对得起国父在天之灵!”他要求讲清楚内战的责任,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讲人格、负责任。提出了他解决和谈中“一个难题”的具体方案:

一、凡是国民党在高位的,应表示负责精神,自认做事失败,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一律随蒋介石下野,闭门思过;

二、国民党这样做了以后,共产党应宣布三年作战,事非得已。对於人民所遭受的损害表示歉疚。今后只要各方讲理而不用兵,共产党愿以政治方式解决一切问题,绝不用兵,以免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灾难;

三、在国、共之外推出信誉卓著的公正人士(5-7人),调查事实,确定究竟是哪些人破坏和平、造成内战的惨剧。再经过公开审判、辩论,作出历史定论。对有负于国、有负于民的人也不用什幺刑罚,只送给他们每人两个字作谥。

我们今天读他的这些主张,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似的。在1949年百万雄师即将过大江时候,梁漱溟还在那里呼吁和平,岂不是书生气太重了吗?他是研究中国文化的,竟如此天真,好像一点也不了解中国几千年成王败寇的历史,和“打天下,坐天下”的政治文化,但他也因此有了几分可爱之处,毕竟他只是一介书生,不是什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客。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思想者,而不是行动者。

同一封信中还提到他谢绝李宗仁召他入京时提出的三点建议,一是请李宗仁邀请“一个爱国家更爱民主的人”李任仁出来策划和平;二是说国民党党内党外有资望的国民党员,简直没有一个干净无疵的人足以领导。只有“国民党元老中唯一人品学问最好之人”顾孟余够资格;三是请李宗仁准备引退,以全大局。他的这些话,国民党听了不高兴,事实上,当时也没有人去听他这些不中听的话了。但他认为这是应负的责任,他虽然不再奔走和平,却还是要为和平呼吁,不管有没有人听。

同时发表的《敬告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重申了他的一贯原则“任何问题要用政治方式解决,不要用武力。”他说过去拿这句话责望于国民党,今天就要拿这句话责望于共产党,他认为“谁的力量大,谁对於国家的责任也大;谁不善用他的力量谁就负罪于国家。”他说他的话从正面说,就是要容纳异己;从负面说,就是不要用武力。郑重请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容许一切异己的存在。他指出:“今天中共既在势力上若将领导中国,自己亦声言要来领导中国,同时又始终在以‘联合’、‘民主’相号召,我就要求作一诤友。类如我说不要再打的话,应该不犯‘反革命’之罪。”

他批评当时已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竟不许中间路线存在,“自由主义者”成了恶名词,主张和平即指为阴谋、反人民,缺乏容纳异己的空气。他希望共产党“千万不要蹈过去国民党的覆辙。”他说:“我坚决反对内战到底!我不能因为那方用戡乱一名词而同意其作战;我一样不能因这方用革命一名词而同意其再打。即令让一步是革命,革命亦不等於除恶。若以旧日‘替天行道''''''''的观念来革命,那是不懂革命理论的。”“我没有张君劢先生那样天性,非要避免暴力革命不可。但我对於滥用武力,却一直是不赞成。”最后他重提旧事,十年前他曾当面对毛泽东说:“我祝望中国共产党继续争取政治上的胜利,而不要滥用武力,则于国于党同受其福。”十年前的毛泽东是“笑颜以谢”,感谢他的好意。这位书生希望十年后的毛泽东也能如此。作为政治人物,梁漱溟是蹩脚的,他似乎忘记了指望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枭雄“不要滥用武力”,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在政治上的见解也不怎幺高明,有时甚至有点“可笑”,如同他的这两封信。

但梁漱溟也不是一点先见之明都没有,1949年3月10日,他发表《答香港骂我的朋友》中就断言:“我知道共产党有排他性。你们尽管排斥我,而我心中却无所谓敌人。我与任何方面不取敌对态度。……今天知道共产党要来了,而我对他只能‘和而不同’。在共产党的天下里,我就非小心不可。所以就预先决定三年内只发言不行动,只是个人不在组织。并在发表最近几篇言论之前,特于一月六日把此意写信告诉毛泽东、周恩来两位。”

1949年在隆隆的炮火声中结束,梁漱溟居住的重庆也于这一年12月解放。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下,1950年1月,他离开生活了三年的重庆。他试图远离政治中心,仅仅做一个着书立说的观察者的生涯也就告终了。毛泽东亲自邀请他参加政府的工作,被他谢绝,他要求留在政府外面,后来就安排在政协。1953年,就发生了那次与“伟大领袖”的当面冲突。如果不是这个梁漱溟书生气发作,也不会有本文开头“伟大领袖”破口骂他的话。

1949年,他在《敬告中国共产党》公开信里还有一段话:“我再恳切地说两句要审慎的话:第一、武力虽然可能带来统一,但到那时既没有‘联合’,也没有‘民主’。武力和民主是不相容的,武力统一不可能有民主;第二、不要联合、不要民主,而真能统一稳定下去,如同布尔什维克在苏联,我并不是不欢迎──我欢迎。”

由此来看,梁漱溟所追求的主要是统一、稳定,民主不民主倒在其次。因此共产党一旦以武力实现了“统一稳定”,他对共产党是衷心的佩服,他的拥护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直到晚年他对1953年那一段是非也没有什幺异议,在他的心中毛泽东始终是一位伟人。

梁漱溟从来就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在40年代为民主奔走只是为了谋求国家的统一、稳定,他和当时民盟的其他领袖有着很深的分歧。这一点,他在1949年给张澜、给毛泽东等的信中都坦白地指出了。当他目睹共产党用武力完成大一统的事业,1951年,他在给林伯渠的信中说:“今后政治上将一切听从中共领导,并且听从中共朋友对我个人的安排。”从1949年的“和而不同”到1951的“一切听从”,并不是梁漱溟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他属於那种书生气十足,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对自己的理想、见解颇为执着,身上自有一股儒者的浩然之气,所以有时候看起来他是那样的不合时宜。1949年的梁漱溟如此,1953年的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关新闻
盛唐 开放的时代
寻找崇祯吊死的那棵树
刘宾雁: 重新走进历史
两个不同的文人群体
余杰: 斯大林与老教堂
乡土说法中的抗日战争
甲申三百六十年 中国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