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贺卫方:找回北大的尊严
日期:9/18/2004 来源:观察 作者:傅国涌

傅国涌


在“朱苏力事件”余波荡漾、尚未平息之时,9月17日,我在网上读到了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就“一塌糊涂”网站被关闭而写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如果说前者只是给北大增添了耻辱的一页,那么贺卫方的信与焦国标名动一时的檄文一样,都是在找回北大尊严的路上迈出了一步。老北大的全部尊严就建立在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建立在“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传统上,这一切早已被思想一律、党化学术、排斥异己所取代,被官僚治校、警察控制所取代,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校名,让人在午夜梦回之际追想它当年的辉煌,怀念失去的时代。学府尊严的丧失是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遭遇的最大问题之一,大学迅速成为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奴隶,不仅是政治的附庸,彻底臣服于权势之下,向权势摇尾乞怜,而且是金钱的奴仆,一切向钱看,把堂堂的大学变成了疯狂追逐利益的商场,将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撕下来了。在权力的杀威棒和金钱的胡萝卜下,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北大日渐卑微、无聊的面孔,大权在握、没有灵魂的官僚就不必说了,教授剽窃、招博黑幕之类丑闻也早已不新鲜,与资本市场勾结,明目张胆地站在资本一边说话更是屡见不鲜。当血的洪流淹没了无数青春的面容之后,利益的杠杆已悄悄发生变化,教授(特别是在北大这样的名校)成了既得利益阶层,有些人已捞得脑满肠肥。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今日之高校才会充斥着大量不学有术或有学有术的欺世盗名之辈,多的是蝇营狗苟的无耻献媚之徒,向权势献媚,向资本献媚,与权势和资本勾结起来,成为这个卑鄙时代最坚定的支持者。利益的诱惑不断地扼杀正常的良知,大学已成为藏污钠垢之地,不再是学术的净土、圣地,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

贺卫方不惑之年就已位列北大教授、博导,在法学界也算是个头面人物了,作为既得利益阶层中的一员,按照正常的庸人逻辑,他应该与北大的校方、与无所不在的权势保持一致,最起码也是在权势面前保持沉默,以保全自己的利益,进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像大部分教授所做的那样,即使他如此选择,也不至于有人责怪他什么。但贺卫方站出来了,从去年以来,我们就不断地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为小人物呼吁的行列中,听到他为正义、法治发出的声音,与利益相比,他更在意的是尊严,是他作为一个法学教授、一个公民的责任感。

9月13日,当贺卫方得知北大的“一塌糊涂”网站被突然关闭之后,他完全可以继续做他的研究、上他的课,过他的日子,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也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早就习以为常的事。但他不能容忍对宪法权利、法治原则的粗暴践踏,三天后,他以法学院教授的身份写信给北大校长许智宏和其他当权者,依据法理提出严正的质疑,为挽救“一塌糊涂”这个言论空间尽他的一份责任。他深知自己这样做“有些书生气十足”,但他还是毅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传达了他对这次关闭网站事件的抗议。在这个意义上,贺卫方树立起了一个榜样,一个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以效仿的榜样,那就是每当身边发生侵犯权利、伤害尊严的事件时,我们都应该站出来说话,表明自己的看法,而不问有没有结果、更不管有没有风险。

回首往事,大学教授或联署或以个人身份对身边发生的各种侵犯权利的事件公开表达意见曾是最正常不过的方式。1947年,在国民党当局强令取缔解散中国民主同盟时,面对黑云压城,包括周炳琳、金岳霖、朱光潜、朱自清、俞平伯、钱伟长、冯至在内的四十八位教授还联名发出了抗议,他们捍卫的不仅是做人的尊严,也是大学的尊严。从焦国标到贺卫方,他们为找回北大尊严付出的努力注定不会付之流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有十个贺卫方、一百个贺卫方站出来,北大的尊严就将重新恢复。无论何时,大学都应该是抵抗世俗横流、一切社会不义的最后堡垒。

2004年9月18日

 

《观察》首发


相关新闻
刘晓波:自由是起而行的果实
从一个案例看美国人对自由的坚守
救助自由诗人杨春光呼吁书
独立斜阳数过人 从苏轼到王怡
王怡:知而不言是一种罪
放胆直言今有几 宝刀未老著风流
王怡: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