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中国大陆网络写作的自由与危险
日期:11/15/2005 来源:观察 作者:余杰

——在二零零五年澳洲墨尔本"亚太地区作家论坛"上的对公众演讲

余杰


二零零五年,中国大陆的互联网用户超过了一亿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互联网大国。按照目前每年接近百分之二十的增长速度,在两年之后中国将超越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当然,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仅仅是网络游戏的参与者、网络信息的浏览者以及在网络上的聊天者,真正网络上的写作者只占网络用户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基数巨大,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人,他们的人数也达数百万,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具有某种"特权"的"作家"群体——在古代中国,只有那些居于金字塔顶端、受过精英教育、掌握复杂的汉字的士大夫阶层,才可能成为"作家"。而在一九四九年中共建立政权之后,仿效苏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制度,由国家将服从于国家意识形态的"作家"全部包养起来,统一支付薪水,并提供医疗和旅游等特权。"作家协会"成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官僚机构,而"作家"制度也成为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写作者必须成为官方"作家协会"的会员才算是"作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出现,开始改变这一历史。迄今为止,中国大陆的报纸、期刊、出版社、电视台、电台等所有的媒体都在"党"的严密控制下。中共宣传部是居于宪法之上的特权部门,它牢牢掌握了对一切信息和作品的发表权,就像一双无所不至的扼住作家喉咙的黑手。可以说,在网络出现之前,中国的作家没有基本的创作自由,而这种自由随着网络这一新的载体的出现正在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最近十年来,许多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已经习惯将自己的作品直接贴到网络上,而不必通过传统的由编辑来甄别和选择的程序。发表的自由带来了思想的自由和写作的自由,也使得"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焕然一新,各种文体的边界被突破,各种不可涉及的题材上的"禁忌"也被突破。

在我看来,今天中国大陆的网络写作大致可以分为网络学术、网络文学和网络政治评论三个部分。

就网络学术而言,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思想的境界"网站的出现为例,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这个由年轻的法学博士李永刚一个人创办的网站,其学术水准和思想含量超过了所有官方的学术刊物。在官方僵化的学术体制内,存在着一种所谓"核心期刊"的命名,博士学位的授予和教师职位的升迁,都必须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为依据。这样就造成了刊物版面像报纸广告一样被出卖,"核心期刊"成为学术腐败的温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思想的境界"这样的学术网站,没有任何功利的目标,也不向作者支付稿费,却得到了许多真正的学者的支持和欣赏,他们把若干一流的论文直接发送到该网站上,使之成为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方净土。后来,由于该网站发表了一些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论文而被官方关闭,但这种学术网站的模式却被很多人仿效,如今已然活跃着一批类似的、由个人主持的学术网站。

就网络文学而言,网络文学整体上的水准虽然尚未超过传统文学,但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学形成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学呈现出庞杂、粗糙、泥沙俱下的状态,但少数作品已经具备了一流文学的素质。以获得独立中文笔会二零零四年度"自由写作奖"的章诒和女士及其作品《往事并不如烟》为例,章女士原本是一位古典戏曲的研究者,与当代文学界并无多少联系。当她将父辈——一批持自由主义理念的知识分子和曾经介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民主人士"——在毛泽东时代的残酷遭遇和悲剧性命运描述出来之后,对于她自己来说,只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她并没有想到这些文字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震撼力。有朋友读了部分文稿,先推荐给几份比较边缘的文史杂志发表,却并未受到太大的注意。然后,又有朋友贴到了网络上,顿时一传十、十传百,这些文字迅速成为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热门读物。后来,这些文字引起了出版社编辑的注意,经过相当程度的删节,终于正式出版。几个月内,这本回忆录便加印上百万册,如果再加上盗版书可能有两三百万册,它成为二零零四年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学书籍。再后来,章诒和获得了独立中文笔会的"自由写作奖";再后来,《往事并不如烟》一书经过中共最高层的批示而被查禁。这一曲折历程,生动地说明了当代中国网络载体对传统载体的冲击,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显示出中共文宣部门严重的"花粉过敏症"。

就网络政治评论而言,在今天中国大陆的网络上活跃着数百名"让自己生活在自由和真实之中"的政治评论家,他们中的许多优秀分子都是独立中文笔会的会员。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得独立中文笔会的会员的构成,与其他大部分国家和民族的笔会都有所差异。那些仍然在官方作家协会中享受各种优厚待遇并在出版市场上风风光光的作家,一般不会对现实发表任何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言论会立即让自己失去特权和市场。而在网络上发表政治意见的作家们,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剥夺了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作品的权利,同时也就享有了更大程度的心灵自由。

独立中文笔会的会员中,网络作家的比例大于传统作家。但是,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不是一个政治组织,而是一群处境特殊的作家的精神家园。网络为今天中国的"持自己政见"的写作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的空间,独立中文笔会主席刘晓波先生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为西方媒体写作政治评论,文章写好之后,他骑着自行车穿越半个北京城,来到居住在外交公寓的外国记者家中,使用外国朋友的传真机将文章发到国外。整个在路上奔波的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而现在,他只需要在电脑前将鼠标轻轻一点,几秒钟之内就能让无数读者同步读到他的文章。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自由。

当然,这样的自由本身也蕴涵着危险。对于国内的网站,中共当局不断发布法规和命令进行控制,并先后关闭了数以千计的网站。在最近一年内,北京大学深受师生欢迎的"一塌糊涂网站"和"燕南网"都被莫名其妙地关闭了。对于国外的网站,中共当局则设置屏障,切断国内网民的浏览路径,除非少数会使用特殊的网络软件的网民,大部分人都不能直接阅读海外网站。同时,网络写作对网络写作者来说还是一种切实的危险,近几年来,已经有数十名网络写作者被以"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逮捕和判刑,独立中文笔会"狱中作家委员会"对此有详细的调查统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独立中文笔会会员师涛的案件:作为记者和诗人的师涛,仅仅因为在海外网络上撰文揭露中共宣传部在天安门屠杀十五周年前夕命令报社禁止报道与之有关的消息,就被判处十年重刑。这种伴随着自由而来的危险,就在每一个中国的网络写作者身边。因此,战胜恐惧乃是每一个网络写作者开始写作的前提条件。这是中国的网络写作者与西方的网络写作者之间最大的差异。

是的,正如捷克民主先驱哈维尔所说"活在真实"中,我们是一群期望活在真实中的写作者,我们来自一个谎言泛滥的国度,我们选择了拒绝并战胜谎言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享有了网络带来的自由,我们也深陷于网络带来的危险之中。我愿意在这里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存处境的作家朋友们一起分享我和我的同胞们的体验。用中国的古话来说,"文字知己,胜于骨肉",我相信,在捍卫自由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都是互相搀扶向前走的弟兄姊妹。


相关新闻
中国封杀王怡博克网页
国际图书馆协会谴中共网络封锁
人权组织批中国政府查封互联网
中共真能控制互联网吗
记者无疆界:如何避开网检
互联纲活动人士评互联纲新规定
外企为中共的网上长城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