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经济主义把我们扔进狼群
日期:4/3/2007 来源:网络 作者:王力雄

王力雄


与毛时代要求人人成为政治人相反,中共现政权努力把全民塑造为经济人。现政权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于经济发展,其合法性的缺失也主要靠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弥补。而其维系社会稳定的策略,则是把中国塑造成一个纯粹的经济社会,人人一心逐利,不涉政治,从而也就不会对权力形成挑战。

在我看来,无论是把人全变成政治人还是全变成经济人,都会导致失衡。前者的恶果经历过毛时代的人都会记忆犹新;后者的坏处现在虽已放眼可见,但还没有完全暴露。“改革开放”是一个从前者向后者转换的过程。过程前半部以“矫枉过正”的积极效果为主,既放弃了“政治挂帅”,又没有走到“一切向钱看”的极端。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体是利大于弊。然而随着发展会出现一个“拐点”,经济人社会的弊病将日益凸现:

一是一旦社会全部目标在于逐利,失去信仰、理念和意识形态的支撑,就具有动物社会的性质。有足够的肉喂给狼群,控制局面(保持社会稳定繁荣)并不难,而当肉少狼多的时候,狼群就会起而争抢,相互攻击,寻找新的吞食目标,局面就容易失控。在政治挂帅的年代,经济与政治是分开的。经济出现问题,对政权稳定影响不大。经济至上的社会则不同,任何经济问题都会变成政治问题。那些平时看似只追逐利益不过问政治的人,一旦利益丧失,就会立刻成为激进的甚至非理性的政治反对者。

二是人对物质的追求没有止境。在尚未温饱之前,物质增加会给人满足感;在温饱之后,物质的增加不但不让人满足,反而更刺激人的贪心。物质主义作为中国的发展道路,也符合这条曲线——其在消灭贫困的阶段具有积极效果,到了追逐物欲的阶段则会变成负面效果。决定“拐点”出现的是人口与生态的关系。中国的生态不能提供13亿人满足贪欲的资源,因此人们在有限资源中追求无限欲望的满足,很大程度只能靠与他人争抢。那些争抢在个人水平上也许都是日常小事,但是广泛分布于社会的日常冲突经过社会阶梯式的积累、富集和传递,最终就可能汇合成社会整体的紧张,直到演变成全面动荡。

三是当社会变成经济至上后,就只能在追求效率的路上不断往下走。开始也有一个积极阶段——抛弃了绝对平均主义,又没有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体现了这种积极面。随着“拐点”出现,丧失公正造成的问题会越来越大。这种“拐点”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因为效率是经济的生命,公正却是效率的障碍。中国社会走到今天这种罔顾公正的状态,并非邓小平的本意,也非后来的当政者所能扭转。经济社会虽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民主国家因为存在多党竞争,以公正为宗旨的左派政党可以利用民选机制进行平衡,约束政权不向效率和资本过度倾斜(虽然效果并不理想)。而专制社会没有这种民主平衡机制,要么“专”于毛泽东之“制”,要么“专”于邓小平之“制”,因此只要走上经济至上之路,结果必然远离公平。

今日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从一个平等起点——毛时代的经济平等(至少城乡两大集团内部相对平等)——开始的,是在一代人目睹下扩大到今天这种地步,因此中国百姓不会再像古代那样(那时人从出生就看到长久固定的贫富之差)把这种贫富视为天命,而是对此充满愤怒和报复的冲动。不公正可能给社会造成的危险,比过去任何年代都要大。


相关新闻
财产权:是人权 不是物权
抗争的临界暴力控制策略
政治改革的关键在可控或失控
鲍彤: 评物权法的启蒙意义
刘军宁:凭什么不缴税
陈奎德: [不争论]寿终正寝
朱学勤: [怕]和阿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