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6月24日,中国国务院宣布“部署新一轮沿海开发”,将从未停止过“开发”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据说曾是“薄弱环节”的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入“新一轮开发”计划。
开发需要资金,尤其是这一轮开发定位于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产业与构造产业链,以及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这都是需要高投入的行当。所以,看过新华网公布的新计划之后,笔者就在想,这些开发资金将从何处来?
举借内债,罗掘空间有限
建设资金的来源无非是内外两途。不过,在国内再度筹集资金之前,还得讨论政府那4万亿刺激经济资金的去向及效果。
国家审计署5月17日发布对经济刺激案的审计结果,指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由于配套资金未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其中有虚报到 位配套资金和工程进度者,还有地方政府用从北京获得的投资资金偿还以前拖欠的工程款。
各地政府没钱投入其实是意料中事。早在2004年,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就高达4万多亿,直至今年仍然保持这一纪录。从去年开 始又逢房地产业不景气,地方财政收入倒塌了半壁江山,因此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只能依靠举债投入新项目的建设。截至5月底,由地方政府做后台的地方公司债券的 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025.3亿元。 据财政部官员贾康估算,4万多亿巨额债务,约相当于2008年GDP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更重要的是,今年 1-5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6.7%。这一情况预示政府今年的财政赤字可能超过GDP的3%(9,500亿)这一原定目标。在面临通胀危险之时,期望中 央政府加大投入也不太现实。而地方政府既面临极大债务风险,也无法发掘新财源,再靠地方投入配套资金极为困难。 如此情境,新一轮开发的资金来源只可能寄望于外资。
外资:飞走的凤凰还会再回来吗?
但今明两年,依靠外资也相当困难。这只要分析中国外资进出的情况就可知大端。 始于2008年的外商撤资,是外商继2000年与2005年两轮产业资本大撤资之后的第三轮。其中既有获利后全身而退的国际金融巨头,也有大量因破产而黯然离开中国的外商。
在外资大量撤退的同时,新进入的外资也在减少。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 21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6%。简言之,主要原因是中国两大主要出口市场市场美国与欧洲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资产损失,勉强苟活的中国出口企 业还处于开工不足状态,自然无须建立新工厂。必须指出的是,新进入的外资有不少污染企业。但为了挽救经济颓势,中国政府甚至置环境保护于不顾,仓促地大量 上马污染项目。2008年11月,在短短3天之内,中国政府就批准了93个投资计划,价值达2,600亿元人民币。同时,各省级环境部门立刻纷纷效仿,缩 短有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时间,在一些地方,评估外资项目对环境影响所需要的评估周期从60天减少到5天。
再来看哪些国家的跨国资本有余力来中国投资。台资与港资早就是倾力投入,中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蔓延的企业破产潮当 中,港台商人受损严重。而欧美日各国政府为了振兴本国经济,正在想尽办法收回各国企业的海外投资。5月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放言将取消“本国企业海外投资 延迟纳税” 的优惠政策,并估计这一将在2011年生效的税收改革计划在未来十年会为政府增加税收2,100亿美元。根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008年12月31日发表 的新闻公报,美在华投资项目累计达5.6万多家,实际投资额超过590亿美元,约占中国引进外资总额的9%左右。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在遭受经济重创的 国家中,美国复苏最快。但目前美国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减退,这种热情减退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制度环境灰暗,美国司法部有关部门负责人马克。曼德尔 逊(Mark Mendelsohn)日前曾向媒体透露,目前至少有120家公司正在接受海外贿赂行为调查,其中大都与中国有关。
外汇储备并非外汇储蓄
曾有不少人(包括外国媒体评论)希望中国政府拿出外汇储备来拯救世界。基于同样的想象,也许有人会提出,中国政府可以动用2万亿外汇储备来做新一轮开发投资。这些提法完全是基于一个误解,即认为外汇储备等于外汇存款,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是存放在某处的一笔资产。
其实,中国的外汇储备,绝大部分是在国内增发人民币“集资”来的。中国的外汇体制和欧美及日本等国不一样,这一外汇制度决 定了中国政府必须无限制地,被动地用人民币纸钞收购美元等外汇,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其真实情况是:只要中国的银行柜台前出现了美元等外汇,人民银行 就必须用人民币加以收购。买入的美元等外汇则构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换言之,中国的2万亿外汇储备中的大多数并不属于中国人,而是外国政府和外国老板的财 产。其中含有外国商人来华投资的款项,中国所积欠的外债,频繁进出中国的“热钱”即国际游资,当然还有贸易顺差。但是,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并不是全部属 于中国人的,而是有很一大部分属于跨国企业的资产。为了维护中国国家信誉,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这就决定了中 国政府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 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
就在这篇文章结尾之时,我又看到一项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国各银行的信用贷款(即刺激经济的资金),仅50%的比例用在实体经济之上,而另外一半当中有不少流入股市与楼市,使股市与楼市将进一步泡沫化。这说明,此时开始“新一轮开发”无非是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