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中国能复制伦敦的治霾之路吗?
日期:2/3/2014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王榮

马年春节,中国近70个城市除夕出现雾霾,其中16个城市为严重污染,不少高速公路关闭,数百民航班机延误或取消。

英国治理空气污染成绩不凡。去年7月中国四分之一地区6亿人被雾霾笼罩时,有人想起1952年伦敦“大烟雾”(Great Smog)和今日伦敦,英国驻华外交官还作了书面回答。

治理污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过程漫长复杂。根据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经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尤其是发展中家必须在经济保增长和控制空气污染两者之间找到恰当平衡。

伦敦大烟雾

1952年12月的“大烟雾”,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恶化的空气污染危机的大爆发。当时,伦敦大量家庭烧煤取暖,壁炉的烟囱和城里工厂的烟囱里不断向空中喷射烟尘,与湿重的雾气混合而成雾霾,空气灰黄、浑浊、臭气熏鼻,令人窒息。

官方统计4000人死亡,有科学家事后计算,认为死亡人数三倍于此。伦敦1952大烟雾也因此成为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转折点。

1962年,伦敦又发生一次雾霾,造成约700人死亡。

雾霾在狄更斯小说里就有生动的描绘,19世纪的英国已经环保活动人士,禁止工厂排放黑烟也写入法律,但没有杀伤力,见效甚微。根据1981年的公共健康(伦敦)法案对污染空气严重的工厂提出控罪,往往会败诉;辩方常用的理由是伦敦70万户家庭的壁炉烟囱产生的烟占总量的95%,而当时壁炉被认为是传统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取缔它简直不可想像。

伦敦治雾霾真正见效,还是在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之后。

美国佐治亚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麦赫姆(Stephen Mihm)通过电邮对BBC中文网表示,简单说,伦敦摆脱雾霾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立法和规管,禁止家庭和工厂烧煤;而当时正值英国传统制造业生产向海外转移,国内开始产业转型,几年工夫就消除了雾霾,伦敦、曼彻斯特等城市的空气质量明显改观。

1952大烟雾

伦敦1952大烟雾成为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转折点。

他补充说,产业转型并非政府主动制定的政策,而是生产外包的自然结果。

经过多年调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的支柱。

虽然不再有杀伤力巨大的雾霾,但伦敦,还有英国其他工业重镇的空气质量的改善,则用了数十年,时至今日仍需努力。

根据相关法律,今天的伦敦市长需要制定《空气质量战略》,列出伦敦凖备通过哪些措施和方案来达到英国政府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凖,保证空气中9种主要污染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标凖。

1956年的《清洁空气法》对家庭和工业染料排污做了规定,并对新建工厂烟囱的高度作了规定,还规定为政府要拨款给居民用于更新家用取暖设备和炉灶,改用无烟煤、天然气或电炉灶。

这部法律最为人熟知的是规定城镇必须设“无烟区”,区内如有烟囱冒烟即属违法,除非是燃烧法律规定许可的燃料形成的烟。伦敦市政府得到法律授权设立无烟区。

法律还规定城镇必须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 然气,冬季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至郊外。

在这部法案和1968年的修订案基础上,英国出台了《1993清洁空气法》,整合了以前写入其他相关法律中的部分条文(如1974年的《污染控制法案》),授权地方当局就空气污染展开调查和研究。

其他相关法律还有《1990环境保护法》和《1999污染预防及控制法》。

好事多磨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空气清洁立法也经过一番曲折。伦敦大烟雾发生后,政府最初的反应是否认自己有任何责任,也否认有必要拟定新的法案。伦敦地方政府的烟雾调查报告交上去也没有作用。

最后,在部分议会议员的极力推动和促使下,政府才委托休·毕佛爵士撰写了空气污染调查报告,明确了污染的组成,建议政府设法保证无烟煤的供应,气象部门应该提前发出雾霾警报,设立无烟区,等等。

力主立法的议员们甚至凖备向议会递交自己起草的法律草案,最后因政府同意立法而撤回动议。政府起草的法案经议会批准,成为《1956清洁空气法》。了解英国历史的人提到伦敦大烟雾,比然会提这部法律的区雾霾“神功”。

佐治亚大学的麦赫姆认为,英国去雾霾的代价主要是产业转型的代价,民用燃料和炉具更新的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说,英国经验在中国“复制”并非没有可能,但因为中国的雾霾和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就涉及到取舍。

持久战

保护和扩建绿地,是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不但法律保护公共绿地,地方政府也有针对民宅后院空地面积的规定,如要扩建住房,必须向地方政府规划部门申请,占据后院空地面积超过一定比例或可能破坏周围环境的计划不获批准。

据记载,大烟雾发生后的几年内,英国公众对煤烟的态度出现了极大变化;一度被视为财富和先进象征的黑烟逐渐成了浪费和有害的象征。

法律、政策和地方政府条规之外,英国公众的环保、守法意识和自觉行动也是抗污染整体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笔。人们为空气清新、绿地宜人感到自豪,视保护环境为义不容辞。

2011年伦敦雾霾

伦敦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下降,受到联合国卫生官员批评。

英国从小学开始就培养环保意识。同时,民间环保组织在推动立法、监督政府和企业、教育公众等方面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涉及到利润和环保之间的取舍,免不了政府和企业之间角力,民间组织则可以发挥独立监督作用。

政府则一方面用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刺激手法鼓励企业和民众选择更环保的用品和生活方式,比如根据汽车排量不同收取不同金额的路税、补贴家庭安装太阳能板、电动车进伦敦免收进城拥堵费,设立绿色奖章表彰企业或政府机构在环保方面的努力,等等。

国家标凖

不过,政府鼓励清洁能源开发,需要有财力。英国的家庭太阳能板安装计划现在规模已经大为缩小,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吃紧,难以为继。

环境污染来自人类活动,无论怎样环保,也只是尽可能降低污染的程度。而控制污染的努力不可间断。

英国的环保从法律到机构人事十分齐全,但伦敦的空气质量仍受到批评。伦敦空气PM2.5年均值去年达到20,媒体称专家颇感担忧;又因未达到欧盟标凖,布鲁塞尔威胁英国政府如不采取行动,就要罚款。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治理空气污染消除雾霾过程中,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是一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国家挑担,制定清洁空气的标凖、污染罚款标凖,还有其他的必要措施。

《金融时报》曾引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理事会一名前负责人说,这些事例中,真正的成功秘诀是政策选择,即政府选择不需烧煤的经济增长。

这位专家认为,排污控制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长足进展,这对中国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中国治理空气污染可能不需要欧美那么长时间。


相关新闻
中国感染H7N9禽流感人数持续增加
贫困县数量27年只增未减
中国禽流感暴增 春节恐将人传人
中国现状触目惊心
美暂停“四大”涉华业务 中方反应强烈
中国社保基金巨亏 人社部“研究”延迟退休
地下金融泡沫破灭 大款们人间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