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爱国主义的狗和爱国主义的猫
日期:5/22/2004 来源:网络 作者:老酷

狗是人类最古老、最忠实的朋友,人类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对狗情有独钟,这肯定有它的道理在。

为什么呢?因为狗通人性,狗忠实。俗话说得好:“狗不嫌家贫”,正是因为狗的这种美德,才给了主人逆境中的信心与希望,把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家变成一个光景兴旺的富家。

显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狗是美德的化身。

如果主人真的能那么具有爱心,当然也是狗的福气,但是如果主人一直坚持“高狗一等”的错误想法,那么也是狗的无奈,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主人会以某种名义把它卖掉,或者竟然把它下了汤锅,然后大快朵颐,那可就是狗的悲剧了。

历史上,以狗下锅的例子实在不少,吃狗的风俗至今还甚为风行,我有几个朋友,都是狗肉爱好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竟然也都是“爱狗人士”!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说是有一家人养了一条狗,狗很乖,深得大人孩子的喜欢。但是不幸的是遇到了荒年,家中粮食完全断绝,他们不得不狠下心来,把狗杀掉吃了,吃完狗肉,剩下一堆狗骨头,想起平时他们都把吃剩的骨头喂狗,而今爱犬不在了,这家人泪流满面,大放悲声:要是咱们家的狗狗还在那该有多好,它可以把这堆骨头啃掉!

听到这个故事,人人都会指责这家人的伪善,但是翻开历史,却发现许多人连这样的伪善都没有。就拿唐代“安史之乱”中的民族英雄张巡来说吧。在睢阳保卫战中,由于叛军围困,城中粮断,为了补充军粮,鼓舞士气,同仇敌忾,张巡先号召杀马以充军粮,马吃完了,又逮麻雀,挖老鼠;麻雀和老鼠吃光了,又杀死自己的爱妾供士兵食用;爱妾吃完了,就杀家仆;家仆也杀完了,就把城中的所有妇女都杀掉;最后妇女杀完了,又开始杀老弱病残,把他们当军粮吃掉,直到最后兵败城破,张巡壮烈殉国。

如果用现代观点去看,张巡怕是会被骂成屠夫的。可是古代中国,偏偏是个国家主义占有天然优势的时代,爱国成为“德之大者”,爱国人士也自然而然成为“忠之大者”。谁爱国,谁就占有了巨大的精神优势和话语优势,哪怕张巡屠城这样的暴行也一概不论。史官记录这段历史时是站在国家主义立场上的,他不可能这样去想:那些被杀了吃肉的人在叛军手里也许还可以活下来,甚至能够安居乐业,读史者也未必能想到这一层,就算想到,恐怕也不敢说出来,说了出来可能免不了被骂,被打,甚至被杀,可能死法连狗都不如。

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眼光看这段历史,结论是大为不同的,由此可知,人类的道德是不确定的,人类的爱国主义也是不确定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爱国主义,不同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爱国主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对人民的爱也是不确定的,甚至会是天壤之别。问题其实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国家对人民的爱虽然不确定,但是人民对国家的爱却是确定的,就像主人对狗的爱虽然不确定,但狗对主人的爱却永远是确定的一样。这可就让人替狗觉得不平,狗也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爱主人的方法,虽然主人对狗的爱也会出现与时俱进的变化,但是万一不幸遇上荒年和兵乱,遇上张巡这样甚至比张巡还不如的主人,那么狗还是免不了被卖、被杀、被吃的。这对狗可真是太不讲“狗道”了,就更别说什么“人道”!

狗的美德其实也是狗的悲剧,它的悲剧就在于它对主人的爱是无条件的,而弱者对强者无条件的爱,从来都不可能有什么公平可言。

所有的比喻都是不完美的,把人的爱国比作狗的爱主,实在不是聪明的表现,是会招来骂名的,但是至少现在,我还感觉不到有多少爱国人士对祖国的爱比狗对主人的爱更聪明。而自作聪明的我,肯定是不愿意像狗那样无条件地爱国的,我的爱是自私的,有条件的,虽然在这个做个人都非常困难的国度里,我的爱国主义远远算不上是人的爱国主义,但起码我愿意我我的爱国主义是猫的爱国主义:动不动就对主人喂的食挑三捡四,动不动就呼呼大睡,连主人的逗弄也装作没听见,万一把我得罪了,我会离家出走,连续几天不回来,给他一个反省和改正的机会,万一主人不改变对待我的态度,我宁愿去做一只无主的野猫。


相关新闻
傅国涌:生活之树常青
从思想解放到思想禁锢
唐柏桥:请签上您的名字
张耀杰:北京学界聚谈公民罢免
王怡:民间维权是一种国家能力
从胡平到李慎之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组织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