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傅芮岚:宪政追不上革命
日期:3/4/2009 来源:万维读者网 作者:傅芮岚

傅芮岚


2008年底横空出世的《零八宪章》,如同一个幽灵,一个宪政主义的幽灵,在中文互联网上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保守主义者(中国官府)和革命党人(暴力反共),都联合起来了,对她在中文世界里的传播进行封杀。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宪政主义,是专制主义的天敌,暴力革命的对手。

数百年来,作为限制政治权力(王权、神权)的宪政主义,通过三权分立、人权保护和民主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性措施,为欧美国家带来了几个世纪的进步与繁荣。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的宪政制度,也成为构建现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石。

100多年来,欧美国家实行宪政产生的现代文明,深深吸引了被战争打开国门的亚洲各国,日本一马当先,从1868年到1889年历时21年的明治维新,完成了“君主立宪”“脱亚入欧”的步伐,政治开明、国力强盛的日本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和1904年日俄战争,分别击败了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清帝国和沙皇俄国。

一个土狭民寡的蕞尔小国,仅仅凭着数十年的宪政改革,就实现了民富国强的梦想,一举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列强。这样的质变与飞跃,惊羡了日本的两个邻国,也是日本的手下败将:中国和俄国的民间和政府,在开明官员、知识分子和商界的推动下,为了救亡图存、和平转型,先后开展了满清立宪和沙俄立宪的努力。

自清日甲午战争失败、满清割让台湾之后,大清帝国备受耻辱,全国民众救亡图存激情浩荡,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呼吁满清变法以求生存,此后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满清的第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努力功败垂成。1900年庚子拳乱引发八国联军进北京,满清再次蒙受奇耻大辱,流亡海外的梁启超以欧洲和日本经验,向国内鼓吹“君主立宪”,在内外压力之下,满清政府1905年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欧日宪政,并在1906年宣布筹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计划通过9年预备立宪实现满清“虚君共和”的宪政制度。

在海内外立宪党人立宪运动努力之下,满清国内民众迅速觉醒,民权意识增强,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的建立,以及地方有限自治,也逐步削弱了各省督抚和中央政府的权力。突兀而至的清末政治格局转变和开明,既给了那些渴望和平转型、社会代价最小的立宪党人一个快速实现宪政的美好梦想,也为武昌起义能够擦枪走火、星火燎原创造了社会基础。

沙皇俄国自1904年日俄战争战败以及国内矛盾爆发,引发了1905年全国大骚乱,并导致了沙俄政府开始立宪的步伐:制定类似于宪法的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议会)并实行多党制,从1906年到1917年,俄国民众意识觉醒,政治改革步伐加快,这个阶段的俄国立宪曾经鼓舞了以梁启超为首的满清立宪党人。

然而,与欧洲宪政不同,俄清的君主立宪过程,都是一场宪政与革命赛跑的过程。专制政权因其专制的屠刀,制造了他们最仇恨的敌人---革命党人。中国为孙文,俄国为列宁。革命党人也呼吁“救国”“民主”“共和”“宪政”,然而他们选择的道路却与立宪党人的和平转型完全不同,他们期待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建设一个“共和国”。

立宪党人为了说服清廷、沙皇同意开展“君主立宪”的理论,诸如“立宪可以解决内忧外患、富民强国”、“立宪可以保证皇族利益与安全”等,随着两国立宪引发的革命,以及沙皇全家的丧命和满清皇廷被驱逐出紫禁城,而成为后世专制者永远警惕的“甜言蜜语”。

到底是立宪后“政治宽松、民众觉醒”的社会环境催生了革命,还是专制者的“假立宪”逼出了革命,这个历史问题成为后世立宪党人和革命党人永远争辩的话题。中国和俄国,在立宪与革命的竞赛中,革命胜利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7年的二月革命,宣布了满清立宪、沙俄立宪的死亡。

以革命寻求“民主”“宪政”“共和”的革命党人,最终发现,当自己为政治理想而不惜诉诸不择手段的暴力方式时,却打开了“暴力革命的潘朵拉盒子”,更加暴力、更加黑暗的革命党就会接踵而至,直到终极恶魔的诞生。暴力革命的多米诺骨牌,成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和俄国百年历史的素描。

中国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被国民革命建立的党国所推翻,“吾党吾宗”的党国又被共产革命的人民共和国所推翻。俄国二月革命建立的俄国临时政府,被十月革命建立的布尔什维克及其之后的苏联所推翻,苏东剧变的天鹅绒革命之后被俄联邦所取代。

100年后,当普京继续谋求个人独裁,中共牢牢防范“08宪章”之际,中俄两国,离革命近了,离宪政远了,宪政仍然追不上革命,中国依然远离现代文明。


相关新闻
刘自立:康有为的政改逻辑
什么是农民工的“退路”?
李大立:民主对于中国不是异物
躲得过猫猫 躲不过信任危机
陈西:民主对于中国是异物
让选票来决定“小康达标”
民主:政治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