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星
一、黑社会的三个特征
肖申克是谁?
见鬼!原来是一座监狱的名称。乍看片名《肖申克的救赎》,俺还想这洋人老肖就如同中国的张三李四王麻子之流吧。看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彼”。
不过,“肖申克”也好,“申克肖”也罢,“克申肖”还行,大可随便。名字不过是个体指称的符号。忘其名,得其类,方不落言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其实就是“监狱里的救赎”。
救赎而在监狱里发生,其新奇又何如?
然而,一点都不新奇。监狱本来就是关押犯人的地方。有罪之人,当然需要救赎。基督教认为,人都有罪,自从亚当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人就带着原罪生活着。就赎之道就是皈依上帝。上帝在哪里呢?在人的心里,在人的信仰里。问题出来了,人心之不同同人面之不同,人心中的上帝怎会相同?口中念念不忘上帝的往往早把上帝变成了一个玩物,哪里还有什么上帝?
如果有,那上帝就是权力。
而监狱恰恰正是专政的治所,权力的牧场。一边是狱警的无限权力,一边是狱囚无可奈何。当剧中主人公安迪被律师与法官三寸不烂之舌编织的理由送入监狱的第一时间,就和其他新囚听到了典狱长一贯的训词:
“不许亵渎上帝!”
“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经典!经典的无以复加。首先,此货把信仰与身体来了个大分家,一分为二。信仰是信仰,身体是身体,互不相干,可以像豆腐一样的切开。灵魂在天上飞,肉体却陷泥土里。还蛮有些诗意。其次,此货极有自知之明,把信仰交给了上帝,自己只管身体。他当然想让人们把信仰也给了他,但他知道不能那样说。复次,此货显露出了极端的睥睨信仰与上帝之踌躇满志之小人情态。上帝算个鸟,信仰算个鸟,最好别胡思乱想,上帝死了,我才是决定你们命运的上帝!知否!知否!身体决定信仰,我决定你!
多么恐怖啊,这不是黑社会么?是的,这就是黑社会,权力得不到约束无限膨胀的社会必定是黑社会。冠冕堂皇中带着阴毒,平常淡定中藏着杀戮,嘻嘻哈哈中显出狰狞。黑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不把别人当人而把自己当神最后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人。换言之,就是把别人当畜生把自己当神圣最后自己沦为畜生。一个社会只要不把人当人对待,必定是黑社会。
我之所以说他是经典,还不仅仅因为上面三点,更在于这样的训词太似曾相识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呀,怎么到处都是这路货色呢?答案只有一个:生态环境相同。极权社会的土壤里多的就是这样的草。不过,更有甚者,把信仰都给你选定好了,不管你信不信你都必须信。
就在典狱长训词还未结束时,一个狱警就把一个不懂规矩的多嘴囚犯打的满地找牙,给典狱长的训词做了最好的注脚。中国古代监狱新来囚犯要先吃“杀威棒”,现代要先进多了,听说有“栗子”“揪片”之类。这好理解,权力肆烂的地方,想没有这些都难。不过,我还是喜欢“杀威棒”这个叫法,它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别把自己当根葱,就是要杀掉你做人的尊严。当晚,一个新囚犯因恐惧号叫,被狱警劈头盖脸拳脚相加呜呼哀哉了,象掐死只蚂蚁,波澜不惊。监狱本来是关押犯人的地方(且别说改造犯人),却极易成为制造黑暗的地方。在这个权力没有监督约束的地方,千万别对它有过高的期望。黑社会的另一特征是拳头说了算,没道理可讲,老大总是有理的。
最先让我震惊的是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一扇扇囚室的铁门在电动安扭的遥控下“况荡、况荡”地关上,一盏盏囚室外的电灯在狱警“灭灯”的命令下“咔嚓、咔嚓”的熄灭,一个个蜷曲在囚室中的囚徒就都消失在了黑暗中,睁着眼捱那黑暗的时光。白天的一切已令人惊涑,夜晚又会发生什么呢?对黑暗的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犯人因犯罪而受此惩戒,尚可理解;无罪而入牢狱,其心境将何其悲凉?影片中的主人公安迪就是如此。我想:黑社会的又一特征是人人自危,人人有恐惧感。或者说黑社会就是要让人人自危,人人有恐惧感,从而维持这社会之黑。
二、体制化生存
监狱的生活想必不会有人喜欢,想必会让人痛苦的。因为它让你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与最高贵的尊严。鸟儿喜欢圈在笼子里吗?鱼儿喜欢圈在池子里吗?狮子喜欢圈在屋子里吗?没有谁天生的贱骨头吧!然然然然而,这样推论难免武断与想当然之嫌。惠子首先就会反问我们:子非鸟,安知鸟?子非鱼,安知鱼?子非狮,安知狮?打住,我们先不必与惠子辩论。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与动物隔了一层。即便同是人,我们也隔着不少。爱吃萝卜不吃梨,爱打扑克不下棋。我们每个人最看重的东西肯定不会相同。你以自由与尊严为贵,他是否也以尊严自由为贵呢?即使天生如此,天生之后也不会转变吗?
会的!应该说很会!动物界有变色龙,人类有变性人(性格性情之性)。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肖申克监狱呆了五十年老囚犯老布就要假释出狱了,一个同伴去祝贺他。这可好,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正好让万分痛苦忧虑着的老布拣个正着,来达成自己目标。他用一把刀子搁在来人的脖子上,要给这个与他无怨无仇的家伙脖子上来一道或削去他的脑袋送他见阎王爷去 。幸好被赶来的安迪与其他囚徒劝说,才放下屠刀,立地独自痛苦。众人不解,这个一向和蔼的老家伙疯了吗?
老家货没疯,清醒的很。老家货就是要再犯点罪,好让自己继续留在监狱里。老家货已经被改造的习惯监狱的生活了。剧中的另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安迪的朋友,一个三十八年牢狱生活的囚徒瑞德,看着监狱的高墙,对一些面带疑惑的囚徒一语道破天机:“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体制化,体制化生存,这个体制好怕啊!想想看,每个刚入狱的囚犯哪个不想插翅飞出监狱高墙?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了,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你还再想飞吗?不仅如此,你还会嘲笑那些想飞的家伙。体制化的一个要件就是让你处处碰壁,从而放弃想法,认同现实。影片中安迪对瑞德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瑞德马上反驳说:“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希望,我的朋友。希望一个危险的东西,它能够使人疯狂,我们心中的希望根本毫无用处。你最好习惯这个观念”
苏联专制政体解体后,好些前苏联人无所适从。西方人评论:给了你自由,你反倒不知如何自由了。这好理解,体制化惯了呗!家畜能一下子适应山林吗?——果然,影片中被假释的老囚徒老布出狱之后由于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人的环境),夜夜在噩梦中惊醒,最后不堪重压自杀了;影片结尾,过了四十年牢狱生活的瑞德获得假释后,也在超市工作。去一躺厕所也要向老板请示,不请示就一滴也尿不出来,只是为了朋友的诺言,才没有做了第二个老布——岂止苏联,中国的皇帝被赶出了龙庭,不是有许多人神不守舍如丧考妣?
体制化是针对所有人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体制化给被统治者带上枷锁,迫其服从;体制化给统治者武装到牙齿,任其跋扈。片子中的典狱长,狱警为何敢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就是手握合法的鞭子与棍子吗?再回到现实中来:几年前的孙志刚之死,如今的邓玉娇护身;林嘉祥的蛮横,邓贵大的嚣张。屁民不断的屁,官僚不断的横,就很能说明问题。体制不变,这样的悲喜剧就不会断绝;体制不变,任何举措,对后来者来说,都是骗局。
我有这样一个假想:如果把孙志刚邓玉娇林嘉祥邓贵大们放在一个公共澡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后者的横劲和豪气就会至少折去了大半。因为至少在此显不出他们的体制优势。如果把他们放在一个孤岛荒野,后者可能会首先哭鼻子,还害什么人?他们的“体面”全在体制内,没了体制优势,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体制化,多么难以冲破的一个利益怪圈。多少人在这个怪圈里滋润的脑满肠肥,多少人在这个怪圈里折腾的奄奄一息。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让这个体制内的人愈来愈蠢。既得利益者贪婪固执,愈来愈依赖这个体制不肯放下;被损害者萎靡卑微,愈来愈依附这个体制苟延残喘。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台湾的蒋经国。此君有什么功绩与劣迹我不清楚,但却做了一件触动当时台湾体制的事情:开放党禁与报禁。或许有人会认为,此举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好了,就算迫不得已,容易吗?这可不是简单的老大说了算的事情。老大老二老三们虽然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但老大一旦要让哥几个都觉得不舒坦,就立刻站到了哥几个的对立面,站到了所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对立面,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敢这样做的呢?哪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不是死磕到底直至灭亡而后快呢?故此,敢这样做,就有大心胸、大智慧、大魄力。
体制化生存,“万马齐喑究可哀”。
三、救赎只能靠自己
还是再返回影片吧。
影片一开始的镜头:深夜,在一幢公寓前停着的一辆汽车,车里坐着一个神情忧伤的年轻人;他右手从车前的箱洞里摸出了一个装着手枪和子弹的布袋,左手从怀里抽出了一瓶酒在喝。看得出来,他沮丧极了。接着,镜头一转,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接受律师的质询与法官的判决。律师认为那天晚上,年轻人用手枪杀死了与别人偷情的妻子及妻子的情夫,理由是公寓外有年轻人的脚印及碎酒瓶上有年轻人的手纹,而死者双双又是被与年轻人同一型号手枪子弹打死的。年轻人辩解,凶杀不是自己所为,当晚自己克制住了,然后就把枪扔到了河里,开车回家睡觉去了。由于警察在河里找不到被告说的那把扔掉的枪,法官也就认定了凶手,判这个年轻人终身监禁。这个人就是银行家杜方(安迪)。
于是,银行家的杜方成了囚徒安迪,苦难的历程开始了,救赎也由此开始。
这世界就是这样荒谬,没什么道理可言。瞬间,自己的命运糊里糊涂就交给了一个未知。只好来一点黑色幽默了。当瑞德问安迪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妻子时,安迪答,不是我杀的。瑞德一笑了之,来这里的都是无辜的。“来这里的都是无辜的!”这句台词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几乎成了囚徒们的口头禅。这是玩笑?诙谐?玩世不恭?自我解嘲?不屑一辩?还是囚徒们的集体潜意识?自己是暴徒的话,那狱警是什么?典狱长是什么?律师、法官、衮衮大员们又是什么?暴徒有什么资格管教暴徒?这确实很幽默,幽默的发冷!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幽默:讲为人民服务确实不错,讲为人民服务却驱使人民为自己服务就阴毒了;讲贞洁正经确实不错,让妓女嫖客来对众人讲,就不仅滑稽且恶心了。你好那一口,本来也算不上什么大错,错就错在你非说自己在献身救人,从事解决别人性饥渴的伟大事业。片中的典狱长就是如此,它对囚徒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亵渎上帝”,可是最亵渎上帝的就是他。你说这个世界荒唐不荒唐?
朦朦胧胧意识到这种荒唐的囚徒似乎不少,从他们的行为态度上就可以看出。瑞德与其他囚犯假释的申请多次被否决时的平静,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荒唐的默认。“三姐妹”的暴力,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荒唐的认同。他们认为,有拳头、有势力就是生存真理。然而,他们越了界,最终尝到了苦头。
真正清楚的只有安迪,他不乞求、不抱怨,只有默默的行动。他首先顶住了“三姐妹”的骚扰与威逼,他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监狱警长的遗产继承逃税从而为狱外干活的同伴获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的犒劳。看着同伴喝着他赢来的啤酒,他嘴角露出了快意的微笑——这微笑是在狱中向警官向同伴宣示着人的尊严。
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影片中安迪利用为典狱长作帐的便利,在典狱长办公室通过音响设备为整个监狱播放音乐的情节:他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唱片,他把唱片放在了唱机上,他把办公室的门插上,他把唱机与监狱中的广播喇叭接通,他把音量调到了最大,然后仰靠在椅子上,与整个监狱一同享受那音乐——音乐是莫扎特作曲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象流水,缓缓地流向监狱的每一个角落,流向了高墙外的广阔的原野。正在室外放风的囚徒们都停下了脚步,疑惑的抬起了头;正在床上躺着的狱警们翻起了身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囚徒们安静下来了,他们已成了音乐的俘虏;狱警、典狱长恼怒了,他们冲向了播音的办公室,疯狂的敲门;安迪面带得意的微笑,眯着眼睛靠在椅子上置之不理——太快意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的是西班牙的斗牛情景,不过画面却在不断的变幻:斗牛士成了安迪,牛成了典狱长及狱警,斗牛士手中的剑幻化成了莫扎特的音乐……
愤怒的狱警终于破门而入,安迪接受一顿暴打,并禁闭一个星期。
这场“斗牛”的胜利者是不言而喻的:安迪。他挑逗的是整个蔑视人性的监狱体制,他蔑视的是妄图征服人性的暴力强力,他宣示的是高贵的人性尊严。
还是用片中人物的话来说吧:
瑞德:“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有些东西还是留着不说为妙。我像她们该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动人的故事,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美妙的让你心痛。告诉你吧,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
可以这样说吧:一个不懂欣赏音乐的人必是愚昧的人,一个缺乏创造美妙音乐能力的民族,必是暮气沉沉的民族。有音乐在,至少说明我们还有梦,还有憧憬,还有希望。当你的生活如一潭死水的时候,当你的情绪低落消沉的时候,当你失魂落魄欲哭无泪的时候,何不让音乐为你的灵魂来一次洗礼?
我停住了电脑上的视屏,拨返回去,又听了一遍片中的曲子。
安迪的心是闲不住的。用安迪的话的话说,就是“人生只有两种选择,求生,等死”。安迪显然是前者。从片中可以看到,一开始,他就向“神通”的瑞德买到了一把小石锤,雕刻小玩意“消磨”监狱时光;后来,坚持每周给州议会写信,六七年之后,终于为监狱图书馆建设赢得一小笔资金。一个新入狱的年轻人的到来,为安迪的翻案找到了一点希望。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上报这一情况以争取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禁闭两个月的惩罚。为了防止安迪获释,典狱长不惜设计枪杀了知情人!
人常常会被人作弄。你没罪时判你有罪;你可以证明你没罪时,偏不让你证明;你来到监狱本来是要接受惩罚与改造,监狱与狱警却要把你改造成更大的罪犯…… 不过,够了,十九年的监狱时光,从来就没有一刻锁住过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雨夜,安迪从他那平日里用美女海报遮盖的用小石锤十九年来不断挖出的无人知晓的洞里,逃走了。
安迪用在监狱为典狱长洗钱时虚设人物的名义,取走了自己应得的一部分钱,并用自己掌握的证据举报了监狱的黑幕,当警察来到监狱逮捕典狱长时,身败名裂财空的监狱长开枪自杀。
说实话,逃狱这段戏,悬念叠出,惊心动魄,煞是好看。结尾又大团圆,也颇天随人愿。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尾,颇有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味道,不免失之简单。
不过,影片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它其实在告诉我们:救赎只能靠自己。
提到“救赎”,就不能不再说几句。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安迪对瑞德说,自己是有罪的,自己杀了妻子,虽然自己没有抠动扳机,但自己赶出了她。从片中安迪对自己所受的苦难淡然处之的态度来看,安迪是否也有以此赎罪的意味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肖申克的救赎》莫不是是人类救赎的隐喻?
救赎不在于曾经苦难的大小,救赎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哀莫大于心死”。自己心灰意冷,那谁也救不了你。安迪告诫瑞德,其实也在告诫我们:“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当安迪成功逃出监狱时,瑞德在心里说过这样一番话:“我得经常同自己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你会因此而振奋。不过,他们一走,你住的地方也就更加灰暗空虚。我觉得我真是怀念我的朋友”。
是的,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它们爱惜自己的羽毛胜过自己的生命 。只因爱惜羽毛,中国历史上才有了司马迁,有了嵇康,有了谭嗣同,有了林昭,有了一线光亮。
爱惜羽毛,就是保持独立之人格,坚守自由之精神,维护做人之尊严。我常常想,我们民族为什么那样多灾多难呢?这是否与我们一向少有爱惜羽毛的人有关?“好死不如赖活着”、“识时务者为俊杰”、“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忍辱负重”、“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难道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思维语言就不足以产生出“爱惜羽毛”的理念?
龙应台先生曾针对中国人对“恶”的容忍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要回答的话,只有五个字“不爱惜羽毛”。中国人现实的很,也聪明的很,爱惜的是羽毛后的肉身。中国人正在失去一种人之为人的“人气”,还生什么气?看看遍地都是聪明的市侩,我们就不难理解历史上为何会出现那样多的汉奸。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好的作品,你总是无法把握它的命意的。《肖申克的救赎》说的是荒诞、灰暗,还是希望、救赎?是体制、专制,还是正义、尊严?我真是说不清楚,就让我再胡诌几句结束此文吧:
此新闻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