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凯旋
尽管电影《孔子》开映前大肆造势,导演还拿《阿凡达》做文章,让人陡然生厌,我还是去看了这部电影。影片比想象的好,因为孔子原本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重要在于他的思想。导演着重演绎他颠沛流离的受难过程,明显受到那些耶稣影片的启发,而周润发的演技还真的是有点悲悯的味道。
可惜孔子不是神,更没有被后世视为一个受难者。历代统治者看上他,将他奉为圣人,顶礼膜拜,只是用来规范老百姓的言行,自己并不敬畏的,而一般民众也不甚了解孔子的生平,对他的敬畏远不如菩萨显灵、因果报应。即使今天的学生想要高考中第,大概也是去庙里拜菩萨的多,拜孔子的尚未听闻。因而对民众来说,孔子似乎总是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难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道德领域。
然而,每当社会的道德出了问题,统治者都要抬出孔子来讲德治,孔子言论成了道德的律令。在我看来,人性本是神性与兽性的结合,一般人向善需要有对超验世界的敬畏,西方人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他们对上帝的敬畏属于一种他律。孔子虽偶尔也讲天命,却从未将道德的基础归于超验世界,其德行教诲乃是一种自律。要达到他所说的道德境界需要有很高的修养,去发掘不可靠的内心之善。因此,作为一个人,孔子缺乏让人敬畏的超验的道德权威,如果说德治状态下是由于一般人对孔子有所敬畏,倒不如说是对提倡德治的官府有所敬畏。而历史已经证明,世俗的道德权威只能造成伪善。
孔子德行的根源是亲亲社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熟人社会,道德感系于相互之间的依存,所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便是出于这种关系。此后几千年来的道德维系,与其说靠的是孔子的教诲,不如说靠的仍是家庭血缘间的亲亲与佛教的行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中国人其实仍是很有道德的,只要是亲熟人关系,我们不是也很讲以和为贵吗?见到一个陌生人跌倒在地,许多人往往会冷眼旁观,生怕遇到难缠的碰磁,这种冷漠已经成为今天社会道德沦丧的标志,但如果见到一个亲人或熟人跌倒在地,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上前扶起的,就说明中国人的道德感在小群体范围中还没有完全绝灭。
但这只是私德。孔子所处的时代,家族本位的社会也即亲亲社会正在瓦解,他的德政主张之所以不为诸侯所采纳,正是由于大国家本位的社会共同体即将出现,其德行标准不再适应新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放诸家庭尚可,放诸社会则难行通了,因为人与人之间往往不是熟悉亲近的关系了。所以,今天如果有人想要复兴儒学,恢复德治,我怀疑到头来也只是流于空谈。
影片中有句话令我久久回味:孔子的失败是因为他将改革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鲁定公身上。可惜导演没有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发掘下去,没能揭示出孔子失败的实质。可以说,几千年来人们都误解了,孔子其实是个政治家,不是道德家。他所念兹在兹的皆是权力者对秩序的自我破坏,而非民众的道德。后世的统治者将他奉为德治的表率,只是用来针对民众,从不针对自己。历代那些知识精英同样不高明,宋明理学对儒学最大的曲解,就是弘扬其德行的一面,而无视其民本的一面。
今天看来,孔子没有意识到,源于血缘的仁爱实际上仍是有着功利的一面。在传统社会,父慈子孝是有权责对应关系的,血缘纽带的内部互助对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很重要,这便是道德背后的功利目的。对一般人来说,趋利避害是其本能,如果传统文化中缺乏超验的道德基础,那么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就是很有必要的。如前所说,当今中国人缺乏的不是小群体中的私德,而是脱离了熟人社会后的公德。在现代社会,这种公德的建立只能是与权利相适应,有权利才有道德责任感。近年来人们所讨论的公民社会便是基于此,一个缺乏权利的社会不是公民社会,普通民众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公民道德。
孔子自然不会想到这一点,这不能怪孔子。但如果我们看了电影《孔子》,还指望能对今天的社会道德有所裨益,那就只能怪我们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