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回顾与反思:“五·一六通知”45周年
日期:5/17/2011 来源:DW 作者:李立

45年前的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著名的"五·一六通知",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序幕。今天,在"十年浩劫"的说法已经被普遍接受之后,民间左派却要求重新评价文革。

1966年的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为那场举世瞩目的大动荡拉开了序幕。1981年,在文革中饱受打击的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将文革定义为"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的运动。

在今天的中国,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评价人们无法再的保持一致的口径。一方面是官方以及海内外主流学者们所支持的"灾难"说、"浩劫"说。甚至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较早前与香港知名人士吴康民见面时也提到,"文革遗毒"和"封建残余"是阻碍中国人说真话的两股势力。而另一方面,却是以"乌有之乡"等少数网站为代表的民间左派要求重新评定"文革"。他们认为:"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民主。尤其是是67年至69年之间,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以及在运动中广泛享有的结社权、贴大字报自由辩论的权利,对当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没有个人尊严,"文革"不是民主


恰逢文化大革命45周年之际,针对围绕"文革"展开的种种讨论,本台记者采访了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郑宇硕。他对民间左派对"文革"的解读和温家宝所谈到的"文革遗毒"发表了看法。

首先,郑宇硕分析了民间左派重新解读"文革"的背景:"这种说法的提出,是为建国以来共产党的左倾做法作辩护,来批评现政府的政策纲领,也是为了给当前的政府施加压力。"

而对于"文化大革命是民主运动"的说法,他则予以驳斥。他说:"我们都知道,民主的前提是个人的尊严与权利。在这个基础上给予每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在个人尊严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又怎么能谈民主呢?""文革的时候,有些人是可以谈民主的,有一些人是革命的对象,什么权利都没有,那是怎么样的一个民主啊。"


"文革遗毒"是一种非理性政治文化


在谈到"文革遗毒"的时候,郑宇硕认为,这主要是指一些"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文化。他说:"就是一鼓作气,一时的冲动,觉得什么时候,什么东西都可以破坏的一种盲动主义。既没有对人的尊重,也没有对制度和秩序的尊重。这就是文革的遗毒。"

在采访的最后,他也对中国领导层在一边鼓励人们讲真话,一边关押异议人士表达了不满。他说:"一方面最高的领导人之一跑出来鼓励人们讲真话,但同时我们看到一些说真话的比如艾未未啦,赵连海啦还有一些维权律师们所受到的打击。那根本就是完全相反嘛。我真的有一种很悲伤的心情。"

九十年代末,一些"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如姚文元和毛远新相继出狱,但他们都未出版回忆录。这段45年前的历史对普通人来说,仍然显得扑朔迷离。而围绕"文革"的讨论,仍然将继续进行下去。

 

作者:李立

责编:叶宣


相关新闻
首家中国民间文革博物馆境况堪忧
武汉“文革”两派负责人解冤仇
刘自立:蒯大富说得不对!
茅于轼发讨毛檄文:祸国殃民至今悬挂天安门
《邱会作回忆录》曝王洪文遭酷刑虐待
李锐:在毛的性格中,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遇罗克41周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