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不平: 影响论
日期:8/2/2014 来源:网络 作者:不平


  还要说到的是受害问题﹐自从文化大革命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以来﹐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学校排挤工农子弟﹐学校招收的学生比例中﹐红色子弟所占的比例小﹐我们(红色子弟)受到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迫害。

  受害问题﹐首先﹐高干子弟是不可能受害的﹐从来不可能有学校排挤高干子弟。在工农子弟和出身不好的子弟中﹐有的老师受了影响论的影响﹐努力培养自己的阶级感情﹐偏好于出身好的子弟﹐是有的﹐但是走向反面﹐也看出身﹐而又偏好于出身不好的子弟﹐有吗﹖不大可能。自从解放以来﹐思想改造的运动就没有停止过﹐况且﹐没有阶级感情﹐阶级立场不稳﹐是何等重的罪名。谁愿意去担这个罪名呢﹖有些地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决不是“偏好出身不好的子弟”﹐而是重在学习成绩。在这些地方﹐出身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一些。这也就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也是多年留下来的恶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列宁当时学习成绩好﹐所以经常拿奖状。鲁迅先生也经常得到奖状﹐得到第一名。毛主席当时造反动校长的反﹐差一点被开除﹐就是因为他是“特殊学生”﹐“绝顶聪明﹐失学未免可惜”才免遭开除。假如说旧社会的学校也看出身﹐那是因为﹐不去巴结那些出身高贵的子弟﹐就有丢饭碗的危险。那么到了新社会﹐又有谁会去偏爱出身不好的子弟专门打击红色子弟呢﹖大家都在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重才轻德。偏爱出身不好的﹐这算是什么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至于说到红色出身的子弟学不好功课﹐那纯粹是对出身好的青年的诬蔑。何以见得出身和学习一定成反比呢﹖”有人说﹕“他们的条件好呀。”那么你又把政治放到什么地位上去了呢﹖

  有些红色子弟说﹕“这些修正主义的东西﹐我不屑学它﹐所以没有他们学得好。”那么我们以前的马克思﹑列宁﹑鲁迅﹐又该怎么说呢﹖

  随着喧嚣一时的受害问题﹐一些时髦一时的人物发明了一付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我说即使有这样的观点也不要紧﹐没有说“绝对如此”就是承认一例外。有例外﹐还是要看表现。那你管他老子是英雄还是反动﹐好汉﹐就按好汉的标准办事﹐混蛋﹐就按混蛋的标准办事。难道说这些好汉竟然连好汉﹑混蛋都分不清﹐还要拿出身当参考﹐那岂不是也有点混了吗﹖难道说﹐这样做亏待了你们这些“老子英雄”的好汉﹖

  这个口号表面上是强调“影响”问题﹐是将“出身表现比例”发展到一个极端﹐是反动的血统论。实质上﹐决不是如此。它的实质是反对重在表现﹐鼓吹重在出身﹐它的实质是形成一种政治上的不平等﹐形成一种政治上的压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反动血统论是理论基础﹐“好汉”压迫“混蛋”不是极其正常的么﹖

  “影响问题”﹐影响问题并不妨碍重在表现。你重在表现﹐事实将宣判反动血统论的死刑。事实是无情面的东西﹐与事实抗衡是没有意义的。管他事实不事实﹐于我有用的﹐能给我特殊地位的就是对的﹐这才是本质。

  这个口号传到了某个班级﹐老子英雄的好汉是不会对老子反动的人说﹕“哦﹐原来你是混蛋﹐我错把你当成好汉了﹐幸亏这付对联擦亮了我的眼睛。”会有如此天真的青年人吗﹖一些老子英雄的人看了这付对联﹐并没有就认为自己是好汉了﹐可是他就认为自己特殊。这个特殊﹐并非因为自己是“好汉”而特殊﹐而是因为自己“老子英雄”而特殊﹕“我的出身好﹐以前怎么没有利用这个条件呢﹖”

  其实发明了这付对联的人﹐只要他们想上一想﹐就会想到这付对联只适用他们和他们想压迫的对象身上。对于他们的老子﹐就往往成为“基本相反”了。不过想了又怎么样。

  这付对联的产生说明了这些出身高贵的先生具有这样一个性格﹕希望取得特殊地位﹐希望高人一等。当然﹐本人并不想说﹐这是家庭影响。

  有些天真烂漫的青年果真上了当﹐去批判反动的血统论来﹕影响没有这么厉害呀。批判的结果﹐反动的血统论失败了﹐赢得的也只不过是“既看出身﹐又看表现”﹐政治上的仍然不平等。不过就是在程度上﹐比反动血统论盛行的时候好了一些罢了。

  由于批判彭真的所谓“重在表面”﹐结果就产生了一种莫明其妙的怀疑派﹐他们“既不相信你平时的表现﹐也不相信你大风大浪中的表现﹐既怀疑你过去的表现﹐也怀疑你现在的表现﹐并准备怀疑你将来的表现﹐直怀疑你个死而后己﹐才给你盖棺定论。”

  他的表现不是已经可以了吗﹖然而﹐不行﹐要“既看出身”﹐因为这里有影响﹐尽管表现里看不到﹐还需要考验考验。

  按照这种怀疑派的观点﹐不是老子反动儿混蛋﹐而是老子反动儿两面派。不﹐这不是两面派﹐两面派终久还是一种表现。这是一种“表面派”﹐这种表面派﹐自从他娘肚子里出来﹐他的反动老子就给他在肚子里放进了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又是“表现”里不一定表现出来的。表现好是表面现象﹐表现不好就是实质问题﹐积极呢﹐那是假积极﹐落后﹐就是真落后。反正老子反动儿就是混蛋﹐差别只在表面上混不混﹐实质总是混的。表面上不混﹐那是没有考验出来﹐就需要考验考验再考验﹐直到哪一天你反动老子装在你肚子里的影响考验出来为止。

  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组织纷纷成立﹐不说那些故意做作﹐为了“贯彻党的阶级路线”﹐什么“本组织只吸收红五类子弟”﹐就说那些似乎是真正贯彻党的阶级路线的﹐也总要写上“本组织以劳动人民子弟为主体”。你们果真贯彻党的阶级路线吗﹖那就只要写上“本组织坚决贯彻重在表现。”亦即任人唯贤就行了。因为第一劳动人民子弟和非劳动人民子弟人数上的比例﹐第二出身对表现的影响﹐就决定了“本组织以劳动人民子弟为主体”了。

  写上这条有什么用呢﹖难道你们会对非劳动人民子弟说﹕“你的表现是很好的﹐是符合本组织的条件的﹐但就是出身不好﹐你一参加进来﹐就要破坏‘本组织以劳动人民子弟为主体’这一条了﹐所以不能吸收你。”﹖如果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条也就是多余的了。

  毛主席亲手制定的十六条中第五条﹕“坚决执行党的阶级路线”中指出﹕“党的领导要善于发现左派﹐发展和壮大左派队伍﹐坚决依靠革命的左派。”那么需要在“左派”前面加一个定语“以劳动人民子弟为主体”么﹖否则这左派不是以劳动人民子弟为主体了怎么办呢﹖

  重在表现又恰恰以非劳动人民子弟为主体﹐这种情况可能不可能呢﹖也有可能﹐这就是上面两个条件之一不成立。

  一。在这个组织所在的范围内﹐非劳动人民子弟比劳动人民子弟多得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很多人都背叛了自己的出身。显然这里出身好的人更应该感到惭愧﹐为什么他们家庭影响不好的表现好了﹐而我家庭影响好的反而表现差了呢﹖就象对于鲁迅﹐出身好的应该感到惭愧﹕为什么鲁迅出身不好而能对社会有这么大贡献﹐而我出身好的反而贡献小了呢﹖而不能去责怪社会﹕我们出身好的人在社会上这么多﹐为什么非要将共产主义战士的称号赠给鲁迅﹖倘若有人还要说﹕说鲁迅是共产主义战士是没有贯彻党的阶级路线。那更是有点笑话了。

  想起了一个政治笑话﹐说周总理到苏联去访问。赫鲁晓夫对总理说﹕“我们两人有一个相同点﹐有一个不同点﹐相同点是我们都是国家首脑﹐不同点是我们的出身不同。”周总理巧妙地回答﹕“我们之间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出身。”我想﹐赫鲁晓夫也许还会说﹕“还有一个不同点是我治理下的国家坚决地贯彻了党的阶级路线。”那请问坚决贯彻党的阶级路线的同志﹐总理又该如何回答呢﹖

  和主体差不多的﹐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很多组织的宣言中有这么一条﹕“本组织以红色子弟为核心”。那么请听主席教导“核心是在斗争中实践中群众公认的﹐不是自封的。”我再问这些坚决贯彻党的阶级路线的同志﹕在马克思的时代﹐共产主义者紧紧地团结在马克思的周围﹐这有没有贯彻(党的﹖阶级的﹖还是。。。。)阶级路线呀﹖旧社会﹐有一枝以鲁迅先生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艺队伍﹐这有没有贯彻阶级路线呀﹖

  我们需要的﹐是革命的组织﹐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组织﹐而不是什么以什么为主体为核心的组织。

  文章是准备结束了﹐结束以前﹐还准备说一下家庭影响在社会影响中所占的比重。当然﹐它不象《出身论》中所说的那样可以忽略不计。这只要引几段主席语录就解决了。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的家庭﹐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由于这一切﹐我们的大学生﹐虽然还有许多人是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子女﹐但是除了少数例外﹐都是爱国的﹐都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他们在匈牙利时期没有发生波动。”

  “他们又知道许多大学生是属于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的子女﹐认为这些人是可以听右派号召起来的群众。有一部分有右倾思想的学生有些可能﹐对于大多数学生这样设想则是做梦。”

  文章写于67-68年

此新闻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相关新闻
王书瑶: 大国之道和红卫兵思维
善战胜恶不是靠老天爷
许知远: 匿名之痛
青松: 美学正义与精神救赎
周小平: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
吉恩·夏普《自我解放》终结独裁政权指南
胡平:中共有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