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旅美时事评论员
德国之声网站截图 德国之声,目前正因其在中国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备受批评,批评的主力是德国自家媒体。 时下有两家媒体因其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而备受质疑,一家是国内的澎湃新闻,质疑集中在其是不是“市场化的党媒”,另一家是德国之声,目前正因其在中 国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备受批评,与五年前“张丹红事件”一样,批评的主力是德国自家媒体。两家媒体属性不同,所在国别不同,但却有面临同一事情,即它们与中 国政府的关系,后者对中国政府的态度,至少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澎湃的真实处境。 澎湃有不成为“市场化喉舌媒体”的可能吗? 澎湃的优点,通过自身展示与媒体同行揄扬,外界都已经看到,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原创首发文章多,“在时政内容方面,澎湃的专注与流量,确实可圈可点”。 澎湃之所以惹出这么多非议,缘于同时发生的两项指向完全相反的指责,一是“思想火炬”发表微博,称“中央及时纠偏,严厉批评澎湃新闻网“;二是 “五月花”撰文,指出澎湃翻译《经济学人》的文章是“有选择的翻译”,在关键问题上有意省略。 前者指澎湃偏离党的宣传主旋律,后者指证澎湃“在关键时刻站在党的立场上”。势头正盛的澎湃立刻被卷入一场争论,即澎湃是不是“市场化的喉舌媒体”。 其实,中国媒体几乎无一家能够在政治问题上逃脱喉舌命运。能努力打好“插边球”,让自己不象《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及省级党报那样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让读者愿意自费订阅,就是所有不依赖财政办报的“市场化媒体”的最高愿望。澎湃新闻的出现,是《东方早报》为了顺应网络时代而主动做出的变革, 无论从其负责人还是采编人员(均是参股者)的主要意愿,其实想走的只是“生存-做大”的市场化道路,而不是通向死亡的“自由化道路”;它们锐意要突破的不 是政治底线,而是报道手法的创新,报道做得更吸引人。在互联网将传统媒体挤压得喘不过气之时,需要带着镣铐跳舞的中国媒体早就陷入过度竞争,要提高市场占 有率,就不得不走这条路。 新媒体起步需要闪亮登场,澎湃这方面很成功,楞是将同行与观众的胃口吊得很高,以为一份能够走自由化道路的独立媒体横空出世。结果同行们发现:在有关党的政策、国内国际政治方面,澎湃还得与大家一样戴着镣铐,只是由于舞技娴熟,舞姿比他人曼妙一些罢了。 目前,媒体同业对澎湃的关心是它还能走多远。这个“走多远”,其实是个本不存在的伪命题。一是党规训媒体的缰绳从未放松,二是澎湃新闻出世,本来 是要求生,不是找死,其报道自有“法度”,不会给自己找难过。事实上,思想火炬已经将那条惹发波澜的微博删除,澎湃到底政治上偏离了什么,目前并没有下 文。据我的经验,党在要求众媒体同唱主旋律时,还是允许以多种形式吟唱,大鼓书、秧歌舞、民歌、咏叹调都行,显得百花齐放,很“民主”,也很热闹。澎湃新 闻与当局的矛盾,绝不是自由化与反自由化的矛盾,而是舞步如何走的矛盾,这“如何走”的实质,是走得如何好看些,而不是当局说向东,澎湃说朝西的方向性矛 盾。因此,澎湃面临的问题,其实并非“左右激流”的夹击那般严重。
澎湃新闻质疑集中在其是不是“市场化的党媒”。 中国媒体并未进入“资本的年代” 澎湃之所以引起中国传媒业关注,还因为它的资本金来源多元化,目前确定的投资者有三方:上海报业集团,控股,53%左右;弘毅资本,20%左右;团队20%左右。据说,让团队参股是为了提高其责任感,促使其办好媒体。 但是媒体是个很特殊的产业,它有资本的属性,即追逐利润;但它却绝不是个资本说了算的行业,必须受制于媒体作为第四权力的职业道德,求真与体现社 会良知。当然,这只是西方媒体的境况,在中国,现代西方媒体理念行不通,媒体业的游戏规则由党的宣传部门说了算。中国当初加入WTO之时,曾承诺向外资开 放媒体市场;到了2005年左右,承诺的媒体开放期限已到,于是,针对外媒进入中国市场将使中国媒体市场自由化的说法,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宣称,“中国的 媒体公司需要按照企业模式展开经营,并要时刻留意保留其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性,并肩负起正确舆论导向的义务”。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说得更直白,“有几项 标准永远不会更改,即:媒体的角色是‘党的喉舌’,党管理媒体及媒体机构人事,以及媒体依然要承担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这就是说,国内媒体要企业化经 营,但规则并非由资本制定,而是由行政权力制定。这一游戏规则至今未变。互联网算是高度企业化经营,但政府硬是不惜投入巨额成本,将其驯化。在控制言论方 面,当局的投入与坚持,堪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第一。就在8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上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 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在中国语境中,所谓“正确方向”,就是维护 中共一党专政。
此新闻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