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胡平:读《浴火重生》
日期:6/22/2004 来源:本站 作者:胡平

自由主义的再发现与公共空间的再创造

--读《浴火重生》

胡平


在“六四”十五周年前夕,被中共当局取缔将近十五年的北京社会经济研究所终于在北京恢复活动,研究所网站《改造与建设》也正式开通。海外则出版了这本记 该所历史的文集《浴火重生》。在资讯充分开放的海外,一般人也许因其低调而未予重视;然而在大陆内部,它却是因其敏感而无法张扬。这本身就暗示我们,它以往的历史有多奇特,它今天的处境有多微妙。

我和这个所的渊源颇深,我和其中许多人的交情已有四分之一世纪。当我得知这个所东山再起,浴火重生,既感到沉重,又感到欣慰。中国的自由之路竟是如此的坎坷崎岖,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

北京社会经济研究所活跃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它的核心成员都参与过“四五”运动、民主墙运动和高校竞选运动。这种特殊的背景,决定了它无可避免地会在八九民运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在“六四”镇压后承担重大的牺牲。这个群体的历史,就是从“四五”到“六四”的历史。实际上,这个群体的历史并非从“四五”才开始,“四五”只不过是他们的第一个交集点。这段历史也并没有因“六四”而结束,它持续到今天,并且延伸到未来。

考察这个群体的历史,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对自由主义的再发现,一是对公共空间的再创造。这两个“再”字非比寻常。自1949年以来,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起共产极权统治,其对各种异己思想的压制和对公共空间的摧残都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酷程度。我们是在思想资源极度缺乏,相互交流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凭着对自身经验的痛苦思考,几乎是独立地重新发现了自由主义。这且不说。比思想的发现更困难的,是如何为自己的思想寻找公开的表达,在铁桶一般的社会里重新创造出自主性的公共交往空间。尝试这种创造当然需要勇气,但是它又不能仅仅依靠勇气。牺牲未必能换来公共空间的开拓,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只有我们没有牺牲,我们才算是有所开拓。如果我们在决心攻占的阵地上只是留下了自己的尸体,那显然不能叫做胜利。另外,还有结社。也许,有人会质疑北京社会经济研究所的民间性和独立性;但问题是,在当年的中国,可有另外的机构能比它更民间更独立?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这个群体始终站在潮流的前列。紧接着,就是八九,就是“六四”:广场上的幕前幕后,日日夜夜,逃亡期间的侠肝义胆,更有法庭上的仗义直言,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留下了一曲最壮丽的尾声。

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会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十五年后,北京社会经济研究所浴火重生,它面对的世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有些方面,中国变得更好了,在有些方面,中国变得更糟。我们的理念更明确,但是我们国家的前景却比以往更不确定。岁月使我们学会了谦卑,阅历使我们去掉了幻想。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知道我们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人性是不完美的,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很不完美的社会。但无论如何,我们总要向前走去,一直走下去,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像年轻时一样。


相关新闻
胡平:十五年后
纽约六四纪念活动高潮迭起
刘宾雁:我能体会朋友的焦躁心情
中国人权新闻发布
中国人权新闻稿
十五年了 还要苟且多久
美议员提谴责六四镇压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