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年提升軍費 與澳合作在印太地區反制中國 2020-11-04 
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表示,根據《印太戰略政策指南》,德國明年將派軍與澳大利亞海軍在印太部署,也將向印度洋派出巡航艦。(德國國防部官網圖片) 00:00/05:50  
德國明年將提高軍費,派軍與澳大利亞共同在印太地區部署反制中國,包括派出巡航艦在印度洋巡邏。德國防長還宣布棄用華為電訊設備,及向北京對台威脅發出警告。時評人分析指,德國將與西方國家一起遏制中國不斷擴張的野心。(吳亦桐/程文 報道)
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日前向澳大利亞媒體透露,根據德國早前發布的《印太戰略政策指南》,德國將在明年派軍與澳大利亞海軍一起在印太地區部署,包括派出巡航艦在印度洋巡邏。 
德國國防部在推特上展示的世界最先進的護衛艦之一F223「北威州-威斯特法倫號」。(德國國防部官方推特圖片)  台灣政治學者李酉潭向本台表示,德國在美國及國際對華策略轉變的大趨勢、以及中國隱瞞新冠疫情和出台香港《國安法》後,徹底認清中共擴張本質。
李酉潭說:德國的覺醒,跟美國大戰略轉變、國際形勢轉變有關係,一是德國發現中共的崛起過程中不守規則,要對全球擴張;第二個是透過中共對香港的打壓,他們看到原來中共是這樣的霸道、邪惡、沒有底線;第三個透過疫情看到中共隱瞞疫情、擴散疫情甚至甩鍋疫情。
李酉潭也認為卡倫鮑爾打破歐洲國家一貫保守中庸的政治態度,代表德國最終與美國為主的國際民主防線合作。
李酉潭說:德國通過跟澳洲這一次的聯繫加進印太地區。它們雖然和中國有最大的貿易聯繫,但是改變了原來的那種綏靖,強調要基於價值原則,它也強調中共才是未來自由世界最大的敵人,德國是整個歐洲的重心,代表德國引領整個歐洲加入亞太地區(戰略),那澳洲後面是「五眼聯盟」。德國和美國為主的國際秩序相結合,合作聯接成自由民主的防線。
德國法學學者錢躍君指出,此次卡倫鮑爾的表態意義重大,代表北約各國開始關注印太地區,德國以其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力,做出這一策略將極大助力自由民主陣營。
錢躍君說:北約各國開始關注印太地區,而且委託德國聯繫亞洲、澳洲的自由民主國家成為北約新的戰略夥伴。所以,德國國防部長與澳大利亞的聯繫和對話,既是代表德國,也同樣代表北約軍事同盟。德國參與印太地區的國防事務,在國際政治和印太的區域政治上非常重要。德國明確站在中共專制政策的對立面,那就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和聲譽上,都是對自由民主陣營的鼓舞和最實質性的支持。
錢躍君也認為,這一軍事動作背後,德國作為歐盟的經濟火車頭,亦將帶動歐盟調整對華貿易政策。
錢躍君說:德國從經濟和政治的雙重考量之下,德國企業逐步撤離中國也是早晚的事。自從中美貿易戰以來,歐盟成為中共唯一能指望獲得外匯的救命稻草,而德國是歐盟的經濟火車頭。所以,現在德國以及整個歐盟正在調整對華的貿易政策,將會不斷地減少對華的貿易和投資,尤其在高科技上。
錢躍君指德國很早就關注印太地區的安全,也意識到中共籍由「一帶一路」等進行新殖民擴張的野心。他指,美國、英國、法國早前多次派軍艦前往南海宣示自由航行權時,德國去年也曾討論是否也要派軍艦前往南海聲援歐美亞各國。因此此次德國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合作是水道渠成的結果。
58歲的卡倫鮑爾在2018年被選為德國基民盟的黨主席,被認為是默克爾的接班人。但在今年2月,她宣布不會參與2021年總理大選並將放棄黨主席職務。
她在此次澳媒訪問中證實,德國正在北約內部努力加強與像澳大利亞在印太地區的合作。但卡倫鮑爾未就德艦是否會在南海航行進行說明。
她表示,印太是關乎世界福祉的關鍵地區,德國海軍在印度太平洋的存在,將有助維護國際秩序。儘管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了德國的預算,但鑒於印太地區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德國將在2021年提高國防預算和開支。
卡倫鮑爾還直言歐洲在過去一年中越來越認清到中國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策略,她表示雖然中國作為德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有著符合雙方利益的穩固的經濟聯繫,但德國不會對中國的不平等投資條件、侵佔知識產權、國家補貼的扭曲競爭現象視而不見。
卡倫鮑爾還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做出明確表態,表示德國原則上對各方開放,但如果提供給德國的技術不是無可非議,就要放棄使用。中國與德國政治分歧嚴重,中國是一個非常瞭解網絡政治意義的國家,歐洲應該選用我們信任的技術。
卡倫鮑爾強調,西方國家與北京打交道時要變得更加團結,美國和歐洲要聯合對抗俄羅斯和中共霸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