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移民
美国最主要的合法移民路径——留学➡️OPT(实习期)➡️H-1b工签抽签➡️中签➡️申请EB-2/3的方式,最近被美国媒体捅出了巨大的黑幕。
这篇文章所有留美学子的家长们都应该认真阅读。
你的孩子的留美机会,可能被一个比他工资低很多的外包公司的假人抢走。
彭博新闻近期做了一期报道,专门探究美国工作签证H-1b中签率为何如此低,其背后的黑市操作。
他们公布了几个让人震惊的数据:
去年中签的8.5万工签当中,大约1.55万个签证,是通过操纵抽签获得的。也就是每6个中签人里面,有1个是作弊。
一个人员配置公司(staffing company,类似于派遣公司)在4年期间使用多达12个公司为相同申请者提交了多达15次的申请。
人员配置公司在员工中签后,大约只有一半的情况下会完成完整的签证申请,也就有成千上万个H-1b签证在一年内被浪费掉。
人员配置公司支付的中位数工资约为90,000美元,而常规雇主支付的中位数工资约为125,000美元,前者远低于平均薪资!
这种派遣公司主要的老板和客户都是印度人,所以印度人在H-1b签证中拥有非常大的中签概率。
More From The Web
我们之前也做过统计,每年美国移民局给不同国家的人派发H-1b签证当中,最高8成可能是发给印度人的。

而中国大陆的申请人呢,平均在10%左右,最低的有过3%。
有人会说,这个事情在今年抽签中已经极大改善,因为今年开始实行的是“一人一抽”制度,一个名字一个公司只能提交一次申请。
从整体数据来看也确实如此,今年申请人数大幅减少至四十多万份,中签人数有9万多(加上第二批海底捞),中签率从去年的14%提升到了28%。
但是彭博的这份报告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中国留学生的中签概率依然会很低。因为即使今年USCIS(美国移民局)加大审查力度,系统仍然很好钻空子,作弊依然在继续。
中国留子们成了作弊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H-1b抽签作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产业?它又是如何躲过美国的监管而存续?川普时期,政府曾做过纠错尝试,却在执行过程中让作弊变得更容易?
计划赶不上变化
抽中H-1b的都是群“低配人员”
先来科普一下H-1b抽签。H-1b是美国最常见的工作签证,有效期3年;但是每年都有一个配额限制,但申请人数都远超限额,所以就要抽签。
这个抽签跟申请人的资质、成就,公司的规模没有直接关系(学历有一定相关性,越高学历抽中几率越高),基本上是盲抽,也给后面抽中大量“低配人员”埋下了伏笔。
彭博这篇文章中披露的最令人震惊的消息,莫过于有将近一半的H-1b签证其实给了两类公司:外包公司和人员配置类公司。
为什么说他们是低端呢?因为这些公司开出的平均工资实际上明显低于H-1b中签的其他公司。
其他公司开的年薪中位数是12.5万美元,人员配置公司仅9万美元,外包公司也只有9万,甚至更低。
然而就是这样的公司,在去年分别获得了1.16万(外包)和2.26万(IT类的人员配置公司)的H-1b签证。
美国的总统们曾对外声称,这个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H-1b配额系统,是为筛选国外的高学历、高质量人才服务的。
然而真实情况却是,通过熟悉系统的规则作弊、钻空子,不少外包和人员配置公司夺得先机。
在硅谷的心脏地带,Teddy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软件工程师,他的梦想是在硅谷大干一番,做出成绩后衣锦还乡。
2020年,他毕业于加州的一所顶尖大学,取得了硕士学历,手握多项专利,满怀希望地提交了H-1B签证申请。
然而,陈同学并不知道,他申请的那一年,H-1b的作弊风暴来到了顶点。
当抽签结果公布时,Teddy陈焦急地刷新着网页,但屏幕上的“未选中”字样却如一记重锤击碎了他对未来的所有期待。
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重复出现的熟悉名字,都是他从未听说过的公司,却占据了名单的大部分,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和挫败,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实力和才华无法与这些看不见的对手抗衡。
然而陈同学不知道的是,他的失败并非因为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的对手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