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高尔泰:阮铭先生
· 高尔泰:苏绍智先生
· “乌克兰逻辑”可以保卫.
· 胡平:从单极世界到多极.
· 哈佛应该多收富家子弟吗.
· 蔡詠梅:“寧要哈維爾,.
· 许章润 :语言的公民及�.
· 美國霸權終結 民主主義�.
· 林培瑞:美国的“政治正.
· 胡平 | 米奇尼克:人·�.
· 对中国科技的战争如何适.
· 重读李志绥,重估毛泽东.
· 徐賁:“反右” 创伤记�.
· 一位流亡拉斯維加斯的中.
· 郑义 | 召魂
· 艾晓明:黑暗时代的星火.
· 胡平:三中全会公报出台
· 了解 “分裂”的美国的�.
· 繁华渐逝:腹背受敌的中.
· 程铁军:怀念苏绍智夫妇
· 公民抗争的三大成功要素
· 中國民間歷史運動遠超出.
· 徐友漁:我們不必絕望
· 徐友漁:從牛津大學到北.
· 台灣大選,需要看的幾本.
· 星火不熄:中国地下史学.
· 于建嵘:中国未来转型的.
· 奥斯维辛之后的写作
热点新闻
<> 反制共軍 我建置7大打擊武器
<> 南非出现新冠变异程度最大毒株
<> 建立道德评议机制 文艺界要大清洗
<> 大午案二审今日宣判
<> 法与澳首次推出2加2联席会议机制
<> 菅义伟动作自救保位引自民党大地震
<> 美国悬赏5百万美元缉拿中国毒贩
<> 獻花市民遭票控「亂拋垃圾」
<> 预料明年港人移民潮续增
<> 紐西蘭永久收藏香港抗爭物品
  图片新闻


特朗普成功孤立中国?


中国本周召集“国家队”支撑股市


美財長爆料:川普引蛇出洞


关税叠加对中国出口会是毁灭性打击


華府嚴查在美中國留學生身分


瑞典抓捕一名为中国对维吾尔人


半数以上年轻人愿不计一切为台湾而战


前港特首梁振英次女梁齊昕突離世


中国年轻人觅职益发困难


微信热门帐号涉操纵华人选民


共谍案起诉现退役军人占6成


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


黄台仰于加州湾区举行分享活动


华尔街准备迎接暴跌后的更多混乱

新闻首页 > 华人与移民

 

中国人在英申请庇护人数上升
日期:8/31/2024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中国人在英申请庇护人数上升:更多中产出走为避政治经济压迫 

2024年8月31日 20:00 




警察與保安站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外。(攝影:美國之音鄭樂捷)

警察與保安站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外。(攝影:美國之音鄭樂捷) 

分享 

伦敦 —  

24岁的俞斌,浙江南浔人,曾在上海担任商业顾问。他因参与“白纸运动”被拘留过三次,来到英国后便申请了政治庇护。俞斌称自己的选择并非出于经济原因,而是源于他对中国中国政治环境的深深失望。

“封城期间的高压政策让我对体制感到绝望。”

俞斌,在伦敦,白纸运动时被捕三次,决定离开中国。(美国之音 李伯安)

俞斌,在伦敦,白纸运动时被捕三次,决定离开中国。(美国之音 李伯安)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提到,上海的封城和高压政策让他感到极度压抑,而乌鲁木齐火灾事件后,全国各地的抗议更是成为他决定离开中国的关键点。

“看到乌鲁木齐火灾后那么多人站出来,喊出‘习近平下台’的口号,我明白自己不能再继续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了,” 俞斌说。

尽管在英国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在中国时的舒适,但他认为自由和表达权利是值得为之奋斗的。

庇护者动机转变:从经济到政治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自2012年习近平上台以来,到英国申请庇护的中国人人数从2012年的798人增至2023年的2384人。在疫情旅行限制放开的2022年,人数曾达到2747人。观察人士指出,在申请庇护的人数增长的同时,庇护者的动机也从单纯的经济考虑转向了对政治和社会自由的追求。

在英国从事移民法律工作的黄华,见证了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庇护申请者动机的转变。黄华回忆道,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申请庇护的中国人多来自福建省。他们通常通过非法手段进入英国,目的是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这些早期的庇护申请者大多并非因为政治原因,而是为了获得在英国工作的合法身份,以改善经济状况,包括偿还偷渡费用。

在英国从事移民法律工作的黄华 (美国之音 李伯安)

在英国从事移民法律工作的黄华 (美国之音 李伯安) 

“那些年,申请庇护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谋生手段,”黄华说。“他们报难民并不是因为政治迫害,而是为了获得合法身份,好在英国打工赚钱。” 但他指出,近十年来,申请庇护的中国人群体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申请者来自中国大陆的中产阶级,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他们的动机逐渐从单纯的经济目的转向了政治和社会自由的追求。

“现在的申请者越来越多地基于政治原因,”黄华解释道。“他们不再只是因为经济困境或单纯为了赚钱而选择申请庇护,而是出于对中国中国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这些申请者往往在中国中国有过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对日益严峻的政治压迫和社会控制感到失望,从而选择离开中国,寻求一个更自由的生活环境。

为了下一代不被中共洗脑
子女的未来成为许多中国家长选择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来自东北的曾女士已经在英国生活了十年,目前在唐人街打工。她指出,虽然在英国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她仍然选择留下来,因为她相信这里的环境对孩子更有利。

“中国对教育和文化的控制越来越严格,我不希望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曾女士告诉美国之音。她认为,尽管经济上有所牺牲,但在英国,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元的思想和文化,不会被迫遭受单一思想的强制性灌输。

伦敦唐人街,很多华人在此打工。(美国之音 李伯安)

伦敦唐人街,很多华人在此打工。(美国之音 李伯安) 

黄华的观察也佐证了这一趋势。他提到,越来越多的庇护申请者不仅是为了个人自由,更是为了给子女找到一个更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们担心子女在中国会受到政治洗脑,因此选择在国外定居。

“这些家长中很多人曾在中国拥有稳定的生活,但他们最终选择放弃这一切,为的是给孩子一个不受中共洗脑的更好的未来,”黄华补充道。

严酷清零政策的影响
政治压迫是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申请庇护的重要原因。许多人因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活动受到监控,甚至因为发表言论而被公安“喝茶”警告。黄华提到,他接触的很多庇护申请者都有翻墙上外网的经历,通过海外社交媒体了解外界信息,因而成为政府的“关注对象”。

尽管政治和对子女未来的担忧是许多中国人出国申请庇护的主要原因,经济压力依然是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山东的王台(化名)就深受严格的清零政策影响,他在中国经营着一家小生意。然而,疫情期间严格的封锁和管控措施让他的生意几乎无法维持。“疫情让我们做小生意的人没有活路,政府的封锁措施一刀切,完全不考虑我们这些小商户的生存,”王台无奈地说道。

“疫情前我们虽然辛苦,但还能养家糊口,但疫情之后,一切都变得无法承受。”为了生计,他选择前往英国,尽管这里的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仍然感到这是唯一的出路。

疫情的冲击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它还放大了许多人对中国政府高压政策的不满。俞斌回忆起上海的封城时说道:“封城期间的高压政策让我深感压抑,你不知道明天会不会突然被封,哪怕只有几天的缓和,心里也一直紧绷着。”

他表示,这种不确定性和政府对公民生活的强力干预,让他感到无法再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最终选择在英国寻求庇护。

黄华也指出,疫情期间,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言论和信息的控制,许多有独立思想的人因此受到打压。

“疫情使得很多人意识到,政府不仅控制了他们的生活,还试图控制他们的思想,这成为了许多人选择逃离的一个重要原因。”黄华说。

“这些人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移民,他们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希望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生活,”黄华说。

他还提到,一些庇护申请者因宗教信仰在中国受到迫害,或者因表达与政府不一致的观点而遭到威胁,这些都促使他们选择离开中国,前往英国寻求庇护。



相关新闻
華裔男童險被帶離加拿大
两名中国女子落地日本机场被捕
加拿大和澳洲限制移民人数
两万纽约市公民配偶可获绿卡
给无证配偶合法身分16个红州提告
又有一名华裔科学家返回中国任教
唐元隽、王书君 间谍案连连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