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艺人赴中接受心肝移植引发台湾质疑中国器捐伦理
记者:黄春梅
2025.04.15 04:09 EDT

2016年10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国际器官捐赠大会。 (Ng Han Guan/AP FILE)
台湾艺人Tank(吕建忠)日前公开自己已在中国成功完成“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重获新生。除了移植器官从何而来引起热议外,台湾医界也因为中国学者投书国际期刊讨论极低体重早产儿捐赠肾脏的个案,掀起对中国医疗伦理的讨论。
1982年出生的Tank患有家族遗传性心脏病,7日在个人微博发表自己消失大半年,又重新从杭州出发的心路历程。他指出2024年3月末,他住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二院”)治疗,医师说唯有“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才能彻底解决病症。
不久之后,他的心脏衰竭、肝脏也随之恶化,在万念俱灰之际,11月一名脑死病患捐献器官,Tank幸运地接受器官移植手术而重生。他在文中还特别“感谢祖国、感谢杭州”,声称这是“最坚强的后盾”。
Tank在中国接受器官移植的消息,随即被数十家中国媒体报道。他的主刀医生王伟林还对媒体表示,“这次的心肝联合移植手术是对高精尖手术的又一次探索,在器官移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核心政策 匹配首要条件是地理因素
出自台湾的Tank在极短时间内,能在中国获得器官配对并成功接受移植手术机率有多低、器官来源,都在台湾引起相当多的讨论。
根据一名在中国执业的医师对本台表示,“器官移植在中国有一套评分制度。”本台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一份2023年关于“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以“肝移植等待者医疗紧急度评分”为例,“政策”明文规定,所有肝移植等待者在列入肝移植等待名单之前都必须获取一个有效的医疗紧急度评分,用于肝移植等待名单的排序。
影响匹配名单排序,首要条件是“地理因素”,进行器官匹配的最小分配区域为移植医院的移植等待者名单,逐级扩大分配区域至区域内、省级行政区,最后才是全国。其次则为“年龄因素”,12岁以下的儿童捐献者的肝脏优先分配给12岁以下的儿童肝移植等待者。其他包括“医疗紧急度评分”、“血型匹配”和“器官捐献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优先权”及“等待时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