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结尾一段,我在此全文抄录:" 我们认为,上述问题,是关系到全军、全民和直接影响卫国战争进程的一些重大问题。建议由国务院组织一个专案小组,根据国家经济的可能情况,研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积极措施,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
所以在 1964 年 5 月讨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三线建设的建议。要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立中国的战略纵深。
要求在当年做好规划,1965 年起,就开始把沿海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和西北地区搬迁。同时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新建项目也大多要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为的就是一旦开战,后方这些工厂和科研单位也打不烂、炸不垮,能继续坚持生产和科研,支援前线。
1964 年距离 1937 不到 30 年,新中国领导人,甚至无数的普通老百姓都曾经亲历过那段历史,所以全国上下毅然开启三线建设。
大三线
三线建设从 1964 年开始,按照计划,全国都行动了起来。
整个建设非常浩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攀枝花的建立。打开地图,就能明显感觉攀枝花的画风不太对,这里虽然距离昆明直线 200 多公里,但是却是一个在大山窝里的城市。我截了个图,大家可以看出来,这地方真是完全在山里。
不过攀枝花尽管造型有点非主流,这里却有着巨量的铁矿资源,而且有矿、有铁、有水、有煤,资源丰富、山川密布、易守难攻,完全具备独立建设大型钢铁基地并实现自循环的潜力。
但是同时,这也意味着攀枝花环境非常恶劣。据最早的建设者说 " 这里除了困难什么都没有,我们除了一双手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的手把什么都弄出来了!" 几十万记的建设者,在短短几年里,把这片不毛之地建成了一座巨大的钢厂。还建设了配套的一系列设施。
同时为将西南地区与中部地区连接起来,并打通西南地区与北京和东南亚的联系,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改变了路线,专门途径攀枝花,这样一来,本来就超艰难的地形就变得更加逆天了。
可以说成昆铁路改向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过攀枝花。但是成昆铁路也因此难度增加了无数倍,多次上马下马开工停工。随着三线建设开始启动,这条铁路的建设也加速了。
最后,同在 1970 年,成昆铁路通车,攀枝花钢厂投产。
在钢铁企业之外,重工业企业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在湖北十堰、四川德阳这些原本完全是偏远山区的地方,建设起来了大量全套的重工业企业。
估计大家也想到了,比如生产汽车,需要的零件成千上万,上下游企业至少也有几十个。三线建设是为了应对全面战争,所有企业要尽量挨在一起,不然到时候某样零件还要跑到外地去,整个工程都被阻塞,没法玩了。这些地方短短几年内,就成了全产业中心。很多通过转型,到现在依然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时候,会发现国内有的城市很奇怪。看地图在山窝窝里,但是看城市核心区很繁华,当地支柱产业全是大型工业企业,甚至有好几家颇具规模的上市企业。但是附近几个县,全都是些落后贫困县,让人觉得非常的违和。其实如果查一下历史,很多都和当年三线建设,产业转移有关。
除了各种工厂,还有一大批三线建设项目,是各种科研机构。特别是和军工相关的机构,这些部门要为战争提供科技支持,而且当时新中国还有很多关键的技能点没有点出来。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这些机构也必须搬迁。
新中国原子弹 1964 成功,第二年就成立核动力研究所。为了应对敌人可能的攻击,在 1967 年把研究所从北京搬家,来到成都。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反应堆,也就是业内著名的 "909 工程 ",基地也设在了四川夹江的一片大山里面。
现在的成都飞机研究设计所,就是从沈阳设计所分离出来建设三线的,最早的时候只有几百号人,现在已经设计出歼 20 了。
还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 " 九院 ",搞核武器的。也从北京搬迁到了四川绵阳。当时一大批科研机构进入绵阳,所以绵阳号称 " 中国科技城 ",确实是有基因的。
工厂生产,科研机构提供技术,但是科研机构需要高校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人才。那时高校也大量的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和东北发达地区。这一点新中国也是深有体会的,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的搬迁历史,让人看得唏嘘,如果提前有准备,就不会搞得那么困难了。
所以高校也要搬迁,而且要赶快搬。当时原则是先只搬迁部属高校,而且是挑对国家军事技术上有重要作用的专业。所以很多高校都是一分为二,把一部分重点专业先往三线搬。
其中清华的三线设在四川绵阳,把无线电专业整个的迁移了过来。研究方向,主要一个是雷达,一个是微波通信,因为这俩专业当时对于军工来说至关重要。这还只是第一步,后续本来打算把物理化学机械都搬过来的。
北大的三线建设在了陕西汉中,目的很明确: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都搬来,为飞机设计服务,在这里攒了一个汉中飞机设计所。
然后高校三线建设被铺开,哈工大、北京矿业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等等都开始计划搬迁,同时很多高校选址也从沿海和东北改到了三线地区。
那时如果从天上看,整个中国人员资金设备都在大搬家,从沿海和东北这些发达地区向国家腹地移动。而留在当地的人没有闲着,组织民兵,挖防空洞,建地下工事。
说起防空洞,最有名的就是重庆,各种时期挖的洞很多都没有记录,有的山都给挖空了。
北京地铁一号线是地地道道的三级防护工事。这个地下铁道所使用的挖掘技术虽然不高,但却可以直接承受百架飞机的轰炸。在整条隧道之上,还有厚达七十多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和一米的防爆破材料,可以用来防核弹攻击。
其实六七十年代,全国大小城市都在挖,包括我老家,一个小镇,都修了大量的地道工事,小时候听人说是抗日时候挖的,后来才知道主要是这个时候挖的。
与此同时,百万人开往边境准备迎战苏修的进攻。第一次看《三体》,印象非常深刻,叶文洁他们就在大兴安岭那边插队,准备迎接苏修坦克集团的第一波冲击。
三线建设其实分大小两块。
国家战略的三线,被称为 " 大三线 ",目的是把国防工业科研等等重点企业转移到后方。
后来每个省都搞起了自己的 " 小三线 " 工程,就是在本省内找偏远山区,把一些军工企业转移进去。其中比较特殊的是上海,因为地理原因,上海真的是找不到偏远山区。不过上海解放后,多次把一些单位放在皖南,以至于现在那里还有上海的 " 飞地 " 农场。那里的人全是上海户口,公务员编制全部都是走上海的招聘计划。这次上海也把自家的三线设立在了皖南。
在省以下,有的市一级,甚至县一级政府都搞自己的三线。找个山挖地下工程,把一些设备弄进去,能支援单兵和连排级武器制造就成。
你看新闻上叙利亚武装各种自制武器觉得很魔幻,其实当年国内很多县一级三线工程差不多就那个画风,没啥难度,我们非常专业。
在有条不紊的建设进行了几年之后,国际局势随着美国在越南打的焦头烂额,被南北夹击的可能性非常小了,似乎渐渐的稳定下来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美国实力走低,苏联的底气硬了起来。到了 1968 年,苏联玩了一把大的,因为捷克斯洛伐克新领导人要改革。苏联出动 50 万军队直接杀进去,把捷克斯洛伐克主要领导人一锅端押回莫斯科 " 开会 ",这就是著名的 " 布拉格之春 "。
我总觉得这次俄国揍乌克兰,本来也是要走这条路线,不过事先被美国知道后给广播了。
这么干实在是把全世界都看傻了,苏联为此要有个说法。于是勃列日涅夫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提出他的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理论,即有限主权论。这玩意总结起来就两句话:社会主义大家庭要团结,我要是觉得你不团结就可以强制团结。
而且自从两家交恶,边境地区的冲突愈演愈烈,从一开始互相谩骂到推搡对打,在 1969 年已经接近撕破脸。然后爆发了著名的 " 珍宝岛冲突 ",内容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小规模打了一架。然后苏联以此为题目大作文章,摆出了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样子。面对这种状态,中国也全面发动舆论,两边眼看随时要打。
但是两国之间,实力说话,面对当时的苏联。中国是弱势一方。打起来肯定是要吃亏的。
那时候,苏联是真的打算进攻中国,起码是做了全套动作。甚至把中国所有重要城市排了个表,从一颗到数颗不等的安排了核武器数量。
不过虽说做了计划,最后还是没敢动手。
一是战线太长,中国这么大,至少要三百万军队,给养装备这些天文数字从西边运过来,想想都头疼;
二是怕美国从西欧背刺,到时候自己被两面包夹,东西两边上万公里同时开战,不敢想象是啥画面;
三就是中国几年三线建设,已经有了战略纵深,速战速决基本不可能,到时候一脚踩进泥里,持久战变数太多实在不合算。
不过还是那句话,你可以觉得不可能,但是应对一定要做。
于是中央两个重要决定:第一是中央领导疏散,如果苏联机械化部队从中蒙边境突袭北京,最快七天就可以到。于是就像当年延安被胡宗南进攻,中央分成两块避免被包了饺子。二十多年后,大家不得不分散开,避免开战之后被苏联斩首,国家的抵抗没有指挥。
第二是全军战备,部队离开营地,以实战阵型随时应对苏联进攻,整整半年之后威胁才解除。
三线建设不得不被再次加速,为了应对随时爆发的战争,任务更加迫切。所谓 " 穿越三大神书 " 的《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从防空、反坦克,到修房、种粮、养家畜,到修电器、造汽车,涵盖了从破坏到战后重建的全程——兼有广度和纵深,不可多得的废土重生手册。《赤脚医生手册》还有如何三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