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中国报道

 

美學泰斗、著名哲學家李澤厚逝世
日期:11/3/2021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中國美學泰斗、著名哲學家李澤厚逝世 著作《告別革命》開闢史觀新角度

2021-11-03

中國美學泰斗、著名哲學家李澤厚逝世 著作《告別革命》開闢史觀新角度中國著名美學家、哲學家李澤厚,於美國時間周二(2日)上午於美國科羅拉多逝世,享年91歲。 

粵語組製圖 


中國著名美學家、哲學家李澤厚,周二(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逝世,享年91歲。李澤厚著有《美的歷程》、《批判哲學的批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等,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學術自由派及「美學熱」的代表人物,曾因批評政府處理六四事件導致作品被禁。有研究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學者認為,李澤厚在90年代的著作《告別革命》為中國革命史觀開闢了新觀點,對學術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李澤厚說:美學是很麻煩的問題,也是很複雜的題目,包括中國美學,也是很麻煩的問題。

中國著名美學家、哲學家李澤厚,於美國時間周二(2日)上午於美國科羅拉多逝世,享年91歲。這個消息是由他的學生、文化學者趙士林周三(3日)在推特公布。

李澤厚的學生趙士林,周三(3日)在其推特公布李澤厚逝世的消息。(趙士林推特截圖) 

李澤厚於1930年生於湖南,1954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同時是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中,李澤厚被青年人尊為「精神導師」,在知識界極具影響力。他筆下有合稱《美學三書》的著作,包括《美的歷程》、《美學四講》、《華夏美學》;亦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思想史論》等。他曾到世界多所著名大學任訪問或講座教授,包括曾在2002年到香港城市大學任客座教授,談到中國傳統美學。

李澤厚說:美學是很麻煩的問題,也是很複雜的題目,包括中國美學,也是很麻煩的問題。包括這個詞就很討厭,美學這詞,中國本來沒有這詞的,是20世紀初從日本, 日本人搬過來的詞。

為自由派知識分子 曾批評政府處理六四手法

李澤厚亦關心中國社會發展。在六四事件中,李澤厚聯同劉再復、戴晴、嚴家其等共12人曾發表《我們對今天局勢的緊急呼籲》,要求中央當局將這次學潮定性為「愛國民主運動」。李澤厚的作品後來因此被禁,並在1992年移居美國。

李澤厚是90年代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宣揚「告別革命」中的代表人物,主張以「改良取代暴力革命」。

著作《告別革命》 為中國革命史觀開闢新觀點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周三(3日)接受本台訪問說,自己曾與李澤厚見過幾次面,認為他在90年代與流亡海外學者劉再復撰寫的《告別革命:李澤厚劉再復對話錄》,為中國革命史觀開闢了新觀點,為學術界帶來極大影響力。

黃克武說:《告別革命》讓我們拋棄了兩岸國、共兩黨以革命為中心的史觀。(李澤厚更早一些文章也談到)是不是我們不要先假設革命一定是正確,一定是好的,是一個必然要走的歷史道路。他開始看到更多元、廣泛的近代思想世界。除了革命派,改良派也是不是也有很大的貢獻,這也是過去在革命史觀上不太有人談。

《告別革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黃克武認為,從李澤厚多篇文章來看,他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而當年有不少學者認為,相對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主張是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因此黃克武認為,《告別革命》背後有著「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時代意義,也引起不少爭議。

黃克武說:中國的官方意識形態,有時候能做不能說。你可以去改革開放,可以不談意識形態,可以以和諧代替階級鬥爭。但是你不能說,說的話意識形態的主軸還是一個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中心的形態。在中國大陸思想界裡,我覺得他比較能夠逃脫官方馬克思主義的限制。即使在70、80年代有限的空間裡面,做出一些學術上的研究成果。

黃克武慨嘆,著名漢學家余英時與李澤厚先後去世,隨著這群花果飄零的學者離世,或是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余英時曾評價李澤厚通過書籍,「使得一整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從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之中解放了出來。」

記者:鄭日堯 責編:羅燕雲 網編:劉定堅



相关新闻
马波今跑三部门遭遇诡异事
蔺其磊律师:法律都与无耻勾连了
第26届气候大会开幕
NBA球员坎特加入中国人权集会
胡平谈苏联解体
胡平谈苏联的民主转型
去世考古学者刘拓遭小粉红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