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朝鲜官方宣称1月6日成功试爆氢弹,但外界对此高度质疑。为何氢弹爆炸难以判断?它和原子弹的区别何在? (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基地的卫星俯视图)
朝鲜"1·6核爆"中使用的究竟是不是氢弹?答案是:不知道。 迄今为止,朝鲜官方一直声称"成功试验氢弹",但外界对此普遍表示质疑,不少专家认为,朝鲜还没有制造氢弹的技术能力,这次试验的只是一颗原子 弹。理由之一是,本次核试验所引发的地震强度与2013年朝鲜试验原子弹时相差无几。但事实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平壤政府自己心里清楚。
原子弹和氢弹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简单而言,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是核裂变,也就是一个大的原子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小原子,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而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两个或更多原子 聚成一个大原子,这一过程中也会释放能量。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的3到4倍,因此氢弹的破坏力比原子弹更大,但是从技术角度而言,氢弹的制造难度更 高。而原子弹虽然制造相对容易,但其基本原料浓缩铀却较难获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氢弹的爆炸需要一枚"迷你原子弹"作为"引信"以触发聚变反应,因此氢弹爆炸后也会留下一些原子弹爆炸的"痕迹"。
朝鲜本次核试验引发的地震强度究竟有多大? 各方提供数据并不完全一致。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给出的数据是里氏5.3级,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所(BGR)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测量数字是5.1级。 无论如何,这次核爆的强度与此前朝鲜几次核试验相差并不大。2013年朝鲜核试验引发地震强度为5.1,2009年的强度为4.9到5.0。而核武大国此前核试验所引发地震的强度均高达6.9至7.0级。 (资料图片:朝鲜大浦洞级远程导弹)
除了地震强度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可以判断是否是氢弹? 原子弹爆炸的核裂变过程中会释放一些放射性物质,而这些物质最晚在几周之后就可以在较远地方检测到,比如日本的观测站。但氢弹的爆炸是核聚变过程,期间并不会释放在远距离可以检测的化学物质。 在氢弹试验当地有可能检测到一些稀有气体或中微子。但是,除非平壤当局允许国际观察员近期之内前往核试验基地进行检测,否则外界无法确认"1·6核试验"究竟是原子弹还是氢弹。
朝鲜核武器运载能力究竟有多强? 一个国家的核威慑力除了受制于其核武器数量和威力之外,还取决于该国的核武器发射运载能力。一般而言,能够搭载核弹头的导弹技术是一个较为关键的 指标。《南华早报》综合各研究机构数据报道称,朝鲜目前拥有5种导弹,其中4个型号可能有搭载核弹头能力:分别是射程1000公里的"庐洞"、射程为 4000公里的"舞水端"、射程约为2200公里的"大浦洞1"和射程为5000到6000公里的"大浦洞2"。 其中"庐洞"导弹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出口,"舞水端"可能已经部署,"大浦洞1"仍在试验阶段,但也可能已经投入使用,而射程最远的"大浦洞2"则仍在研发阶段,此前朝鲜曾数次"试射卫星",但外界强烈质疑其真实目的是测试"大浦洞2"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