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成形的美中贸易战使人猜测经济和地缘政治将受严重干扰。但对任何一个特定行业来说,关税的影响取决于其产品的微观经济学:产品价格上升会使需求产生多大变化?是否已有现成替代品?全世界还有多少额外生产力,以及在新的生产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需花费多长时间? “结果如何会根据不同产品而异,是不同供应链特有的,”经济研究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合伙人荣大聂(Daniel H. Rosen)说。“没人能完全自信地宣称自己知道会有什么总体影响。这跟预报一年以后的周二的天气没什么区别。”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对受影响产品来源的政府数据的新分析,对于其中大约半数的产品,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占比不到10%,在进口产品中占比较大的产品有更高数字。因此如果使用加权平均数,中国所占市场份额则为23%。不论以哪种算法,这些都不是中国垄断或接近垄断的市场。
“我可以说,这场贸易战如果继续往关税方向发展,我们就能从中得益,”距离吉隆坡40分钟车程的海外照明和电力公司(Oversea Lighting and Electric)高级区域经理丹尼尔·方(Daniel Fong)说。“美国市场正在切断与中国的所有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更大的机会让马来西亚制造的产品在美国市场获益。”
位于佛罗里达州开普科勒尔的雷伊舷外电动发动机公司(Ray Electric Outboards)的潜水泵——使小型船只螺旋桨转动的电机——便是从中国进口。更换至不同供应商非同小可。 “我试过其他公司的其他发动机吗?”雷伊公司的商务经理乔伊·赫尔利(Joy Hurley)说。“试过,但是没有现成可用的。其他东西在我们系统里都用不了。”该公司的模具是根据它目前供应商的产品制作的,修改模具要花成千上万美元。
但如果美国同时提高对世界很多地区的关税,那么企业策略师就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 “公司会努力寻找方法降低贸易壁垒的成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Mary Lovely)说,“如果你剥夺了他们所有的选择,那么会对美国公司和美国工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换句话说,第一轮中国关税的影响也许是可控的,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关税对不同产品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与世界很多地区的贸易战则完全会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