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前总理陆克文会说中文,但并不亲中,对中国还相当警惕。2012年他在《澳洲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面对中国崛起,西方缺乏准备”。文中有句警语:“很快我们就会来到一个历史时刻:自从乔治三世以来的第一次,一个非西方、非民主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英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登基,1820年去世。自那时的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就占据了世界的统治地位。陆克文的警语让人想起当年李鸿章的话:“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警告清王朝来自西方的前所未有的威胁。
陆克文挺谨慎,避免冒犯中国。但他的意思很清楚:数百年来西方世界高高在上的地位将第一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说白了,就是来自中国的潜在威胁。他的文章中还说:“这个亚洲巨人将如何伸展新生的肌肉,与我们(西方)息息相关”。“中国将接受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和秩序,还是试图改变它?不仅对亚洲,对全世界而言这都是21世纪前半期的核心问题。”
陆克文并没有断言崛起的中国一定会伤害西方,因为中国将来如何行事依然难以预测。他提出了一个中国的“未来之谜”。
不少人认为中国不会危及西方,理由则各有不同:
有人接受了中国官方“和平崛起”的说法,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扩张侵略。但是,今日之中国根本不同于几千年来的“旧中国”,也非常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这样一个“超新中国”将走向何方,连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真知道,很大程度上他们仍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另一方面,有些预言家干脆否定了中国崛起,因为中国就要大崩溃了,根本不足惧。中国面临着五大、八大或十大危机,中国神话就要结束了。但预言家们仍然绕不过一个中国的“过去之谜”。早就有过无数次中国大崩溃的预言,但通通落空。为什么?不解释清楚就再次发布类似的预言能有多大份量?喊了一百遍“狼来了”,狼却没来。凭什么让人相信这一次真会来呢?
陆克文的警语其实也含有一个中国的“过去之谜”:为什么一个非西方、非民主的国家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当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外各路人士纷纷为中国的发展献“设计图”。各种建议虽有不同,但基本都离不开“西方道路”:少不了政治改革、走向民主化。现代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民主的政治制度,这被一些人看作“定律”。可三十多年来,中国偏偏打破了定律,走了与西方明显不同的另一条路,竟然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这里令人震惊的不只是中国的经济成就,更在于打破了“定律”:偏离西方道路也能成功,这才是更令人目眩的一面,特别让西方世界难以置信也难以接受。所谓“中国威胁”显然不限于武力侵犯,在“西方模式”之外的中国崛起会威胁西方的根本价值。
有人强调,中国的经济成就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四小龙”成功故事的放大版。所谓中国奇迹完全可以用“常规理由”解释。一是巨量的廉价劳动力,二是过度开发资源和牺牲环境。这样取得的高速发展不可持续。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耗尽,还有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恶化达到了极限,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就会结束。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增长率持续下降,目前已是艰难保七(7%的增速)。这就是转折点,中国经济即便不陷入危机和衰退,从此也就“一般般”了。
不过,这样的说法恐怕不对。首先,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远离“西方道路”。他们有相对健全的法制,也逐渐走向了民主,其市场经济与西方完全接轨。而中国则根本拒绝民主,在发展中充满了“非西方”的专制手段,政府干预主导了经济运行,经济市场化程度远低于当年的四小龙。这本来是西方认定的“死路”,如今却被一些大陆学者宣称为中国成功的“秘诀”。
再者,中国的经济成就之巨大也超出了常规,以“常规理由”难以解释。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绝不止中国,还有印度、越南、印尼和一些非洲国家,只要他们不惜过度开发资源,不惜环境恶化就能取得和中国一样的经济成就么?没几个经济学家相信。其实,如今印度的环境状况也不比中国好,几个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比北京还差。印度的发展也很快,可中国却超过印度一大截(至少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中国还大大地超越了自己。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劳动力也是又多又廉价,对资源的开发也如饥似渴,对环境的破坏也一样的不管不顾。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发展势头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原来的“短缺经济”一变而成商品太多,堆满了中国,泛滥到全世界。当年为了武汉和南京两座长江大桥就“骄傲”个没完,如今没几个人知道长江上到底有多少大桥,三十?四十?五十?管它呢,早就是小菜一碟了。再看中国的高铁,不久前才听说建起了第一条,可没几年就一万多公里,世界第一了,如今在建什么四纵四横的全国高铁网,还撸胳膊挽袖子急着给全世界建高铁。没人怀疑,中国真有了这份能力。可哪来的呢?简直像气吹的一样。
当然,政府投资过大和过度盲目的基建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无论这是好事、坏事、或天大的坏事,也不能取消那个迷:中国是怎么在“后三十年”里奇迹般地达到了如此的经济规模和能力?即使中国经济明天就衰退,从此一般般了,这个“过去之谜”仍在那里。
以“常规理由”,包括廉价劳动力、滥用资源、不顾环境,解释不了“中国之谜”。相反,还可以找出100个“常规理由”来说,中国根本不应该有如此的经济成就。
不是说,专制国家的官僚机构效率低下,会严重拖累经济么?在中国审批个项目要盖一百多个公章,这样的事情直到今天还在发生。这和中国的经济成就多么不匹配。
尤其是,缺少了权力制衡,专制者独断专行,必然会犯大错,重创经济。这本是常理。比如,“前三十年”就有大跃进和文革这样的大灾难,都是由统治者的错误决断导致。可为什么在“后三十年”里,类似的灾难没有发生呢?不仅如此,三十多年来,中国连一次像样的经济衰退都没有。而发达国家却经历了数次经济衰退。这又是为什么?
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在中国是千真万确。至少许多老百姓认为几乎已是“无官不贪”。在如此贪腐的官僚体系控制下,竟能出现一个超高速发展的经济,这是什么逻辑?大量的国家资产被侵吞,还有大量财产被贪官们转移到国外,可中国经济不见“失血而亡”,甚至不见“失血而弱”,这是什么道理?
教科书上说,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超过0.4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可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就超过了,有学者估计已经是0.5甚至0.6,中国官方干脆不再统计基尼系数了。中国也确实出现了大量的“群体事件”,但远没有达到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的地步,为什么?
在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的排名表上,中国仅排在二三十名,就是说,竞争力并不强。看看相关指标,像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耗之类的,确实如此,更不必说市场经济必需的健全法制了。但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却生产出竞争力非常强的中国商品,这几十年还发展的比谁都快,这该怎么解释?
中国不仅竞争力不强,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还非常糟。比如郎咸平就一再说,中国落入了西方的“产业链阴谋”陷阱。他举例,一个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在美国商店里卖10美元,而中国的出厂价仅为1美元,其中还包括65美分的成本。中国厂家仅拿到35美分。那9美元的大头儿分布在西方跨国公司把持的其他环节。如果分析在中国工厂里组装的苹果手机,情况也大致如此。郎教授是说,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中国只占有利润最薄的生产制造环节,而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还承受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剥削劳工的“额外损失”。郎教授说的不假,早就有人说了,“出口两亿件服装才换回一架波音飞机”。可是,这反而让谜团更大了:就凭那么点“蝇头小利”,中国怎么就积攒起近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济还能高速发展?而拿走绝大部分利益的发达国家却时不时地衰退一下子,反倒挺不好过,这是咋回事?
中国的问题还有好多呢: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和政府投资,房地产泡沫世界最大,全国多地出现“鬼城”,滥发货币世界第一,地方债高速膨胀,国家养老金严重不足,人口老龄化快速到来,等等等等。中国问题成堆,困难重重。但是,问题越多越严重,中国迷也就越大,越让人迷惑不解:中国为什么还不崩溃?
有些预言中国崩溃的人是挺严肃的学者,不是因为不喜欢中国而表达愿望,而是依据事实作推论。他们预言中国崩溃的逻辑是:过去在别国发生的也会在中国重复,如果相同的条件也在中国出现。于是,看到中国的严重问题,一些经济和社会指标超过了“红线”,就判断中国不行了,要崩溃。也许,说他们的预言落空还太早,没准中国真会崩溃,明天?明年?五年后?十年后?这里先不管将来,喊了好多回中国崩溃,到现在没崩溃,反而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这就已经是一个大迷了。
预言家们的失误恐怕在于忽略了中国的特殊性。一说中国特殊,有人就要发火。且慢,这里说中国特殊决不是为中国的专制找借口,更不是排斥普世价值。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与众不同之处,都特殊。但是,中国的特殊之处非常有利于经济增长。不信?请耐心往下看。
(未完待续)
转自《华夏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