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藏快报》(藏文)报道,2015年5月20日,西藏东部甘孜州道孚县又一位藏人丹增嘉措(Tenzin Gyaltso)以焚身(自焚)方式抗议中共政府正在动用军警该地实施的恐怖骚扰。这是2015年以来的第四起焚身抗议事件,令人难过而无能为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起至今,西藏境内外共发生了146起焚身抗议中共的事件,其中,境内发生139起和境外发生7起,122人已逝世。 118人系境内,4人来自境外。年龄最大的焚身抗议者64岁,最小15岁。毋庸置疑,西藏自由运动已经步入了一种无法控制和难以预测的人人运动状态,幸亏 还没有变成一颗颗人肉炸弹,这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谁敢保证将来不会发生呢?
笔者遇到过很多中国朋友,他(她)们很想知道藏人敢于点燃自己的勇气来自何处?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她)们的理念?这个问题,应该说除了中国人,也许全 世界人都想知道的一个具有震撼性的话题,又是一种人人想玩味而玩不起的诱惑,比如,藏人的焚身抗议人数已经达到了当代世界之最,全球第一,但是,仍然没有 引起世界各国足够的重视和没有采取制止的行动,但是,藏人不仅敢于点燃自己,却义无反顾地敢于生命奉献给自己的诉求,显示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气和一种不屈 的精神,如此强悍无比的精神来自哪里?又有什么历史渊源?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讨,也许将会找到接近事实的答案。
一、从英雄情结中寻找精神
正如英国散文家和历史学家托马斯.卡尔莱(Thomas Carlyle,1795--1881)认为,“英雄崇拜在人类中现在存在,曾经存在,也永远存在。”
藏人在一系列焚身抗议中展示了英雄人物系列,从男人到女人;从牧民到农民;又从僧人到尼姑,学生,商人,打工者,无业人员。具有一种超越“英雄概 念”的、比英雄还英雄的勇气,因为,英雄为个别人的英勇和魄力的尊称,但是,当一个社会或群体把整体向往和尊严奉为行动的时候,这个社会或群体已经跨越了 人类社会形成的极为稀少的英雄概念,也就是个体英雄的概念延伸到群体英雄的超越之上,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将不得不重新定义“英雄”一词。这岂不是英雄人格 塑造英雄国格的典型突破吗?
藏人是如何看待英雄?历史而言,藏人非常崇尚英雄,现今在藏人风俗习惯中常见的众多山神,甚至护法都是远古藏人英雄的再现,也就是藏人把对部落或 抑强扶弱有贡献的人物被奉为山神来纪念和崇拜。这个现象有两大功能,一方面,对英雄的肯定和知恩图报,并被英雄升华为神的高度,如此凸现出英雄不仅在世时 能够保护部落或人民,即使不在世时也同样能够保护部落和人民的意境;另一方面,对后人起着鼓励的作用,很多想成为英雄的人们树立了榜样,因此,英雄在藏人 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英雄史诗与藏人
现实生活中老人给小孩讲故事的内容,几乎全部与英雄有关,因此,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出自藏人。这是一部集体创作出来的系列叙事 诗,并流行在广大藏区,东亚和中亚等地,是世界上目前尚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目前在西藏、蒙古和土族中间尚有140位演唱艺人在说唱这部史诗。 格萨尔王传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长达60万诗行,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3部长,《罗摩衍那》15部,是世界最长的史诗。讲述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 尔的故事,对藏传佛教影响很大。”[1](注1)
这部英雄史诗讲述,一名穷困潦倒的男孩通过赛马夺王,并逐步抑强扶弱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战争的胜利以及征服众多国家为主线,描述征服每一个国家的故 事,因此,达到了人人喜欢,也人人爱唱的高度,一代接一代地流传到至今,所以,不仅强烈地影响了藏人,也藏人接受了抑强扶弱为最佳行为的理念。同时,藏人 把英雄视为一把无主的宝座,人人有份,使人人可以争取的对象。
《格萨尔王传》形成于大约西藏处于群雄割据时代,因此,这部史诗进一步强调统一的重要性和从善除恶的必要性,与现实西藏的处境没有多少区别。格萨 尔王对藏人的启示非同小可,尤其是藏人的现实处境决定了仰慕英雄,英雄引领大众的渴望。俗话说“英雄不谦卑”,意即需要堂皇的人格、为理想成真而敢于冒险 的精神,以及付诸行动的决心。毋庸置疑,对西藏而言,已经出现了为自由,甚至复国献出生命的系列英雄。
(二)吐蕃赞普精神与藏人
吐蕃赞普(天子)历史在藏史上占居主导地位,而且,具有深厚地影响藏人精神的制度文化现象之一。吐蕃赞普依靠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延续了长达1748 年之中的统治呢?据著名藏学家扎加(学懂)先生的分析,主要依靠国家观念,疆域观念,世俗观念,崇尚英雄,政教分离等措施。
1)国家观念
如前所说,《唐蕃会盟碑》之藏文中明确告诉大家,“圣神赞普鹘提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于雪山高耸之中央,大河奔流之源头,高 国洁地,以天神而为人主,伟烈丰功,建万世不拔之基业焉。”由此可见,现今中共把“藏区”说成“大西藏”是属于一种强加行为,并非历史本身。
何谓“大蕃”?依据藏史,意即“大吐蕃”,具有双重含义。势力和领土的综合,并非仅仅指领土意义上的“大”字,因为,吐蕃帝国称雄中亚的势力和疆 域决定了“大蕃地位”;又什么是“高国”?吐蕃帝国地处雪域高原,又叫“世界屋脊”,平均海拔高达4,000~5,000米,现今科学界按着“地球半块结 构学说”角度证明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大陆。
2)疆域观念
又《唐蕃会盟碑》中记载,“······ 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 ··· ” 从而大家清晰地看到,当时藏汉双方彼此称呼为“大蕃”和“大唐”,而且,互相疆域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和互不侵犯的承诺。
3)世俗观念
按吐蕃的军纪为例,有一整套军功奖励。 “归纳起来有:军功授田,军功告身制(依照军功大小顺次授予铁,铜,银,金,玉告身),军户甲门制(为国战殁悬甲于门,以示光荣),赏赐虎皮马垫,厚礼荣 葬;懦弱败阵的,把狐尾挂在头上,作为耻辱的标记,为社会所唾弃。”[2](注2)
4)崇尚英雄
崇尚英雄部分以上有专论,这里不再重述。
5)政教分离
虽然吐蕃前后引进袄教“二元论”对“世续苯教”文化的冲击和整合,第2是引进以大乘显密佛教为主体的印度文化对吐蕃“雍仲苯教文化”的冲击和整 合。这2次大文化的影响中,西藏传统文化以柔克钢的肚量不仅吸收了2者,并丰富了自己的哲学系统。但是,除了咒师和巫师等主持宗教誓师等活动之外,宗教人 员始终不许参与政治,只是扮演着丰富和指导精神领域的引导者角色。
由于以上原因,藏人普遍“崇尚英雄”的古老习俗,又经过千年的佛法传承基本上“崇尚英雄”被“崇尚喇嘛(活佛)”所取代,但是,近六十年中共政府 对藏人的统治淡化了“崇尚喇嘛”,尤其是“班禅灵童争夺战”开始,强烈地动摇了藏人的信念,而且,历经镇压和反镇压的严酷现实,自然就藏人心目中激活了潜 在的“崇尚英雄”精神。简而言之,学术界把这个精神称之为“吐蕃赞普精神文化”,其特点现今体现在“非暴力”和“不合作”统一为行为准则的一种抗议形式。
二、从内向型性格中寻找精神
从心理学角度看,现今藏人基本上属于内向型性格的一个群体,主要体现在藏人注重精神领域,不太在意外在因素,因此,回过头去寻找藏人的内向型性格形成的过程时,与佛教的引进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需要从佛学的核心价值观去考察这个现象。
(一)身归虚无又灵魂不灭
佛家曰:“诸行无常, 诸漏皆苦, 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虽然大乘和小乘佛教对这四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又是宗教色彩浓厚而不易理解,但是,按着现在的话来讲,第一句话指一切在变化之中;第 二句话指苦乐在交替中前进;第三句话指一切事物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最后一句话的归宿为涅磐,即虚无中沉没。当然,西藏是大乘佛教的继承者,主张 “涅磐无际”,即身归虚无又灵魂不灭。
“涅磐无际”又要从“无我”观中探讨。此乃至少现今为止人类所找到的阐释为何要大家和睦相处的最具说服力的哲学理论之一,其意义在于对解救人类精 神危机有望能够提供解围的途径。同时,苯教和佛教共同奉行的“灵魂不灭”又给人们带来了再生的希望,藏人对此深信不疑。对藏人来讲,“生,即走向死亡的第 一步;死,又是将要诞生的开始。”
至于“无我”而言,简单地讲所谓的“我”只是依赖于人体的一种精神现象,“人体”又是依赖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灰尘结构。西藏哲学虽然不主张绝对意义 上的“我”,又不否定相对意义上的“我”,其理由在于应用解剖思路去在人的身上找不到绝对意义上的“我”,也找不到精神和物性两方面独立存在或独立完成的 任何事情,比如,从两性结合生产“人种”开始,人和衣食住行的关系,人和知识的关系,人和事业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相互依赖或互动中形 成的,尤其是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佛家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也就此。
反观西藏哲学,“万物有灵,众生为母,慈悲为怀”的理念,其实“无我”境界的相处艺术。既然万事万物在依赖或互动中延续和发展,“平等”或“敬人 敬物”意识起着互动的桥梁作用。因此,世人亲眼目睹了焚身抗议中除了自己,不危害他人生命的壮举。可以说这种理念的最高境界。
(二)憎恨的大地上播种“爱”的种子
纵观藏人的处境,“艰辛”两个字编织着整个生活过程和寻求生存的每一块小步,甚至佩着枪林弹雨中走过一段自由在落日后的漫漫长夜,但是,“血管里 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的太阳是紫色的又是红色的 ··· ··· 世界就在你的掌上”[3] (注3)就支撑着藏人的野心或自信,因为以自残的方式,他(她)们虔诚地实践“爱”在“憎恨”的大地上播种,无论收成如何? 他(她)们有勇气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死亡,敢于面对一切。也许世界屋脊恶劣的气候和被随时夺命的环境把钢丝式的性格特征烙印了他(她)们的内心深处, 还有坚强的信念为后盾。
如果说西藏当代母语文学之父端智嘉前辈笔下的诗作《青春的瀑布》开启了藏人关闭依旧的灵感之门,那么,醒世之作《土鼠年和平革命—吐蕃赞普精神文 化复兴之道》作者扎加(学懂/学东)先生开创的“新学派”展示了藏人通向自由的更新之路,又敲响了藏人灵魂深处沉睡千年的赞普精神行为之钟。虽然表面上西 藏的零八和平革命失败而告一段落,但是,囚禁千年的赞普(布)精神在血管中开始起步。真如为《骚动的喜马拉》一书而囚禁十二年的西藏作家卓玛加先生预言不 如说对零八革命写成了预告。
三、从“面子文化”中寻找精神
笔者从中共政府播放的所谓“藏人自焚真相—达赖集团操纵下的生灵涂炭”中听到部分焚身抗议者的谈话,先不谈论属实问题,谈话中几处出现了“面子” 两个字,他们还直接藏语中夹杂着中文谈了“面子”,其意思为“争面子”。又“争面子”意味着什么呢? 对此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扎朵镇焚身抗议的两名(丹增克珠当场逝世)藏人中的阿旺诺培在视频中强调:“我一点都不指望我能恢复,但我的内心深处只有一个愿 望,那就是提升藏民族的尊严。”[4] (注4)
每一个焚身抗议者敢于点燃自己的精神中也隐约地显现出“面子文化”的深厚影响。中国人又自誉为“面子文化”的创作者,而且,直截了当地说“面子文化”属于中国,所以,准备以下探讨这个问题。
1)“面子文化”的面面观
“‘面子’在辞典中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不嗜好‘面子’,但要把‘面子’提升为‘面子文化’,却只有中华民族能够做到。”[5](注5)
“面子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该包括在“为个人以及家族争光”,“为国家争光”和“侠义精神”,比如, 笔者在青海上初中时,某老师经常讲述“反越战争”,某某战士光荣地牺牲,并尸体上裹着红旗;又某某战士临战前逃跑中丧命,尸体上裹了黑旗。当时,全体同学 中制造出来了一种“宁愿战死”的气氛,因此,现在可以说,那时中共政府应用面子文化灌输权宜之计已经达到了如火纯青的顶峰。
2)藏人与“面子文化”
如前所说,藏人是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英雄意味着那些顶天立地的侠义人士,与中国在“面子文化”中高举的人物丝毫没有区别,因此,中共政府占领西藏六十多年的历程中藏人分步接受了“面子文化”,应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耳濡目染期
大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中共政府发动了“四清运动”;“反右运动”;“人民公社”和“破四旧为主题的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但是, 对“面子文化”采取了换汤不换药的措施,因此,“党和国家”有功劳,不如说对那些运动有功劳的人都成了楷模和榜样,除了所谓“最高指示”,今日的楷模和榜 样,明天很可能成为败类式的循环期,所以,毛泽东把个人的意志用党的名义置于永远正确的位置,从此就给后来者也有了效仿的样板。
这个时期,几乎藏人中不存在精英,精英面临着除了非正常死亡,就在监狱,或在流亡。再加上没有多少上过学的人,大多数藏人干部连小学文化程度都没 有,甚至有的只会写“名字”,有的还勉强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上面“同意”两个字。对他(她)们来讲,“同意”两个字的意义非常重大,阅文件,或批汇报,或点 头签字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当时,出过笑话的人也不计其数,只是因舆论的严格控制而没有外传而已。
同时,他(她)在共产党干部队伍中学会了“攀比”,然后就翻过身来,向藏人炫耀自己,连商店工作的售货员都只说汉语,不说藏语,因此,第一次“攀比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带到了藏人社会,由此伤害了很多藏人的自尊心,但是,“攀比心理”在藏人社会中开始,扎根,发芽。
(2) 全面接受期
大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共政府在中国实施了“一部分人(红二代)先富起来为纲领的改革开放”。藏区也实施了“包产到户”,按着老 人们的话讲,“我们又回到了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水平”,家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生活改善。当时畜产品和农产品的价格好,再加上草场为集体所有,所以,生活上 有了改善,但是,相互之间的“攀比”也在抬头,甚至在蔓延。
(3) 反思期
大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日,“攀比风”然仍在刮,现在不像原来,给当官的送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送礼被打麻将所取代,也就是邀请当官的打麻将,按着办理事情的大小,一直输给对方上万元,十万元,甚至更多。
不过,藏人经过二00八年的示威游行遭到镇压和历经一系列侮辱之后,突然间发觉到“全体藏人丢了面子”,因为,任何领域都没有藏人的份,连最起码的自尊心也保护不了。笔者跟一些境内藏人的对话中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强烈的不满和骚动的心脉。
针对这个现况,藏人首先想到的是“复国的必要性”和“自由的可贵性”,因此,很多藏人包括学者对笔者讲,“在中国,除了中国人,其他人没有争面子 的权利,如何相处下去呢?”在这种不满和耻辱感的促使下,年轻人扮演了洗刷耻辱和争取自由的先锋角色,逐步焚身抗议蔓延了全藏,而且,现今演变为一种人人 运动,先后在农牧,僧尼,男女,商人,学生,无业人员在前赴后继的惨状让人惊心动魄,每一个焚身抗议者的画面(包括视频)逼问着良心和道义的回归。毋庸置 疑,这是藏人反思后采取的一种绝处逢生的挣扎,并非一种绝望行动。
注释:
1、见《格萨尔王传》/维基百科;
2、《藏族通史吉祥宝瓶》/726页/同上;
3、藏人最喜欢唱的一首歌的段落;
4、“丹增克珠遗体火化受当局严控 自焚者家人等被捕”/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 2012年6月25日;
5、“面子文化”/见 《互动百科》。
[1] 见《格萨尔王传》/维基百科 网络
[2] 《藏族通史吉祥宝瓶》/726页/同上
[3]藏人最喜欢唱的一首歌的段落。
[4] “丹增克珠遗体火化受当局严控 自焚者家人等被捕”/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 2012年6月25日
[5] “面子文化”/见 《互动百科》网络
来源:民主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