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KEITH BRADSHER 2015年06月03日
Carlos Barria/Reuters
2012年,长江上的一艘游轮,这里距离湖北省三峡大坝约60英里(约合100公里)。
北京——有历史记载以来,长江上的航行一直意味着要面对激流和暗礁的挑战。最近几年,一种更普通的风险也在日益增长:养护不善的船只和经验不足的船员。
自然条件仍然是一个因素。最初的报道显示,本周一发生的游轮倾覆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强飓风造成的。不过,中国航道上的客运船只面临的大多数挑战,却来自经济方面的因素,来自客运船舶行业的残酷竞争。
随着富裕的游客群体的崛起,中国的高端游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嘉年华集团(Carnival Group)这样的大公司已经把人员派到了中国。这里的游轮乘客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行业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的游轮乘客数量较上年增长了43%,达到86.2万人。业内估算到2020年,中国的游轮行业可能增长到450万名乘客,经济影响达80亿美元。
中国的内河游轮行业则是另一番图景。行业数据和报告显示,长江的游客增长已经停滞,而且许多人是精打细算的退休人士。根据《长江日报》的报道,2002年,即三峡大坝蓄水的那年,有40.8万游客乘船旅游。此后,旅游业增长一直缓慢,2011年有45万人乘游船到三峡游览,这是可以得到的最新数据。
湖北旅游局的另一份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13年上半年三峡的游客人数下降了3%。三峡是长江游轮的主要目的地。
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在长江上航行的危险性。三峡大坝让长江的湍急程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峡区,周一载有456名乘客和船员的东方之星正是要前往那里。新华社去年援引重庆市的一名高级海事安全官员的话称,这座城市以往每年会发生57起事故,现在平均每年只有13起。
不过,大坝在通过淹没峡谷让长江的水流变得平缓的同时,也导致长江的景色不那么壮观,对高端游客的吸引力也因此减弱。此外,它还淹没了一些主要的文化遗迹。这导致外国游客大幅下降,豪华游轮标准间的费用以往要3700元人民币,现在只需要1000元。
与此同时,检查人员也注意到了船只的问题不断增多。2013年,南京海事局发现,长 江上的游船中每10艘就有6艘存在安全问题。有一次,他们发现船员们不知道如何穿救生衣,在乘客上船之后也没有告诉乘客安全上的注意事项。同一年,一艘载 有415名乘客的游轮起火,所幸后来被拖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有人受伤。
对长江上的航运公司的调查显示,63%的游船负责人表示很难招到有经验、有资质的水手。超过一半船只表示,他们必须去偏远贫穷的地区招聘船员。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了,船长每月也只能挣到7000元。
周一的事故把提高东亚国内航运的安全性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在“东方之星”出事不到六 周前,主要来自东亚国家的政府官员在马尼拉举行了一次会议,就提高地方航运安全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去年4月16日,韩国渡轮“世越号”(Sewol)沉 没,共导致304人丧生。在该事故推动下,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召开了那次会议,其目的是加强对服务于国内航线的客轮的管理。
国内邮轮和国内渡轮的航运不受各种国际安全规则约束。会议参与者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称,“提高某些地方的非国际航线客轮的安全性,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香港船东协会常务董事亚瑟·包荣(Arthur Bowring)周二表示,“东方之星”的倾覆让人想起韩国去年的事故。“太令人难过了,”他说。“几乎与‘世越号’一模一样。”
根据纽约世界渡轮安全协会(Worldwide Ferry Safety Association)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末到去年9月,世界各地共有16881人在国内客轮事故中丧生或失踪。
协会数据显示,这段时间内,中国共发生9起事故,共有86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并不包 括周一的事故,以及2000年6月发生在长江上的倾覆事故——共有121人在那起事故中丧生。同一时期,另外三个国家发生的致命性国内航运事故更多,它们 分别是:孟加拉国,37起;印度尼西亚,25起;菲律宾,14起。
不过,还有20个国家尽管发生事故的次数更少,但死亡人数却更多。国际渡轮协会 (Interferry)负责监管事务的约翰·鲁斯(Johan Roos)表示,这段时间里,塞内加尔仅发生过一起事故,但共导致1863人死亡。国际渡轮协会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是一个国际渡轮行业协会。 苏格兰格拉斯哥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海事安全教授德拉科斯·瓦萨洛斯(Dracos Vassalos)称,在4月的马尼拉会议上,由于有“世越号”的悲剧在前,各方对提高亚洲国内航运安全标准有着明确的共识。
“大多数国内船只甚至没有基本的监管,”瓦萨洛斯说。“如果这一点能做到,可以挽救不少的生命。”
张彦(Ian Johnson)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张彦自北京、Keith Bradsher自香港报道。Adam Wu、Kiki Zhao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翻译:王湛、陈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