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要闻评述

 

亲北京媒体连发三篇香港区议会选举
日期:11/27/201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亲北京媒体连发三篇香港区议会选举反思文


北春编者按;中共并不如他的表象那样顽固不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着反思,香港区议会选举后,中共媒体一致性地把他归结为美国背后捣鬼。这是做给老百姓看的,就像中美贸易战一样,给老百姓看的是要以牙还牙,实际上却与美国求和。多维的这三篇有关反思香港的文章,是有来头的,出自中共那个部门不得而知,但至少他们在反思,有反思香港问题上就会改变过去的做法,趋向于软性的方式。当然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最后还要看习近平的态度。这样的声音是否能到达习近平这里,习近听了是冷静思考还是暴跳如雷。如果暴跳如雷的话,那么最后一点理性的声音,从此消失。


    
    【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历史性惨败 香港需要一场怎样的“斗争”
    
    2019-11-26 09:07:04
    
    

http://upload.bx.tl/cgi/news/temp17/201911261903211.png


    
    如果说在反修例风暴之前,北京治港还可以在发展与繁荣的表象之下得过且过,那么当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反修例爆发且急速蔓延,再加上刚刚结束的区议会选举建制派惨败撕开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千里之外的北京已经再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而要“丢掉幻想”,彻底反思以往治港政策的失败,在搞清楚香港究竟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基础上带领病入膏肓的香港再出发。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得来一场刮骨疗毒的“斗争”不可。
    
    中共从来不缺乏“斗争”经验,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中共一直以来的政治传统。但具体到香港问题,究竟如何开展一场有效的“斗争”,如何在批评的同时做到切实的自我批评,立足于今次持续撕裂且政治化的香港,却是一道需要细致拿捏和考量的难题。因为斗争的普遍性之外,香港作为主体还有着突出的特殊性。基于这样的特殊性,任何层面和幅度的“斗争”,都可能在政治口号和情绪压倒一切的今天,走向反面;同样地,如若只有批评而没有自我批评,对于香港问题本质的认识也可能只是浮于表面,更遑论深层次矛盾的解决。
    
    说回到“斗争”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最终夺取政权是斗争,中共当年与英国政府谈判解决香港回归问题是斗争,每个人日常每一天都被大大小小的斗争所包围着,连同香港反修例和区议会选举本身也是参拌着各种斗争。至于香港,开放性和位置决定了必然会处于斗争的前沿,躲是躲不掉的,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关头,在两种制度的不断较量与角力的过程中,香港必然是反应最为激烈的那一个。今次的反修例闹得这么大,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也被各方摆在了台面上,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去殖民地化和国民教育问题,还是现实问题,比如官商共治模式、土地问题以及阶层固化等,都是需要通过切实的“斗争”才可能破局并逐步化解的。
    
     也许有人会说,香港过去也一直在“斗争”,为什么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越来越积重难返?这里就引出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以往“斗争”的失误,其二是接下来怎样去开展有效的“斗争”。
    
    先说以往斗争的失误,第一是方向性的失误。香港回归后,其人口主体已经转变身份成为中国公民,由此围绕香港治理和陆港矛盾产生的争执,也绝大多数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就该用化解的方式来解决,但是既往治港的斗争哲学,却不仅把居于市民过半数的泛民推到了对立面,而且采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式来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矛盾,最终“亲者痛、仇者快”。就算是敌对阵营中时不时冒出港独的声音,也只是极少数,而且绝大多数港人也认为港独不可能也不可理喻。
    
    这样的方向性错误,在北京涉港机构尤其是中联办以及香港建制派群体中尤为突出。
    2016年,港澳办主任王光亚接受媒体专访时曾有过“表率”,因其从始至终都未使用惯用的“反对派”“异见者”或者“持不同政见人士”来指称泛民,而且不仅承认泛民的存在是“正常的”,会“伴随着一国两制长期存在”,还表示“泛民的立法会议员是特区政权体制的组成部分,从基本法的角度看,他们也属于建制人士。”只是这样的姿态,在以对抗为常态的洪流中很快即被湮没。而这一次的区议会选举,香港沉默的大多数用选票选择了泛民,这样的结果也再一次警醒北京:如果一如既往将泛民视为反对派、异见者,那是不是表示要站在香港大多数的对立面?如果是这样,香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从何谈起?
    
    除了方向性的失误,紧随其后的便是被忽略的斗争。如果说方向性的失误是斗了不该斗的,那么被忽略的斗争则是该斗的没有斗。尤其是对于腐败和官僚主义这一侵蚀中央在港治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斗争,是最该自我批评和下大力气斗争的,却一直被束之高阁,或者干脆视而不见。
    
    早在2016年,在经历过占中以及旺角骚乱等系列事件之后,我们就呼吁北京涉港机构的重塑重组。理据之一,便是中央治港机构越来越沦为一个“三不管”地带,内地官僚体系不断的发展却好像丝毫没有触动治港的行政体系,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内地官场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巡视组无所不在,但治港体系层面却一直是轻描淡写。久而久之,不仅整个官僚体系被既得利益群体所支配,被经济利益“围猎”,而且为了保持原来的有利位置,甚至习惯性地避重就轻遮盖香港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以为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继续高枕无忧,相安无事。基于这些积重难返的结构性问题,要想对香港进行彻底的改革,就必须对治港体系进行一次红脸、出汗的“斗争”。
    
    在理清了过往治港斗争的失误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结合香港今天的实际怎么去斗争的问题。诚如习近平所言,“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具体到今天的香港,要想开展有效斗争,首先必须要明白习近平所谈“斗争”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背后的辩证思维。辩证法的精髓是,考虑事物时,将事物最核心的本质视为动态的、相互冲突的,而不是惰性和静态的。因此考察事物时,探究的是它们的“矛盾”属性。香港作为首开先河实践“一国两制”的载体,原本就是冲突和矛盾的前沿,这是毋庸讳言的,对此展开的斗争,也不能是惰性和静态的。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言,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失,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不同。何况斗争本身也是辩证的,另一面是“统战”和“合作”,斗争只是手段,不能为了斗而斗,甚至演变为破坏性的斗,因为终极的目的不是把香港斗坏,而是“共赢”,是为了香港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当然,对于“斗争”的辩证认识之外,不管是北京还是特区政府,必须对香港所处的历史阶段,对香港今次问题总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对香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有着全面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套用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2年访港时的话来说,克服香港当前困难的力量和办法就存在于香港的本身之中。但要想找到真正有效的力量和办法,就必须对整个社会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脉搏跳动有着足够的敏感度和感知力。
    
    就如同今次的反修例一样,很多人会诧异事情何以闹得这么大,但只要翻看一下香港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和房价涨幅,再看看产业环境,就会意识到这次的总爆发早已在酝酿之中,迟早会来。而今次区议会建制派的惨败,如果将其放回到香港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反修例风波的大背景下,将其放置在民众对特区政府长期以来施政不利的怨气和怒气的氛围下,这无疑就是一次带着强烈情绪的公投,当情绪和政治口号压倒一切,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共在草创阶段险恶的斗争环境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可以说,斗争贯穿于中共这一即将满百年大党的全过程,或大或小。香港回归本身,也是一场与英国政府的“斗争”。北京理应明白,对香港问题的深刻反思与再认知,既需要抛开以往的传统斗争思维,又需要在认清香港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前提之下加强另一种层面的斗争,比如与消极“一国两制”的斗争,与陈旧官商共治模式的斗争,与单一产业结构的斗争,等等。如此一番刮骨疗毒的斗争与“自我革命”,方才可能重拾香港的人心,也才可能带领已经病入膏肓的香港再出发。
    
    [香港区议会选举】不能再“粉饰太平” 北京需启动对港全面改革
    
    2019-11-26 00:23:02
    
    

http://upload.bx.tl/cgi/news/temp17/201911261903212.png


    
    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出炉,虽此前各方早有预期,但未曾想建制派如此“惨败”,高投票率下仅获得59席。结果出来之后中国大陆媒体一片“死寂”,当天下午2时许,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才发布一条题为《香港特区第六届区议会选举结束》的新闻稿,可谓姗姗来迟,文内对选举结果也语焉不详。 经此一役,希望北京可以彻底清醒,香港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已经到了启动治港体系全面改革的时刻。如果继续任由一些部门、一些人“粉饰太平”,无助于香港问题的解决和一国两制实践。
    
    首先,此次区议会选举结果出乎中央和港府、建制派的意料之外,证明他们事前对于选举形势出现严重误判。 回顾近6个月的修例风波,历次游行人数不断破纪录,6月16日一度出现200万人上街游行的史上最大规模(民阵的数据是200万人,香港警方称当日最高峰时游行人数33.8万人)。但是在进入11月之后,尤其经过激进学生占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后,香港社会的民意似乎发生了转向。开始有香港人站出来对示威者暴力的行径,干扰社会秩序的做法进行回击。这种变化通过视频、文章报道的形式在中国网络上流传,以至于中央、港府、建制派,乃至很多大陆网民,都一度认为香港社会民意发生了转移,香港人已经“受够了”。在区议会选举前,中国官媒央视甚至发评论称,“这是一个以票止暴、挽救香港不容错过的机会”,号召香港“沉默的大多数”必须反击。
    
    结果未曾想仍然民意滔滔,香港人尽管受够了“乱哄哄”的香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开始支持港府,支持建制派,情绪依然存在,甚至将所有“乱哄哄”的责任归咎于建制派的候选人。“沉默的大多数”的确有一些人站了出来,建制派的票数有所上升,但结果已然是建制惨败,因为反对派的票数增长的更多。 其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判”?这一方面既体现了中央、港府仍然对于香港社会基层民意不了解、不清晰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是大陆媒体、中央涉港机构过去22年来“粉饰太平”的结果。风波已经到来,他们还在抱着幻想,以为香港基本盘没变,将错误的认识传达给中央和内地的民众,结果就是自欺欺人,满盘皆输。 11月25日当天选举结果出来之后,中国内地媒体一篇寂静,即使罕有评论,仍然是各种“天下无事”的样子。官方评论“缺位”的情况下,各种小道评论就有了发酵、传播空间,甚至有网民称,“正是因为香港建制派‘平暴’不力导致民意转向”,滑天下之大稽。 香港回归后的22年,内地宣传部门、中央涉港机构粉饰太平,让中央觉得香港“天下无事”,使得香港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激化,导致无法收场;修例风波至今,宣传部门又在内部宣传上掩盖民意,好像香港民众都支持港府、支持建制派;200万人上街的报道都仍然用“一小撮人”形容,将风波全部归结到“外部势力上”;一点点民意变化都“如获至宝”,结果又误导了国内民意、高层判断,使得问题没有得到真正反思。浓疮不揭破,问题永远在,粉饰太平无助于化解风波。 第三,选举结果出来后,有文章评论用“变天”来形容此次区议会选举,此形容也对,也不对。 称其“对”,是因为的确建制派大败,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称其“不对”,是因为“一国两制”这个“天”没有改变。于中央而言,要客观看待这一结果,不要被这一偶然的结果打乱节奏或扰乱对香港问题的认识。制度自信不应该只是口号,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应该是中央坚定不移的态度。
    
    但是,中央也不能被“天下无事”、“过度自信”遮住了双眼,修例过程中的游行人群和区议会选举结果,只是曝给中央的两个小信号。中央要看到导致偶然结果发生的必然原因,看到香港社会的不满和情绪。检视既往治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回应香港社会关切,督促并监督港府启动结构性改革,包括治理体系和官员治理能力,彻底搞清楚香港究竟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并做好内外沟通解释,化解陆港对峙情绪,避免陆港民间敌意与不互信任的螺旋交替上升。 更重要的,藏在香港修例风波后面,还有一个台湾问题,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能否在台湾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因此,如何全面改革香港治理体系,如何给一国两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如何让香港变得更好而不是沉沦下去,这才是这个时代香港治理的核心议题。
    
    舆论场:香港“变天”倒逼北京彻底警醒
    
    

http://upload.bx.tl/cgi/news/temp17/201911261903213.png


    
    虽然今次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的失败在预料之中,但出乎预料之外的是,没想到建制派会输得这么惨。至中午12时45分,全港452个选区终于完成点票,民主派一举摘下385议席,在十八区区议会中,其中十七区都赢得过半议席。反观建制派则兵败如山倒,多名竞逐连任的立法会议员“落马”,只得59席。
    
    面对这样的“惨败”,北京官方及喉舌媒体并未及时表态,只有《环球时报》发了一篇社评,意在鼓励建制派不要灰心,反倒成了内地舆论场的“靶心”。待到结果全部出炉,新华社旋即发表简讯,称“过去5个多月中,乱港暴力分子与外部势力遥相呼应,不断制造、升级暴力活动,造成香港社会政治氛围对立、社会情绪撕裂、经济民生发展受挫。持续数月的社会动荡,严重干扰了选举进程。选举当日,有乱港分子对爱国爱港候选人进行滋扰。”但对于结果本身,却只字未提。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以及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表态,也延续了新华社的调门,强调“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时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其实在选举前,内地官方媒体还集体展开了一轮舆论攻势,希望借此“说服”香港民众,珍惜手里的选票,因为“香港未来尚可选择”。《人民日报》还特意推出了短视频MV“助阵”,因为“明天的东方之珠,是笼罩黑色恐怖还是重现往日荣光?是陷入一蹶不振还是实现浴火重生?答案自在人心,选择就在手上。”可若以结果论,这样的“舆论攻势”,对港人来说,并不真的管用。 毫无疑问,这是香港的一次公开民意测验。这次民意测验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究竟有多高?一方面,这的确是香港民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结果,是真实可信的,这样的结果也切实地反映了港人对特区政府的施政的不满与怨气已经积压得太多太深,香港治理体系和官员的治理能力已经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另一方面,将这次选举放置在香港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反修例风波的大背景下,这无疑又是一次带着强烈情绪的公投,当情绪和政治口号压倒一切,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 当这样的“败局”摆在面前,连带着便需要回答:香港接下来会怎么样?北京接下来会怎么办? 对于第一个问题,舆论的第一反应便是今次区议会选举对明年立法会选举和2022年的特首选举之影响。《纽约时报》第一时间的短文即言,“尽管这些民选官员的大部分职责仅限于他们所在的地区,但亲民主派候选人的胜利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政府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区议会议员有资格在立法会的六个席位中当选,并在1,200人组成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中控制117票。” 而作为内地媒体中率先发声的《环球时报》,则试图从这样的惨败中看到一丝光亮。因为“星期天香港的投票结果反映了在如何走出当前困局的问题上,香港社会还存在一些情绪,影响了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系统化思考。”更何况,“西方一些势力在过去的一周里开足马力,为香港反对派在本次区议会选举助选。”所以,“经历了这次区议会选举,希望香港的建制派不要灰心,爱国爱港的民众不要灰心。”概而言之,建制派本身并没有错,都是西方势力和香港民众情绪化惹的祸。 今次的选举中,香港民众有没有情绪?当然有,而且情绪很大。今次的选举中,有没有西方势力的因素?可能或多或少也有。但这些都是“外因”,“内因”还是建制派的无能和特区政府施政不善。如果只是揪着“外因”不放,而不能彻底反思“内因”,那么才是真的惨败了。
    
    再看第二个问题,北京接下来会怎么办?这次建制派惨败,对北京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警醒,也倒逼着北京对香港“丢掉幻想”。接下来,如何让“坏事变成好事”,才是重中之重。没有直面失败的勇气,如何能够深刻反省,从新上路。这也是中共长期的优势所在。针对有舆论鼓噪,“丢掉幻想”的下一步,就是“准备战斗”。的确,需要“准备战斗”, 中央政府已经必须要清楚认识到在治港问题上,制度、能力、认识上的错误,这是硬骨头要啃。但如果“斗争气氛”只是简单粗暴的理解并蔓延,那么对港工作的反思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不仅加剧陆港之间的对抗张力与信任缺失,而且对于全面诊断香港病症也会造成切实干扰。 香港的确需要一场刮骨疗毒的“斗争”。但北京理应明白,对香港问题的深刻反思与再认知,既需要抛开以往的传统斗争思维,又需要在认清香港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前提之下加强另一种层面的斗争,比如与消极“一国两制”的斗争,与陈旧官商共治模式的斗争,与单一产业结构的斗争,等等。如此一番刮骨疗毒的斗争与“革命”,方才可能重拾香港的人心,也才可能带领已经病入膏肓的香港再出发。 此外,这样的选举结果也变相“鼓励”了内地自由派群体。曾经一度因冲击立法会以及暴力殴打内地游客和记者等事由,让内地自由派对于香港这场风波的态度变得暧昧与摇摆,甚至一度沉默不语,但今次的选举结果之后,内地自由派群体旋即“复活”,在社交媒体端口表达着对于香港这场“胜利”的激动之情。有人即言,“等到真正有选票的那一天,没有人会选择与狼共舞。” 显然,在内地自由派眼中的“狼”,定然不会局限于今次惨败的建制派,也不会只是特区政府,更多指向的是北京。而借由情绪选票最终登堂入室的泛民,虽然不是真的大胜,但既然有了机会,就要对得起选民,别再继续用政治口号和街头政治来裹挟民意、撕裂香港。
    
    文章出处:多维网




 

相关新闻

搜遍香港理工大学 仅找到一人
北京据报考虑撤换香港中联办主任
林郑愿认真反思英国表欢迎
林郑宣布考虑成立独立审查委员会
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惨败
新华社央视不提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
数十名区选胜选人前往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