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历史性的离职潮,这也是20年来首次出现的主动离职潮。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金融自由化推进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持续增大,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 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历史性的离职潮,这也是20年来首次出现的主动离职潮。截至11月末,今年至少已有50位银行高管离职。 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高管离职潮,这也是中国银行业20年来首次出现的主动离职潮。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末,今年至少已有50位银行高管离职。其中,4月和10月堪称“离职月”,4月有10位高管离职,10月份有5位高管离职。 与此前换届期间银行高管变动相比,今年的银行高管离职打破了银行“圈内”循环的惯例,越来越多的人跳往“圈外”。其中,互联网金融、地方交易所、民营银行等新兴金融业态均成为银行高管离职后的热门去处。 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金融自由化推进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持续增大,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转型在即、风险加大、薪酬缩减带来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心生离意。 而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浪潮正推动着互联网金融新势力的快速崛起。在监管政策和各路资本的推动下,这个新兴行业所展现出的巨大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黄金时代渐行渐远 与以往银行高管换届离职潮不同的是,这轮高管离职更多的是主动选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银行“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已然渐行渐远。 2004年国有银行业开启股改,让银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规模的快速扩张,行业净利润普遍增速30%、40%,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2011年,银行净利润增速仍保持在20%以上。 然而,从2012年开始,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不良”反弹的趋势逐渐显现。进入2014年以后,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到个位数,2015年四大行利润增长更是开启了“零时代”。以16家上市银行今年三季度业绩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五大行中,工农中建净利润增速已经进入“零时代”,中行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股份制银行方面,除平安银行保持13%的增长外,其他股份行增速均下降至个位数,在2%~8%之间。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925亿元,同比增长2.21%,商业银行总资产在今年9月份还首次出现环比下降。银行向规模拿效益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 净利润下降的同时,经济下行也加大了不良贷款的风险。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银行现在不敢太大规模地放贷,主要考虑风险因素,而贷款规模上不去,盈利压力也随之增加。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94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度末上升0.09个百分点,银行不良率已经连续27个月上升。 在银行经营压力渐大的同时,央企的高管限薪令压顶也成为推动高管出走的另一原因。 从今年初开始,股份制银行薪酬下降的消息不断出现,尽管没有一家股份制银行出来正面回应,不过薪水下降已经在基层有所印证。薪酬下降与风险正在上升的责任越来越不匹配的情况下,银行高管离职另谋出路也是情理之中。 大佬们都去哪儿了? 那么,离开银行业的大佬们都去了哪里? 根据各家银行披露的信息,在离职高管中,民生银行原行长毛晓峰和华夏银行原副行长王耀庭分别被中纪委带走和立案调查;此外,有15名高管因年龄、个人、政策等因素离职,其余皆因工作变动。 也有部分银行高管在“圈内”变动,例如,11月19日,浦发银行原副行长冀光恒离职,调任至上海农商行担任董事长。10月25日,工行原副行长郑万春离职出任民生银行行长,接替毛晓峰。 但与以往银行高层变动不同,今年这一轮高管离职潮中,更多的人投向了“圈外”。34位因工作变动的银行高管中,转向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有7位,占比达到了20.6%。 正在日益崛起的新兴金融业态自然成为离职高管的热门去处:一类是实力雄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蚂蚁金服、陆金所;二类是知名企业涉足金融板块的新公司,如乐视金融、万达金融;三类是民营银行、地方交易所等新兴机构。 以陆金所为例,今年1月,平安银行原副行长陈伟宣布出任陆金所常务副总经理。此后,浦发银行总行上海审批中心原副总经理杨峻出任陆金所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原副行长黄文雄也加盟陆金所出任副总经理。 另外,落地不久的民营银行也一度成为吸引银行高管的主要领地。网商银行行长为杭州银行原行长俞胜法,微众银行两任行长曹彤和李南青,一位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一位曾任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总监。 而2015年的一个新趋势则是那些宣布“跨界”涉足金融业务的知名企业,财力、品牌皆雄厚的它们挖角了不少银行大佬。 例如,今年年初,万达集团成立了万达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其高管团队就包括建设银行原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渤海银行原行长赵世刚等人。 8月份,华夏银行原副行长黄金老宣布出任苏宁副总裁、苏宁金融常务副总裁。随后不久,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后担任研究工作的王永利被乐视挖走,出任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 互联网金融挖角银行高管,“高薪”诱惑是其“必杀技”,甚至有千万年薪的传言,不过并未被当事人证实。 跳往互联网金融的银行高管此前的薪酬也并不低,例如,陈伟在平安银行2014年税前薪酬为377.25万元,黄金老在华夏银行2014年税前薪酬为212万元。由于银行薪酬结构的特殊性,真实薪酬或更高。 “实际上吸引这些银行高管到互联网金融平台,相比高薪,‘创业’的吸引力更大。”一位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比起银行工作的“按部就班”,这些银行高管也有意愿走出体制,挑战更市场化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 不过,银行大佬们试水新领域难免出现“水土不服”。 今年9月份,在微众银行业务陆续推出之际,行长曹彤宣布离职,转而出任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主攻资产证券化平台。随后,微众银行副行长郑新林也相继离职,拟筹备新的民营银行。 一位刚刚转型的银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银行体制内做到总监、副行长或以上级别要下决心换领域从头开始并不容易。一方面专业能力要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另一方面更大的挑战是要适应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和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