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宋大陆行的推手另有其人──连宋大陆行系列政治分析之一
王军涛
今年五月,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举行会谈并签署联合声明,引发媒体狂热报导和各界广泛关注。华人舆论对于三人多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连宋访问大陆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笔者认为,媒体过于乐观,评论家判断大多失据。现就连宋访问大陆的政治动力机制、意义和走向空间,做一个简短分析。
许多媒体评论说,胡锦涛大手笔展现超常的政治艺术和智慧,导演出连宋访问大陆的精彩政治演出。他们将连宋访问大陆归结为胡锦涛的政治运作。台湾则有媒体指责,连宋访问大陆,出卖台湾利益。似乎是连宋的政治选择导致这幕政治闹剧。笔者认为,美国才是这次政治变化的主要推手;连宋和大陆则根据自己在自己的政治生态环境中以夸张方式参与了演出。美国的政策转变和对台湾政治的持续介入,改变了台湾政治生态,导致了连宋访问大陆的政治选择。
●民进党执政及其两岸关系政策的变化
2000年,反对党领袖陈水扁赢得大选,是台湾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台湾民进党因应政治地位变化,为台湾前途负责,曾考虑修改台独党纲。但是,当九常委之一陈昭南透露此消息遭到基层党员强烈反弹后,民进党高层放弃修改党纲动议,转为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案,即台湾前途优先于党纲。这样,事实上民进党在执政时可以不必实现台独的政治承诺。陈水扁刚就职,展现一系列姿态,缓解与在野党和前政敌的关系,并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做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台湾急独派离开民进党另立建国党;许多留在党内的深绿色骨干对党和陈水扁的转变表示不满。当时,纽约深蓝色的政治观察家孟玄甚至认为,陈水扁会成为统一的推手。
2000年底,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改变前六任美国总统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政策为战略清晰,即美国承诺保护台湾安全。此举刺激台湾政治生态变化。理想主义的小布什总统以为,民主台湾因其与专制大陆的巨大差异,不可能挑战大陆,因此,两岸情势的任何危机,一定是专制大陆企图吞并民主台湾;如果美国做出明确承诺,将打消大陆的野心,从而有助于维护台海和平。
美国战略清晰的政策使得台湾政治家以为,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将维护台湾安全;只要美国坚决介入,大陆将不敢武力犯台;台湾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向台独;虽然会导致大陆强烈反应并引发危机,但美国介入会击退大陆,局势有惊无险;台湾将揭开新的历史篇章。于是,台湾开始绕过大陆明确声称的底线内,推进台独事业。2000年以前大陆明确的底线是,只要不宣布台独和外国势力不进入台湾,大陆不会武力犯台。民进党提出的公投、制宪和修宪,并不违背底线,但使得台湾更具备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准,并为以后的公投台独建立宪法程序。
●台湾海峡危机与中美台三方互动
大陆看出这一点,做出强烈反应,准备武力解决问题。美国开始最初仍然试图遏制大陆,但是没有效果。2001年后,一方面两场反恐战争与应对北韩危机,都使得美国需要大陆的合作,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和全球战略布局都使其不能在东亚与大陆为敌;另一方面,在面临海峡突发军事冲突时,美国在台海的军事准备不足以制止大陆的打击,美国只能要求台湾自我约束,不激怒大陆。
但是,台湾岛内政治情势使得陈水扁出于政治利益考量无法停止行动。2004年大选前,由于内外原因,民进党没有解决恶化的经济情势,执政绩效不好,选民普遍不满或愤怒。据估计,蓝绿基本盘占全部选民80%,其中蓝绿各占55和45%。如果没有意外,绿营会失去选举。此时,深绿领袖李登辉又从台独方向逼迫陈水扁;声称如果陈水扁不兑现当年的政治承诺,将另外考虑政治选择。在基本盘占少数和执政政绩不好的情势下,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出走,会使得局势雪上加霜;即使最保守估计,台独基本教义派占台湾选民总数的比例从未低于10%。这样,如果不再两岸关系上有新举措,陈水扁在大选中会必然失败。这就是陈水扁在大选前一再不顾大陆乃至美国警告而挑战大陆的政治原因。
大陆的压力正是陈水扁所期待的,有助于他在台湾赢得支持和大选。但他必须正视美国的压力。最初,扁内阁中还有受过美国教育的人想派代表团去美国民间游说,造成对布什总统的压力。但布什总统一系列动作使得扁内阁迅速在岛内面临信任危机。美国民间对于台湾想把美国拖入一场战争的做法比政府更愤怒。一时间,不但没人理会台湾派民间代表团解说台海局势,而且华府对所有有台湾方参加的会议都是恶语相加,连一贯为台湾说话的议员都保持沉默,更有向台湾泄露美方动态的高官受处理。
美台关系影响到台湾中间选民对扁政府的信任。陈水扁只好调整选战中的措施,使得公投成为走过场。此时,又发生枪击案并由此引发政局动汤。美国的态度对于扁政府的命运至关重要。扁政府只能对美国解释:激怒大陆不过是选战策略;扁政府会信守“四不一没有”的承诺;选举后,扁政府会修复两岸关系。美国转述扁政府解释,但大陆不接受。因为,尽管这是扁政府的选战策略,但是其政治效应已经超出选举期,根本改变了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不仅民进党一直推动公投和修宪,连国民党出于选战需要,也跟进甚至提出更激烈的措施,意在逼民进党走向公开台独,引发两岸危机,从而导致美国对扁政府愤怒,搞垮扁政府。简单地说,台湾岛内政治意见向着台独方向板块移动,不仅执政党而且在野党正在竞赛台独言论。
●美国政治运作与台湾新政治格局
美国看出了扁政府的内政困境和台湾内部政治生态是两岸危机的根源。布什在回归前六任总统的两岸政策、明确表示反对破坏现状后,又表示支持“一个中国”和“台湾不是主权国家”。但是,这些说法既无法约束台湾各派力量,又无法缓和两岸紧张局势。此时,布什突破美台断交后不介入台湾内政的原则,采取了积极行动,改变台湾政治生态,这就是通过政治运作,在台湾内部建构一个政治中派。台湾自李登辉时期就因为两岸关系话题的持续升温导致族群矛盾恶化和政治认同分裂。这是绿营政治运作并且赢得几次选举的政治基础。美国的做法是将宋楚瑜和扁内阁中两岸关系要角叫到华盛顿,促使民进党和亲民党合作,建立浅绿和浅蓝的联盟,从而将深绿和深蓝边缘化。这将成为稳定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今年元月,宋楚瑜应召赴美访问。二月,民进党主席陈水扁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就台湾面临的政治问题达成十点共识。至此,美国运作成功地在台湾建构了一个中间派。由扁宋分别招致深绿和深蓝的批评可知,台湾蓝绿阵营中的极端势力与中间势力发生分化。极端力量正在边缘化。
美国在做上述工作的同时,不断与大陆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当民进党和亲民党合作成为定局时,胡锦涛借全国政协开会之际表示愿意与台湾及其各种力量会谈,交换意见。
●连宋大陆行与胡锦涛的宣传操作
在美国的这一运作中,国民党被排除在局外。国民党必须做出政治选择。中国国民党是中国最老的现代政党,创党领袖孙中山为国民党建立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再造中华民国。后来,国民党虽然被共产党逐出大陆,但一直是中国大陆政局中唯一能与共产党成为敌手的政治力量。但是,台湾岛内族群矛盾和冲突发展,促使国民党心态发生变化,开始搁置长期政治使命和原则,而将台湾政治生态中的利益放在首位。台湾内的绿营成为首要敌人,大陆中共不再是仇恨对象。首先是国民党出走的新党积极靠拢大陆政府,而后大批蓝营支持者移居大陆。失去政权后,国民党政要以私人身份访问大陆已是常事。在排挤出美国运作的中派格局后,国民党作为政党决定在两岸关系上争取主动权,连战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
在国民党决定以政党身份访问大陆后,善于把握机会、灵活多变的亲民党必须权衡利害,做出新的决定。亲民党主要基础与国民党重迭,必须防止国民党此举吸收大量的蓝营票。亲民党决定,也组团访问大陆。国民党访问大陆定位为“和平之旅”,连战以精心选择的词语,再塑形像和话题的同时,避免各方指责失去原则,因此不免在一些问题上态度暧昧,欲言又止。宋楚瑜则回避政治原则理性,诉求感性话语,一方面表达两岸一家骨肉情,以赢得大陆感情;另一方面又大谈台湾情,为台湾人代言说话,以感动台湾人。这就使得连宋大陆行的情感热度骤然升温。
从以上分析可知,此次连宋大陆行并不是什么胡锦涛的政治运作杰作。共产党邀请国民党访问大陆举行两党会谈,始于80年代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国民党在台湾失去政权后,大陆一直邀请国民党政要以各种方式到大陆来,而这类访问也确实没有间断过。但国民党一直不接受政党访问的邀请。此次连战毅然成行,不过是美国运作的台湾政治生态格局逼迫的结果。胡锦涛是运气好,捡到了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没有遇到的便宜。
虽然胡锦涛并不是连宋大陆行的主要推手,但他对于连宋访问大陆的新闻热确实有贡献。连宋访问大陆之前,大陆正在为民间反日浪潮所困扰。大陆当局先软后硬,北京与上海两种声音,都使得胡锦涛面临爱国主义的愤青们的指责。此次连宋访问大陆,胡锦涛立即加大宣传,引导公共舆论关注,并让媒体发挥想像力,将精心安排的场面报导和解释成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盛会和里程碑式的重大关头。其间,胡锦涛视媒体和宋楚瑜的调门的微妙变化,迅速调整举措和安排,使得事件的更戏剧化和更具新闻效果。藉此,胡锦涛不仅一洗上台后让民众普遍失望的形像,而且制造出政治明星的灿烂亮点。
从以上分析可知,此次连宋大陆行并不是什么胡锦涛的政治运作杰作。共产党邀请国民党访问大陆举行两党会谈,始于80年代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国民党在台湾失去政权后,大陆一直邀请国民党政要以各种方式到大陆来,而这类访问也确实没有间断过。但出于历史、理念和台湾政治压力考量,国民党一直不接受政党访问的邀请。此次连战毅然成行,不过是美国运作的台湾政治生态格局逼迫的结果。胡锦涛是运气好,捡到了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没有遇到的便宜。
笔者将在其后对于连宋大陆行的政治意义和两岸关系发展空间做政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