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土地私有化是改革的当务之急
日期:9/10/2006 来源:多维 作者:多维

8月26日和27日,哥伦比亚大学黎安友等中国问题专家,从中国大陆,北美和欧洲邀请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聚会新泽西,举行题为“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转型问题”研讨会。会上,具有不同专业领域、学派倾向和职业的专家,探讨如何解读郎咸平现象,人大搁置物权法草案,西山会议以及风起云涌的所谓群体事件及其之间关联,进而分析中国改革的问题,动力机制,前景与应有的选择。对于中国存在严重问题,专家高度共识,但对中国问题的动因,前景和解决途径,专家们则热烈讨论。以下是美国三一学院经济学教授文贯中的发言。

-------------------------------------

中美欧学者“问题、前景与选择研讨会”发言独家选登之一

土地私有化是改革的当务之急

美国三一学院教授 文贯中


对中国的问题需要做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成因、后果和解决方式不同;专家应当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是研究土地制度问题的,而这个问题又是近年来许多恶性冲突的原因。我认为,解决方案应当是土地私有化。土地私有化后,方堵死了权势者通过圈地,不公平地牺牲广大农民利益作肮脏交易的可能。
从经济史看,各种政治制度中都有土地私有制;关键是执政者有足够的理性和责任感重视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土地私有化方面,中国已经有呼吁的声音,但还不够。

关于最近两年来的“郎顾争论”,我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皆大欢喜式的“帕累托改进”几乎穷尽,剩下的改革措施虽然带来的潜在社会增益可以极大,但对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有相当的损害。按照“卡尔多补偿原则”,只要某措施带来的社会总增益超过某些阶层蒙受的总损失,该措施仍有实行的经济合理性,但需要政府担负果断的执行人和公正的担保人的角色,诚实地将增益的一部分转而补偿蒙受损失的阶层,以消除改革阻力,防止利益分配格局的恶化。

显然,这类“卡尔多改进”要求政府不再摸着石子过河,而是确立新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对未来的改革措施的整体把握和相互配套的理解,才能既推进改革,又使受损者的补偿及时到位。今日中国收入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垄断和特权的普遍,产权界定不明,保护不力,自由竞争原则远未确立,市场机制远未完善。所以,市场化不是太过,而是十分不够。

面对被政治特权,行政垄断,和部门垄断严重扭曲的市场环境,改革措施要么无法推行,要么遭到扭曲,产生的增益被权贵所劫持,使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日益恶化。例如象物权法,农地私有化,市场自由进入,自由竞争等代表历史的进步方向,并有普世价值的法律和原则,在中国都还没有确立。所以,当务之急是明晰界定所有权和产权,保障私有产权,对不同所有权的企业一视同仁,保护所有企业和个人自由进出市场的权利,使劳动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正常运作,并用这样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来完成收入的一次分配;同时,由反映民意的政府通过税收,义务教育,自由迁徙,社会救济等手段,调节收入的二次分配,防止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降低盲目仇富心理,避免绝对平均主义的发酵,使中国避免陷于福利社会的泥沼,丧失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多维特约记者劳伦特整理)



相关新闻
宏观调控和主流经济学家的困境
消解权贵结构 达成和平转型
学者争论全球化背景的中国转型
王小波 自由而幽默的文学魂
和马英九对谈文革及其它
胡平: 陈尔晋和他的《特权论》
大陆选举 两岸三地学者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