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从《水浒传》到“水浒气”
日期:9/13/2014 来源:网络 作者:潘知常

这是我第二次读到潘知常教授的文章,再次深为叹服、为之击节!

本文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水浒传》入手,剖析人心、人性、人格,充溢着对善恶、美丑、爱恨的鞭辟,深刻、细腻、系统,充溢着终极关怀、美学精神,是一篇极其难得、极具震撼力的大文章。

本文很长,但娓娓道来,平和晓畅,引人入胜,胜意非常。

史宗伟

2014年9月13日

从《水浒传》到"水浒气"

潘知常

一、关于"伤害"的美学思考

(一)被社会伤害以后该如何去回应社会

  从终极关怀的角度看中国文学,除了杜甫以外,还值得特别加以讨论的,是《水浒传》与《三国演义》。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当然与近年来我反复提及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都亟待重新评价这一看法密切相关。

  在开讲《向头顶的星空致敬》中,我已经指出,希望能够重新评价《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并且,应该从新的四大名著的排名中把它们剔除,为什么要如此呢?现在,终于可以详细地谈谈自己的全部理由了。

  简单概括一下,《三国演义》讨论的是公元三世纪的一场跨时代的世纪动乱,九十六年,几乎是一个世纪,整整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始终是在打仗。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然后三国归晋,仅仅出现十一年的和平生活,紧接着又打仗,这就是我们所常常提及的所谓魏晋南北朝,一共是三百九十四年。无疑,这应该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大悲与大痛!而《三国演义》必须回答的也就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一下子竟然会乱成这个样子,将近四百年的时间,整个祖国大地都成了战场。可惜,站在世界超一流的长篇小说的角度回顾一下,我必须说,《三国演义》回答得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好(详细的讨论,请参见下一讲)。

  《水浒传》讲的是中国公元一千一百一十二年到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二年这十年间的事。这十年间,中国山东境内,宋江带着他一帮弟兄聚众造反、笑傲梁山。相比之下,假如《三国演义》是讲的历史大事件,《水浒传》讲的就是历史小事件。但是,《水浒传》到底写的是中国人怎样的一段心路历程,或者说,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概括这个历史小事件?写的是农民起义?但是,其中的108将,有谁是农民?有人统计了一下,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33人,打家劫舍的黑社会人物25人,地主、富农家庭的10人,私营企业主9人,打渔出身8人,吃技术饭6人,小偷出身3人,其他出身14人。而且,"杨志卖刀",开价是3000贯钱,相当于现在的90万人民币,金枪手徐宁的祖传宝铠"雁翎甲",价值三万贯,相当于现在的900万人民币。林冲买了一把宝刀,一千贯钱,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0多万。显然,在这当中,除了陶宗旺以外,实在没有一个是农民。

  那么,《水浒传》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水浒传》写的应该是一个被社会伤害以后该如何去回应社会的故事。或者说,当社会伤害了你以后,你该怎么去回应这个社会?

  显然,这个问题在中国是特别典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为是皇帝的一统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所有的人都是在给皇帝办事,因此,也就特别容易有失落感、挫折感,就像一个孩子,会特别关注父母的"予取予夺",可是,一个父亲,却要去面对上亿甚至几亿的孩子,这又怎么能够保证分配的公正?因此,这就难免,在这个国度,人人都会因为不公平而斤斤计较。

  所以,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人伤害与被伤害的能力就特别强。人人都知道,在中国,每个人都经常说:活着很累,或者说:社会太复杂。可是你跟西方人接触一下,人家会这样说么?显然不会!因为西方社会和我们中国不一样,当然它有它的缺点,我们有我们的缺点,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我们毕竟要说,中国人的生态环境比西方人要更加恶劣一点,关键就在于:我们中国人彼此之间的伤害非常非常的频繁。看一看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最喜欢写的主题是什么?"怀才不遇"。所有的人都觉得受了欺负,所有的人都觉得不公平,可是所有的人从来都没有说过,他也欺负过别人,他也给别人带去过不公平。

  中国的《水浒传》面对的就是"伤害"的问题。被社会伤害了以后,我应该怎么做?《水浒传》的回答很明确:逼上梁山。既然你先伤害我,我也就可以伤害你,你杀我一个,我杀你全家,你杀我全家,我杀你九族,这就是《水浒传》的回答。而且,这个回答在中国的干百年里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中国人都认为,就应该是这样!你既然魔高一尺,我当然就该道高一丈,你有初一我就有十五,你兵来我自然将挡,你水来我立即就土淹。但是中国人从来没有想到:全世界的人都有被伤害的经历,尤其是在西方社会里,每个人也都有被伤害的经历,那么,他们被伤害了以后是怎么做的?对此,我们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去想,即便是在我们了解西方文学、进入了西方文学的世界以后,我们也从来没有去想过。我们始终理直气壮地觉得,是你逼我上的梁山,你既然敢"初一",那么我就有"十五"、我跟你拼命、我跟你血拼,也就理直气壮地有了全部的理由。

  可是,西方文学是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的呢?

在这方面,起码有西方的四部文学名著可以予以参照。第一部,是雨果的《悲惨世界》;第二部,是雨果的《九三年》;第三部,是狄更斯的《双城记》;第四部,是显克维奇的《你往何处去》。毫无疑问,这四部西方作品都是超一流的作品,而且,《你往何处去》是拿了诺贝尔奖的。这四部作品讨论的,也都与被伤害有关,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四部作品里,"逼上梁山"之类的行为从来就不曾被鼓励与赞美,甚至,在这些作品里连类似的"梁山"都没有。而且,西方电影里的佐罗,罗宾汉或者是蜘蛛侠,也都与水泊梁山上的好汉不能同日而语。由此,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水浒传》很可能就是中国古代版的赵本山事件。它在中国是全国冠军,但是到了全世界却偏偏不行。

(二)"小说教"与"水浒气"

  而且,我还必须要说,很早的时候,清朝有一个学者,叫钱大昕,他就指出过:一般都说中国有儒释道三教,但是实际上中国还要加上一教,"以杀人为好汉"的小说教。而且,明清之际的中国普通民众其实都并不是被儒释道三教所教出来的("崖山之后,已无中华"),而是被中国的"小说教"教出来的,所以在中国一定要特别关注"小说教"的问题。进而,钱大昕说教中国人怎么思考、怎么思维、怎么行动、怎么办事的,主要是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必须说。这个看法真的是发聋振聩,遗憾的是,我们过去没有给这位钱先生的声音以足够的关注,当然,在今天一定要对这个看法刮目相看。仔细想一想,我们中国的普通人真的是在孔夫子的教育下长大的?其实,我们受关云长的影响也许更大,普通民众去关帝庙的次数可能不亚于去孔庙。试想一下,阿Q连圈都划不圆,但是却会唱"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如果不是"小说教"的影响,他又何至于如此呢?

  更为重要的是鲁迅。五四期间,鲁迅又一次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一定要留心中国的两部长篇小说,这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鲁迅说:"中国确也还流行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与水浒气的缘故。" 犹如我们常说,是德国人写了《浮士德》、是美国人写了《老人与海》,是中国人写了《阿Q正传》,无疑,也是中国人写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背后,存在着"三国气"和"水浒气",《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问世,与"三国气"和"水浒气"有关:而且,《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流传,也培养了中国人身上的"三国气"和"水浒气"。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本《三国演义》《水浒传》,也都有一个"三国"和一座"梁山"。从中国小说到小说中国,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到 "三国气"和"水浒气",在这背后所蕴含的,或许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应该被从四大名著中剔除出去的秘密?

二、个人恩仇与造反有理--水泊梁山恩仇记

  从上述角度出发,再来重读《水浒传》,无疑会有全新的发现。

  在为学生授课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更加容易地去理解《水浒传》,我往往会为《水浒传》换一个名字--《水泊梁山恩仇记》。中国人很熟悉《基督山伯爵恩仇记》,可是我们很少去联想中国的《水浒传》,其实,《水浒传》就是《水泊梁山恩仇记》。《水浒传》中的那些英雄好汉都是中国的"基督山伯爵",都号称是被社会伤害了的,而他们的应对方式也没有例外,都是回过头来去伤害所有曾经伤害过他的对方。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水泊梁山恩仇记》。这样,我们就不难从"恩仇"的角度去超越我们过去用传统的美学模式、传统的有色眼镜给《水浒传》所下的种种定义,而且发现,《水泊梁山恩仇记》的角度启示我们,其中面临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从个人的角度,被社会伤害过以后我会怎么做?《水浒传》选择的,是快意恩仇,你伤害我,我就伤害你,绝不手软、绝不退让;从社会的角度,我们这个团队被社会上其他的团队伤害过,而我们选择的回应方式,则是造反有理,是把一切都推倒重来,是建立一个水泊梁山新帝国。

  下面,从个人恩仇和社会恩仇的角度来看看《水浒传》中的恩仇记录。

(一)《水浒传》中的个人恩仇记--"该出手时就出手"

  首先,我们来看《水浒传》中的个人恩仇记。

  在个人恩仇方面,《水浒传》的关键词可以叫做:快意恩仇。我过去说过,在所有的古典名作的改编中,《红楼梦》87版的主题歌是最为成功的,完全可以对得起长眠地下的曹雪芹老先生。我很喜欢《红楼梦》87版所有的歌曲,每一首都很好听,也都唱出了《红楼梦》的神韵。而根据《水浒传》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也很不错,不过,我说的不是它非常好听,而是它太有"水浒气"了,真的写出了《水浒传》的根本精神,这就是:叫做"该出手时就出手"。

  可是,只要"出手"就一定对吗?我认为,其中的问题非常复杂。

  总结一下,会发现在《水浒传》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出手",而且,这些不同类型的"出手",也大多都是完全不应该的。

  第一种类型,是最典型的出手。在我看来,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今天唯一能容忍的出手,应该是林冲的出手。林冲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因为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结果却因"福"成"祸"。所以,他的"出手"是带有正当性的。

  但是,《水浒传》里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出手",其正当性,就值得怀疑了。

  (1)杀人者,打虎武松

  例如,以武松为代表的第二种类型的"出手",我就把它称之为最不正当的"出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武松的每一次出手都很难自圆其说。从一开始,武松的出门避祸,就没有正当性。他是因为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和同事聚餐--就好像到了春节了,各单位都要聚餐--与同事斗殴而出走。武松这人一喝酒就要闹事,结果因为言语不和,他一拳就把人打倒晕过去了,他当时以为把人家打死了,于是就仓皇出逃。显然,在这当中武松的打人是毫无正当性的。

  再看后来的打虎。其实,只有事先知道老虎危害百姓,而且主动地决定说:我要把它打死,这个打虎者才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好汉。可是武松的打虎,说老实话,是每个人都会去做的,其他人跟武松的区别只在于:在与虎偶遇后,他竟然把虎打死了,我们却被虎打死。因为,武松打虎的真实原因是他要从山上过去,去找他哥哥。

  武松这个人是个大孩子、大愤青,他从小就是靠他哥哥,说起来,他哥哥长得实在对不起观众,上帝把他扔下来的时候是脸朝下扔下来的,而且,父母把所有的优秀遗传基因都给了弟弟,而没有给他。可是,尽管如此,他却还要负责养活武松,武松从来不干活,出了事情就一跑了之,都是哥哥去法院投案应付。这次也是,也是哥哥出面,最后,所幸武松那一拳没有把人打死,于是,听说事情已经了解,武松就告辞小旋风柴进,要回家找他哥哥。

  那天晚上,按照原定计划,他必须要从景阳冈上翻过去。当时,店小二对他说:客官你千万不能过,因为山上有老虎出没。武松一听,非常气恼,他说你少跟我来这一套,我是江湖中人,,我还不知道个中的奥秘?晚上我要是在你这儿住,按黑社会的潜规则,你很可能就要剁了我,去做人肉包子,明天好卖给客人吃。显然,你明明是想骗我,其实,山上根本没有老虎,店里倒有老虎。这样一说,店小二也不敢吭声了,于是,武松才上了山。上了山以后,才发现,不好,真有老虎。剩下的事情,就是人人都会做的,只不过一般人做的结果是垂死挣扎,而武松,则是成就"打虎英雄"的品牌。但是总之,遇到老虎,不论是谁遇到,都是要出售打的,你不打,那就只能束手去让老虎吃掉。

  再看武松打蒋门神,这一次就有正义性吗?南京最著名的酒吧区叫做1912,我们就拿1912打个比方吧,某日,谋监狱长的儿子施恩到1912酒吧区喝茶,突然发现,1912这一片太好了。于是就让手下去传话:今后每个咖啡馆酒吧都要给施大爷按月交百分之五的租子,美其名曰,叫做安全保护费。良民百姓,哪个敢不交呢?只好都交。可是,后来又来了一个官员,他也在1912喝茶,他也发现这个地方不错,于是也传话每个咖啡馆酒吧要给他交百分之七的租。自然,这次是传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施恩已经把这个地方给霸占了。可是,后者又不甘心,于是,就找了一个武林高手,要把施恩打走。蒋门神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因此,武松是施恩找过来打蒋门神的。准确地说,我不想隐瞒我的观点。武松的行为完全就是黑吃黑,哪有任何的正义性可言?而且,小说里还有一句,各位看到没有?施恩收回来了快活林之后,各个营业场所被迫给他所交付的安全保护费用每个月又上涨了不少。请问,这怎么就叫除暴安良了?武松不出手,人家反而还能少交一点。何况,武松自己在动手之前也没有问过对百姓是否有益,仔细看看小说就知道了,武松在这个问题上是这么问的:我在监狱好好的,怎么每天给我好酒好饭?我是江湖中人,我不糊涂,我首先必须得问问你们让我干的事情我能干不能干,如果我干不了,那我可绝对不继续吃了。看看武松多职业?可是武松从来没问,这个事是对老百姓是有益还是无益有意。武松只问我能干得了吗?至于血溅鸳鸯楼,那就不用更多讨论了吧?杀死十五个人,起码有十二个人是无辜的,可是,武松却毫无惭愧之意,否则,他不会大呼"痛快",更不会慨然写下血书:杀人者,打虎武松!

  (2)"大家图个一世快活"

  还有最浪漫的类型。这应该以鲁智深为代表。鲁智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有点好玩,给人一个很浪漫的感觉。在《水浒传》里,一般人会觉得写武松写得很好,而且,作者写武松也用了整整十章,可是,其实《水浒传》写得最好的是鲁智深。这个人有人情味,"出手""出"到了最后,也知道反省,跑到杭州出了家,听到钱塘江水涨潮,他就圆寂了,还留下偈子:今日方知我是我。

  确实,鲁智深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他似乎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超人",力大无穷,所向无敌,因此,对于恩仇的判断,他基本上就是靠自己的拳头说话,他的拳头就是法院和检察院。例如,他确实也打抱不平,可是,他所帮助的对象却基本上都是小美女。因为只有小美女的感激与赞美,才最能够给他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满足感。为此,他划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方法非常主观:凡是小美女,就是正确的,凡是欺负小美女的男人就一定该打。

  例如"镇关西"。"镇关西"相当于我们现在一个县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厂长,一个先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他做了一件现在很多现在先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都会做的事情,就是包二奶。而且,他与"二奶"之间一开始其实是你情我愿的,只是后来被自己的太太发现,他老婆说:要不你就离开家,要不那个女孩就要走人,于是,在太太和二奶之间,他选择了太太。结果,小女孩就哭哭啼啼跟她老爸走了,当然,在这中间,在他与二奶之间为分手也出现了一点财产纠纷。可是,即便如此,这样的男人就应该被打得脑浆迸裂吗?就罪该当死吗?无疑不是。与其说这个男人死于自己的罪恶,远不如说,是死于鲁智深的把自己作为匡扶正义的化身的浪漫幻想。

  最荒诞的类型,应该以智取生辰纲的那"七匹狼"为代表。我一直呼吁,智取生辰纲事件,在今天要重新讨论,过去谈到《水浒传》,只要说到智取生辰纲就觉得大快人心,好得不得了,而且还经常把这一段选入语文课本,可是,凭什么智取生辰纲的那"七匹狼"就好得不得了呢?一个省级干部的东西,你说抢了就抢了?只需要随心所欲地定个性,说这是不义之财,然后你就可以下手抢?所谓的不义之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做过起码的调查研究吗?无非是为官必贪、富必不仁之类的推理而已。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于现在重庆薄熙来王立军的以"黑打"的方式来"打黑"呢?而且,梁中书究竟有多坏?他比起李逵如何呢?起码他并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就"排头砍去"地滥杀百姓吧?再想像一下,黄泥冈附近的山东郓城县东溪村村长晁盖闭门家中坐,突然听说北京大名府的领导梁中书送的生日礼品要从附近过,立刻就与村民办语文教师吴用商量,决定要抢他不商量。然后,他们又找了几个朋友,几个朋友竟然也不问青红皂白地异口同声:咱们一块抢。这样的做法合理吗?这样的做法,在全世界哪个国家都是通不过的。

  且看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刘唐给晁盖送生辰纲情报时,说的是"送一套富贵给他。"吴用拉三阮入伙时,说的是"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公孙胜与晁盖研讨生辰纲时,说"此一套富贵,不可错过。当取不取,过后莫悔。"而抢劫成功后,"七匹狼"们只是各自分了一份,根本就没有扶贫济困。因此,这"一套富贵"都是抢给自己的。

  再往下就更不用说了,应该是最恐怖的类型。孙二娘无疑是代表。她的"出手"完全没有任何的正当性,而且是最为恐怖的。明明谁都不欠她的,可是她却无端地就可以去害人性命。只要把人骗进她的店里留宿,孙二娘是想杀谁就杀谁。鲁智深也曾被她灌醉了要杀掉,如果不是临时发现鲁跟自己有关系,肯定就已经做了刀下之鬼了,还有一个跟鲁智深一样的大头陀,不就被她杀掉了吗?他的兵器,还在墙上天天在为他呜呜作响地哀悼,当然,她也有一个所谓的"三不杀"的规矩,可是且不要说这"三不杀"毫无根据,就算是有充分的根据,一个郊外餐馆,竟然以所谓"三不杀"去滥杀,并且擅自把所有"三不杀"之外的住宿食客都剁了做包子馅,这又天理何在?

  最残忍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类型,自然是武松、杨雄等人的杀《水浒传》里的四大美女。其中,最为令人唏嘘同情的,是杨雄的杀潘巧云。杀潘金莲、阎婆惜倒还罢了,总有些正当性的影子,可是,杨雄杀潘巧云,却实在是太缺少公正性了。杨雄和他太太的情感基础本来就不够,杨雄一个月有二十几天是住在监狱的。而且杨雄的工作是砍人脑袋的,所谓侩子手,嫁给这样的人,血腥气未免重了一点,潘巧云心怀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潘巧云的错误,顶多也就只能算是红杏出墙。而且,红杏出墙当然不对,可是,红杏出墙一定要拿命换吗?这未免太不讲道理了吧?夫妻之间不合,可以商量离婚,可以重新开始,为什么一定要拿命换?真是残忍之极!

此新闻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新闻
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信力建:祖国究竟多大
曹长青:奥斯威辛和ISIS反人类罪
惊人!!!中国高考判卷黑幕
滕彪:中国人权有进步吗?
民变 兵变 政变——在2014”民权研讨会“发言
中国人是“天生”的理论低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