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辦駐港台官被迫全撤 港人僱員憂被港府針對 學者指屬「歷史性倒退」 2021-08-23 今年7月,最後一名「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北辦)台灣駐港官員正式離港,事件標誌港台關係歷史大倒退。 粵語組製圖
最後一名台北辦台灣駐港官員、經濟組組長倪伯嘉於7月31日回台,此前已有7名台官同因港方不發簽證而離港。台北辦隸屬台灣內政部陸委會,實際是台灣駐香港的官方代表處。今次是首次有台灣官員缺席,呈真空狀態。 台灣陸委會公布最後一名台北辦台灣駐港官員、經濟組組長倪伯嘉於7月31日回台。(陸委會圖片) 有匿名內部港人員工,向本台透露,目前台北辦只餘約50位僱員,當中包括台灣人及港人。港人方面,當中約一半持有台籍,他們大多屬資深員工。其餘港人未獲台籍。 他表示港府早前5月發強硬聲明,表明將駐台灣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停運,消息一出,已令一眾香港僱員非常緊張。港方聲明指控台方「粗暴干預香港事務」,字眼強硬,香港員工都感受到台港關係更趨惡化,預視當時仍在港的倪伯嘉,返台只是時間問題。 有匿名內部港人員工,他覺得香港僱員夾在台港兩地之間,直言尤其擔心「香港方面的潛在針對」。(劉少風攝) 香港僱員遠離示威 擔心受「香港方面的針對」 他表示,台北辦角色敏感,自2019年香港僱員已被告知不要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他眼見自反送中運動後,港府高壓打擊民間力量,又暗指台灣是「外來勢力」。他覺得香港僱員夾在台港兩地之間,直言尤其擔心「香港方面的潛在針對」。 另外,有熟悉台方人士稱,台北辦人手減少,令香港本地職員工作量增加。而駐港官員全撤後,香港僱員要搬遷辦公室,重新熟習新環境,在欠缺主管的情況下,工作不方便,壓力增加。他透露,在台籍官員撤離前,可到台北辦面對面與官員開會,但目前只能透過網上視像會議,會中甚至有台籍官員提出,撤離香港確實有影響,但是無奈。 對此,陸委會向本台表示,由衷感謝香港辦事處僱員「不畏惡劣局勢,堅守崗位,提供民眾服務」。當局會盡全力保障,包括修例放寬來台定居等,以落實照顧與激勵士氣。根據資料,修例後港澳僱員經批准後可申請在台定居,不受原本須於機構工作六年才可申請的限制。 港方撤台聲明公開指「台方粗暴干預香港事務」。圖為2020年台灣有民眾集會聲援香港抗爭。(路透社資料圖片) 「台港兩會」聯席會議中斷 台港口徑不一 過往香港一直在兩岸關係中起緩衝作用,而中、台不屬國與國關係,因此台灣駐港機構只能以辦事處形式運作。中港台三方對此長期建立默契。東亞國際關係學者、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林泉忠指即使在港英時代、或兩岸關係較差的陳水扁執政時代,台灣亦有代表人員派駐在港。今次台灣駐港官員全數歸零,林泉忠認為,屬「歷史性大倒退」。 關係大倒退有跡可尋。台港雙方在2011年時仍在蜜月期,當時港台雙方為加強經貿及文化合作,互相設立半官方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及「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並每年舉行「台港兩會」聯席會議。 台港雙方在2011年時仍在蜜月期,台灣「中華旅行社」正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時任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親身在港揭幕。(美聯社資料圖片) 然而,在港方「協進會」網頁可見,最近一次聯席會議已是2015年。亦即是民進黨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會議便告中斷。對此,雙方解釋口徑並不一致。港府聲稱,聯席會議是按需要召開的會議,並不是恆常性會議。 台灣陸委會回覆本台,稱港方對召開會議態度消極、推託,惟雙方在工作層級仍有聯繫。台方一貫的政策立場為促進台港各領域正向交流。目前「策進會」及「協進會」仍是台港溝通的主要平台,會盡力維持運作。 盧長水被拒發簽證 陸委會2018年一度樂觀 而2018年的台北辦處長盧長水上任,卻一直未獲港府發出工作簽證,後被揭發原來是港府要求盧長水簽署「一中承諾書」,盧拒絕後一直不獲發簽證,未能來港履新。台灣陸委會主任邱太三對此批評:「無法接受港方單方面擅加矮化國格的政治條件。」 林泉忠對記者透露,他在2018年時曾與台灣現任國家安全局局長,前陸委會主任委員陳明通交流,對方當時仍對盧長水來港感到樂觀。陳明通認為過去北京在處理台港問題上,都具彈性跟靈活性,並對此高度評價。然而,盧長水最終未能到任,甚至連代理處長高銘村,亦因港府拒發簽證於2020年回台。 中國背後主導 國安法後港府自主性更低 台港交惡背後,其實港府對台事務基本屬中國指令。中國已故前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在1995年公布「錢七條」,規定凡涉及兩岸關係事務都由北京安排處理,包括各種港台雙方的官方接觸往來、商談、簽署協議、設立機構,須報中央批准或經授權,由特首批准。 香港政治學者葉振東解釋,目前香港主要負責對台事務的部門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而據他了解對台事務非該部門工作重點。他認為香港官員對台事務了解有限,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未來港府對台的自主性會更低。 葉振東說:有國安法後(自主性)會否更低,我認為無可避免。最大原因是好多朋友還在想國安法的紅線及界定在哪,(台灣議題)亦相當敏感,對台灣不熟悉的香港官員就更不敢處理。國安法背後是底線思維,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及持續發展利益。一涉及這三個問題,(港官)寧願直接請示中央,因為更安全。但同時將自己話語權送出去。 然而,葉振東認為台北辦香港一般僱員,目前無須對安全過慮。他表示了解相關僱員的心情,他認為《港區國安法》紅線屬全港都面對的問題,不是針對台灣相關人員。他又反問,是否所有為外國領事館工作的香港僱員都要擔心?另一方面,他相信香港的親台人士亦不受影響,因為香港親台組織近年行事低調,加上執事人年紀偏大,親台組織「活力」有限。 台港關係短期難轉 未來台北辦命運如何? 學者林泉忠表示,香港目前進入「全新歷史時期」,必然影響港府處理台灣關係,未來對台會與北京更一致,短期內難見轉機。 林泉忠說:我相信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得好。除非台灣在2024年之後,跟北京關係較好的國民黨,重新執政。應該是短期內唯一的一個可能性。 他形容,目前台港官方關係令人感到沮喪,但台港仍保留有「策進會」及「協進會」兩個「白手套」機構,適當時仍可發揮功能,甚至恢復雙方派駐官員。而且雙方的民間、經貿、文化關係仍十分好,目前仍未見到雙方關係會惡化至完全斷交。 未來台北辦命運如何,葉振東認為主要取決於台灣方面決定,而他認為台灣在撤離官員過程中已釋出善意,很難要求台方再付出。 葉振東說:因為近一年多我的觀察是,台灣外派官員不是一批離開,而是一個個走。他們一個個走,我估計原因都是想跟香港特區政府,有迴旋空間傾談,否則整個辦事處摺咗(粵俗:關閉),或一次過離開都得......台灣是否完全無向香港特區政府釋出善意?我覺得公道講不是沒有。 台灣學者林泉忠指即使在港英時代,台灣亦有代表人員派駐在港。圖為回歸前香港慶祝雙十節的情況。(美聯社資料圖片) 香港失去緩衝角色 台灣未來難再積極惠及港人 葉振東認為,在中共「全面管治」香港下,香港只執行中國對台政策,香港的緩衝角色已消去。他亦擔心,近一年台港交惡,台灣恐怕都認為香港失去緩衝角色,未必再保持積極惠及港人的心態。「同埋大家唔好忘記,香港發生的所有事不是對香港人交代,如果我是台灣政府,我會想台灣人當地人有甚麼看法。」 港府回覆查詢指,將一如既往繼續根據《基本法》、「一個中國」原則,以及中央政府處理香港涉台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政策,處理港台關係相關事宜。就《港區國安法》及23條會否對台灣駐港機構有影響?香港保安局回覆本台指,在香港,任何人或團體均須遵守香港法律,包括《港區國安法》。 記者:劉少風/陳潤南 責編:陳潤南 網編:林詠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