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港人創作「光時」雕塑 旅美雕塑家陳維明:獨裁會被沖垮 (北美通訊)200萬人上街示威﹑「光頭劉Sir」舉槍指嚇示威者﹑少女被射爆眼......在獅子山下,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如走馬燈般再次呈視。曾創作《新民主女神像》的旅美雕塑家陳維明,近日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為主題,把香港「反送中」運動多個抗爭畫面,雕成新作。他在洛杉磯接受《蘋果》專訪,呼籲港人不要放棄爭取自由,「每個人所做的事,單獨看好像沒有意義,但將所有水滴融合起來,總會沖垮這個獨裁專制的堡壘」。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https://hk.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00813/GG6UL5SHU5DMJBEECPWVGZGQGU/ 
旅美雕塑家陳維明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為主題,把香港「反送中」運動多個抗爭畫面,雕成新作。 (張紫茵)
在去年6月「反送中」風波發生後,陳維明一直希望用雕塑,把事件紀錄下來,「香港可歌可泣的畫面實在太多,我只收集了幾千張相片;在動手前一個月,翻看網路上、圖書館和別人給我寄來的畫冊等,我不想遺留任何重要畫面及鏡頭」。陳維明花了幾個月,把參考照片由數千張收窄至數百張後,今年3月開始動工。 雕塑以立體長方形為設計,加上上層頂蓋共五面,長5.3米、闊2.3米,高5米。在雕塑正面圓雕,中間的民主女神手執盾牌,左手舉起「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旗幟;右邊的「勇武派」以黃之鋒為原型,左邊是抱著孩子的「和理非」家長,以及戴上手套、捉著同伴的「手足」。 在雕塑四面,除了刻畫香港百萬人和平抗議的畫面,也包含著痛苦、掙扎、被擊敗,還有站起抗爭。陳維明說,以雕塑語言來看,雕塑上的近景是抗暴,可以看到抗爭者倒在地上被毆打,中景是被催淚彈擊中的人,抗爭者正在用水,把催淚煙澆滅、或踢回去,表達反抗;遠景部分代表香港的希望,學生手拉手守護家園﹐「他們很青澀,甚至不願意手拉手,要用一枝鋼筆拉在一起,這些細節都一一呈現。」 雕塑另一邊是示威者衝入立法會場景,「香港立法會已經變成一個傀儡,民主派議員受到排斥都被抬出去,立法會成為共產黨御用工具,荒唐到匪而所思,」陳維明認為,「佔領立法會」具有象徵意義,對於失去法律精神的立法會,人民有權進入表達訴求。 目前雕塑已經成形,在8月29日落成典禮當日,陳維明會把浮雕四面組合起來,上層頂蓋是獅子山線條,「象徵香港人民用他們的熱情、他們的鮮血、他們的生命,造就了獅子山精神。」另外,當地多個美國港人組織,把香港抗爭現場拾回的催淚彈殼、文宣作品、紀念品交給陳維明,將保存於雕塑內的時間膠囊中,「那天,我問他想要甚麼時候打開(時間膠囊),那個『香港論壇』的朋友說,在香港光復的那一天。」 受六四屠城影響,陳維明30多年前開始在創作大量有關中國民主運動的作品,在香港中文大學內的新民主女神像,就是出自陳維明之手。2017年,陳維明與朋友在洛杉磯近郊沙漠小鎮Yermo,買下土地興建自由雕塑公園,園內展示巨型六四紀念碑,成為當地地標;「光時」雕塑落成後也會安放到園內,成為第6個大型雕塑。 陳維明認為,反共、反極權運動已成為大趨勢,美國帶頭針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讓他相信「黑暗已到達盡頭」,「香港國安法引起香港人民的抗爭,可能就是壓垮共產黨的最後一根稻草,抗爭非常有用。不要看我們海外民運人士,這30年來沒做甚麼事情,香港一個個抗爭運動沒有取得甚麼勝利,但是整體上,就是最後的勝利會到來,所以我們還是每個人都要努力爭取。即使每個人所做的事,單獨看沒有意義,但將所有水滴融合起來,總會沖垮這個獨裁專制的堡壘。」

浮雕右側內容較多,包含著痛苦﹑掙扎﹑被擊敗,還有起來抗爭。 (張紫茵)

雕塑正面的圓雕,中間是民主女神,右邊「勇武派」以黃之鋒為原型,左則有一個抱著孩子的「和理非」家長及手足。 (張紫茵)

在美國的港人組織,把文宣交給陳維明,再放入雕塑內的時間膠囊。 (張紫茵)

從香港抗爭現場拾回的催淚彈殼,也會放在時間膠囊內。 (張紫茵)

「光時」雕塑將坐落於洛杉磯沙漠小鎮Yermo的自由雕塑公園內,園內也有連儂牆,讓路過的人留下心聲。 (張紫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