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再次出台大动作 敲定4.7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德国之声网
在经济难见起色的背景下,中国终于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温家宝时代“4万亿救市”可能会再次上演。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将投入约4.7万亿人民币(专题)(1人民币约合0.1535美元)救市,投资集中在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北京时间5月12日,德国之声网站报道,中国推出一项新计划,以推动该国经济增长。报道称,中国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日前联合印发了《交通基础设施 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涉及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的303项,这些项目总额达到数万亿人民币。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也于5月12日报道称,中国将在未来三年期间投入4.7万亿元人民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这个迹象表明政府决心动用国家投资来保持经济“轰鸣”。
报道称,国家不再像过去几年投资大笔资金在新厂房的建设。为支持钢筋、水泥和能源行业,当局加大了在道路、机场和铁路方面的投资。仅北京附近新机场修建的新高速路段就耗资逾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7亿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2日报道,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铁路和机场投资将是2016年至2018年的投资重点。报 道称,这些投资总和可能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项目的融资将通过增加财政预算、PPP模式(公私合营)、购车税以及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资产征收的各种税收来 实现。
中国大规模的投资交通建设,可能体现了习近平(专题)的意志。早在两年之前,习近平就曾发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的号召。习近平称,中国要建造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适度的超前是合理的。
和习近平持同样观点的是中纪委(专题)书记王岐山(专题)。在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中纪委官员培训班的讲话中,王岐山说,“拆迁同志是有功的,日本一条道路修了许多年,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前修了路,人们总不能在路上盖房子,交通建设早一天就比晚一天好。”
中国的4.7万亿投资计划,可能和习近平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相呼应。外界认为,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一直是习近平担忧的问题,他为此力推供 给侧改革,企图借削减钢铁等行业的产能来平稳经济。大规模投资交通建设,可扩大市场对钢铁、水泥的需求,从消费端减弱了产能过剩的压力,这与供给侧改革相 呼应。
但有专家质疑了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决定。来自高盛的分析师们表示,交通运输部的宣布令外界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更加困惑。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寻求打 造现代化经济的年代,基建支出对国家十分有用,但近年这类支出带来了大而无当的工程、工业产能过剩、经济扭曲以及债务。
报道称,与这一支出计划似乎矛盾的是,本周一些有影响力的声音警告称,中国经济的杠杆高得令人震惊。目前尚不清楚最新宣布的支出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涉 及新资金,在多大程度上涉及已编列预算且审批通过的项目。很有可能的是,不少项目已被列入3月全国人大年度会议批准的五年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中国政府公布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李克强(专题)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公布了拯救经济的三项政策。这三项政策涉及到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通过简政放权刺激中小企业的成立、在消费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并未提及涉及到近5万亿人民币的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这可能说明了“4.7万亿救市计划”不会立刻实施,也可能说明了中共企图探索不同的方法来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