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本土自由思想与舶来民主宪政思想榫接于19世纪中期
日期:2/23/2012 来源:共识网 作者:任复兴



  九、宁波向华盛顿纪念塔赠碑,美国约翰逊总统向徐继畬赠像


  1848年出版的《瀛环志略》,关于华盛顿和地处欧亚非之艮背的美国,有两段按语:“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848年7月4日,华盛顿特区为华盛顿纪念塔奠基,并向各州、各国征集纪念物。在来华美国传教士帮助下,咸丰三年浙江宁波府向美国赠送了一块花岗岩石碑,用中文刻有徐书中赞美华盛顿总统的上述两段按语。这块石碑至今镶嵌在该塔内西壁200多英尺的高度,表现了东方人的见识,成为中美早期友好关系的里程碑。


  在美国驻华公使馆署理公使、副使卫三畏策划下,美国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 1808.12.29-1875.7.31,任期:1865.4.15-1869.3.4)和国务卿西沃德,请著名画家普拉特,制作了一幅斯图尔特的华盛顿画像的复制品,1867年秋,由驻华公使蒲安臣将这幅画像赠送徐继畬,并举行赠送仪式,蒲安臣作长篇致辞,最后说:“余现代大美国百姓赉送华盛顿画像于兄台前,不但望兄睹斯像记念我国与中国坚和睦之心,并望令嗣贤孙亦如是记念坚和睦也。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徐继畬答辞称: “因思贵国中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一如既往地推崇美国的制度创新,肯定民主制度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适应性和生命力。1868年,为美国新教传教士、同文馆教习丁韪良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自然科学著作《格物入门》作序。八年二月初二日(1869.3.15)以老病乞休,奉旨以二品顶戴致仕。同治十二年值继畬中举60周年,奉旨准其重赴鹿鸣宴,以惠耆年,并赏给头品顶戴。同年卒。


  十、中国传统自由思想与西方民主宪政思想兼容榫接的个案


  地理大发现之后,耶稣会士东来,晚明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进入崭新阶段,徐光启提出会通中西的思路。鸦片战争西力东渐,徐继畬先机敏识,看到西方列强之所以强大是基于文化的先进,制度的创新。在学习西方上,徐继畬父子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自由、宽容、折中的思想,广轩称之为空灵法界。可是这种自由、宽容、折中的理念,400多年来尤其160多年来,受到夷夏大防、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思想的干扰。干扰的思想,表现出两个极端,往往是扶得东来西又倒,其实质均是对异质文明的不宽容。近年有人提出自由思想是“舶来品”,又提出自由思想是永恒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说,都未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自由思想。自由思想舶来说,不过是全盘西化论的变种而已。【注:参见袁伟时:《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瀛环志略》出版伊始,就受到西方学者热情评述。对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严肃认真的学术研究,也是从欧亚大陆背面的美国史学界开始的。费正清 1953年版《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中说,徐继畬是“满清官僚政治下,具有外国人和他的同僚都可接受的美德的夷务专家,真诚的学者-官员”之一。次年费正清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映》中指出:“徐巡抚的研究,将西方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充分论据摆在他的国人面前,一清二楚地说明,西方夷狄体现出一个迥然不同和十分强大的社会。困难在于,如何从这种差异中吸取经验教训,将它运用在提高国家管理的水平上。”费正清向他的研究生指出,一些值得注意和能引起兴趣的问题,与徐继畬的轶事密切关联。


  费正清的第三位聚焦于徐继畬的研究生龙夫威,于1965年发表了《徐继畬〈瀛环志略〉对19世纪美国的观察》。龙夫威与繁难的汉字,与难得的资料苦战多年后,于1971年完成关于徐继畬的长篇论文,获得哈佛历史学和东亚语言学博士。此后又精心对论文进行浓缩修改,第一本关于徐继畬的英文专著《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1975年由哈佛出版。


  龙夫威从个案出发,不赞成中国和美国走极端、不宽容的相关思想和政策。他一再阐述,描述徐继畬生平及其《瀛环志略》,是希望能够向读者提供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精神适应性和个性的见识”。


  1970年12月龙夫威向哈佛大学提交的历史和远东语言博士论文《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对非中国的世界的早期现代观察》中称:“徐对西方威胁的回应,是基于对他的文化和国家的高度忠诚。不论怎样,在其《瀛环志略》中,呈现出了可以感知到的一个自由的儒家学者(liberal Confucian scholar)所能宽裕地到达的智力边界的宽广极限。徐仿佛已经乐意宽容无论什么被需要的变化——甚至这些变化可能威胁到他的满族君主的生存——如果中国文化的要素可以藉此被保护。”【注:Fred W. Drake,HSU CHI-YU AND HIS YING-HUAN CHIH-LUEH (1848): AN EARLY MODERN VIEW OF THE NON-CHINESE WORLD,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Committee on the Joint Degree of Ph.D.,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 p311,1970. 】


  1991年龙夫威在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山西忻州)说,徐继畬坚持的中庸之道,对有缺点的美国政策,也是借鉴:“我很少用预先设想的历史解释,而是把他经历中揭示和影响进程、前途、难点以及机会的东西,与他当时超越对自己民族的利益、政治、文化缺乏远见的近视症患者,作为‘专家’的艰辛努力联系起来,这样就逐渐发现了他的重要性。”“如同一个世纪以后许多有爱国热忱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成为麦卡锡主义的受害者一样,徐因为对变动着的世界的未来的大胆陈述而付出了沉重的个人代价。对于某些探究60年代和70年代初美国东亚政策的不现实和过时状况的人来说,徐的动因和阅历确实能使人触摸到一个会引起连锁反应的疼痛点。在我从事徐继畬生平方面的工作的十年期间,由于两种世界观的持续冲突,美国和中国被深深地困扰。6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中国,好似两个对峙在文化深渊边上的发怒巨人,互相呼喊着非赞美性的称号,把在东亚称雄的梦幻抛到九霄云外,(通过代理人的搏斗厮杀)斗争一场接着一场。这就使人联想到,徐继畬面对两种世界秩序的冲突,早已在现代框架之内寻找理解和同一性,并进行百折不挠的调解,可是温和与妥协的声音实在太少了。像徐这样的安抚者,极端需要双方改善剧烈的争吵,而且徐已经显示出特别稳妥的范例。他的所作所为表明,甚至在最大的文化鸿沟之上,以互相交流为使命的、有创造力的、开明的政治家,必然能架起理解的桥梁(幸运的是,在我完成徐的研究课题之前,中美之间的和解进程已经开始了)。在我研究徐的十年当中,有一件事情已经十分清楚:美国的越南政策,招致了20世纪降临在美国人民头上的最大灾难——对国家的经济、社会以及精神,造成了悲剧性的结果。过时的思想,有缺陷的政策,造成了美国在越南的失败,从而使人或多或少感到,这好似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验教训的折射。现在,已经是美国转而面对它在世界上影响力的局限性的时候了。这也意味着,通过徐的轶事看中国的经验教训,更能恰如其分地理解美国的惨痛进程。徐对西方入侵的有力回应,增强了一个认识:尽管他的世界已经永远改变了,这种变局却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像以后数十年他的许多继承人所做的那样)抛弃自己的传统,恰恰相反,中国应该适当去保留自己的传统。而徐为了中国在这个复合的、多民族的世界上的生存,促进和解、妥协、了解,以及彼此融洽,所用的正是中庸之道。”


  十一、克林顿总统重温中美友好史:徐继畬直探美国赖以立国的自由核心理念


  民主之梦久难圆。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人们逐步认识到松龛的开放思想与当时政策甚为合拍。一个半世纪间,外国政要一再以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为话题,敦睦邦交。中美学术交流,导致了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在北京大学演讲,特别提到华盛顿纪念塔的徐继畬碑铭:


  “从我在华盛顿特区所住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邻近有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些话并非出自美国人,而是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所写,1853年中国政府将它勒石为碑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国。


  我十分感谢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它直探我们作为人的内心愿望:拥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有不受国家干预的言论、异议、结社和信仰等自由。这些就是我们美国220年前赖以立国的核心理念。这些就是引导我们横跨美洲大陆登上世界舞台的理念。这些就是美国人今天仍然珍惜的理念。


  正如我在同江主席的记者会上所说,我们自己为了达到这些理念也还在不断追求。美国的立宪先贤了解我们永远达不到完美境界。他们说,美国的任务就是不断的“组成更完美的结合”,换句话说,我们永远不会完美,但我们总得不断努力改善。”


  请注意,是徐继畬所写,直探美国人珍惜的自由核心理念、立国妙道。古今中外酷爱自由的心灵之间,才可能产生共鸣。如果徐继畬没有自由思想,那将是鸡对鸭讲,东风牛耳,焉能出此?


  东西南北海,心同理同。如广轩心学揭示:人的天性是爱自由的,自由的源泉在每个人的心坎里,是与生俱来的基因,决非舶来品,由外烁我。克林顿总统破译了松龛对美国制度创新礼赞的自由理念密码。克林顿总统认为徐继畬的精思伟论,与杰弗逊名言可以兼容榫接。只要读《敦艮斋遗书》,就会明白克林顿这些决不是应景话。


  从小接受民主教育、公民教育的美国总统,比在情绪化的20世纪阶级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学者们,思想要敏锐得多。


  徐继畬汉字碑铭,其实在华盛顿纪念塔内。克林顿总统无暇现场考察。向克林顿提供徐继畬碑铭任复兴汉译英资料的美国国务院官员,虽然参加了1997年的华盛顿纪念徐继畬仪式,也未到塔内考察,形成这个演讲的白璧微瑕。


  十二、一部中国民主史,从何说起?一梦引得众梦来


  《易·系下》曰,“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广轩解释:“初为本,上为末。由本趋末,顺而往者也,故曰其上易知。由末返本,逆而来者也,故曰,其初难知。难知者,必欲其知之也,是故易逆数也……试详四书六经之旨,无非欲人之知本返初也,岂但易哉。”【注:《本末往来顺逆之图说》,《遗书》卷3页 1。】“凡天下之事物,必探之於其所从生,推之於其所终极”。【注:《遗书》卷12页10a。】“天下之数统备於三,物之数不过本中末,天下之事不过始中终。中也者,物事之现在者也。本始者,物事之从生者也。末终者,物事之终极者也。叩两端者,探其所从生之一端,推其所终极之一端也。物来事至时,大抵是已生未极,中间现在一段。既叩两头,头正尾正,中间一段不怕其不正,故遂用之於民也。”【注:《遗书》卷12页6。】


  有学者以现代转型,来通释19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转型重要的是政治体制的转型,是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型。民主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重要问题,有学者甚至说是第一问题。


  诚如易系昭示,中国民主史,已经“其初难知”了。国内学术界谈论民主,已经百余年了,可是大家还说不到一块儿。民主思想是本土固有的,还是舶来的?开端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有的说“民主与人类历史相始终”,【注: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有的说周秦以后的民本思想就是民主思想,有的说晚清洋务运动有了民族资产阶级之后,中国才有了民主思想……南腔北调,不一而足。甚至对民主含义、民主诉求指向,也众说纷纭:有将言论自由当作民主的,有将领导者倾听群众意见当作民主的,有将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当作民主的……官方郑重其事地将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历史概括为民主革命史,而其伟大历程起点,并无个案支持。家底家宝,马马虎虎,无人问津。以致一部民主思想史,成了无本之学,不知从何说起。学术风气的情绪化和浮躁,于此可见。外国学者说中国人对历史是“有选择地记忆”或者叫“有选择地遗忘”,对民主开端的有选择的遗忘,实在是不应该。

此新闻共有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新闻
木然:我和柳传志商量点儿事
张辉:努力走向公民政治
赵常青:“南巡讲话”与《零八宪章》
胡平:从哈佛学生罢课谈起
陈奎德论当代中国的两个法统
彭定康评《邓小平传》
张行健:革命与革命的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