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地主与土地改革 今天谈土改,它的意义在哪里?回过头看土改会看到很多地方、很多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搞过土改,土改对于现代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 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在哪里?是不是土改一定会变成斗地主,原因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的土改变成斗地主?刚才李里峰老师讲,土改是与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与这样一个概念、一个所谓阶级斗争的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共意识形态理论性思维是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阶级斗争解决问题的斗争方式,阶 级斗争的划分、解决社会矛盾的革命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有一个是与非的问题、黑与白的问题、敌与我的问题。 我要纠正李里峰刚才讲的“敌友”问题,还有一个“我”的问题。“友”是“我”的团结对象,“敌”、“我”是对立的,“友”是中间力量,对“友” 的争夺是复杂的阶级政策。1925年毛泽东那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站在国民党立场分析的,把工人算成友谊,把国民党看成“我”(当时毛是国民 党的中宣部部长,代中宣部部长),从国民党角度认为敌人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朋友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特别是农民中的贫苦农民,做了这样的划分。后 来,中共开始逐渐把“我”的范围扩大,因为中共本身是一个阶级政党,中共是无产阶级代表或者工人阶级代表,工人算是“我”这部分,农民变成“友”,因为农 民不是无产阶级,有的有财产有的没有,有的有很少的财产,所以后来毛泽东按照列宁的贫农、中农、富农划成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把农民中最贫困的部分,比如 雇农没有财产,算成无产阶级,是“我”的依靠对象;贫农有一部分土地和财产,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只能算半无产阶级,属于争取团结的对象,依靠的对 象;中农不算,所以中农是典型的“友”,可能会导向贫苦农民方面和中农、富农方面。在阶级阵营两边,中农是被争夺的对象。后来在土地改革和土地斗争中,中 共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是对中农的政策。中国是一个小私有者的汪洋大海,农民中中农比例在各个地方占比非常高,而且中农在农村中属于农村的精英阶层,对农业 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中农打了、伤害了,甚至把中农土地给没收了,导致农村经济会出现问题。包括1947年底毛泽东为什么要坚决地纠偏暴力化,是 因为他觉得伤害了中农。他们有一句话“伤害中农是共产主义原则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他认为阶级斗争,过去成功失败最重要的一个策略性的分界点在于要把“敌 我友”区分清楚,“友”是要坚决团结的。抗战期间毛泽东还有一个总结,中共最成功的经验是发展进步势力,进步势力是指“我”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中间势 力是指“友”,最大限度地孤立反动势力,反动势力指“敌”。把这个划清楚,中国革命就成功了。所以这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毛重要的成功策略。
高王凌、杨奎松、黄道炫、李里峰:土地革命七十年(4) 发布时间:2014-05-19 09:56 作者:高王凌、杨奎松、黄道炫、李里峰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5448次 讲土地改革,跟今天密切的重要联系在于土地改革目标很大程度上是私有化,把土地分给农民,不是把土地收归国有或者收归集体。换句话说,包括杜 老,他们后来总结中共土改出现问题最大的失误是农民拿到土地。假如要发挥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优越性的话,就应该让农民多掌握私有土 地、多发展,起码持续10年、15年的时间,经过相当一段时间让农民享受到发展的甜头,把农业生产力发展起来。结果1950年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 革基本完成,1953年开始搞合作化,1955年合作化基本实现,1956年进入高级社,高级社跟初级社最重要的区分是把土地所有权交出来,到人民公社不 用说。农民拿到土地还没有把土地消化变成自己生产力最重要的发动机时,就不得不把土地交出去,以致于今天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使用权是国家 政府、集体规定的,规定30年就是30年,政府突然说这个地方要用那就拜拜了,农民没有任何资格对这个土地发表任何意见。当然,土地私有是不是最好?这要 你看对工业化和对现代化的理解,我们知道在土地国有化的情况下,在国家支配土地的情况下,初期工业化都是利用土地的集中优势,如果在土地纯粹私有的情况 下,初期工业化很难实现,大规模调集全国各种资源发展工业化很难实现。我们今天的研究,包括今天社会上对土地问题的讨论分裂得很厉害,究竟是国有化好还是 私有化好,评价的尺度在于对现代化、对工业化究竟起的什么作用,假如你认为现代化最重要,可能会认为土地的集中是最好的,如英国和法国都搞过土改,但英国 的土改是土地尽可能的集中在大地主手里、后来是资本家的手里。法国不是,法国是小农经济,结果英国的工业化走得很快,法国的工业化走得比较慢。我讲到这 里,谢谢! 提问1:我问李里峰老师一个问题,政权下到基层是土改的一大目标,而且你把这个作为中国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内容,但我觉得这两点 都是有问题的,一个是国家政权下到基层是否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假如我们回过头看,秦始皇那个时代对国家基层的把握很厉害,不可能说那时就已经是一个现代 国家。另外我看过您研究抗战时期基层政权的书,政权下基层,通过反贪污、反浪费、反霸可以做到这点,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土改做到这点? 李里峰:谢谢你,问题很尖锐。我的回答是,我说中共要对基层社会实施一个有效的控制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重 要环节,但不等于是唯一一个。如果一个国家变成现代化国家,国家政权一定有效,有效体现在多方面,对基层社会有效控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但我认为 是一个必要条件绝对不是充分条件。秦始皇对基层控制很多,我不是研究古代史不是很清楚,我想就算你的说法是对的,也不能推导出土改时期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就 不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部分。这是逻辑分析的问题。 第二,你说到抗战时期,抗战时期虽然实行的不是土地改革,在土地政策上是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在抗日根据地对基层社会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改 造,这都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我觉得土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抗战时期对乡村社会和基层社会的重视是在局部地区,没有覆盖到整个苏区控 制的根据地。解放区的土改,1949年以前的土改是在老区、半老区。1950年以后的土改是在全国范围内,全覆盖。二是抗战时期由于在统一战线框架中展 开,减租减息政策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共所称的“阶级敌人”的一个妥协和让步,1946年以后土地改革中才开始真正触及到土地所有权问题,土地所有权 问题触及到以后,才广泛地在基层社会建立一套组织网络,这些东西在抗战时期不是完全没有,但从范围和程度来讲跟土改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从广度和深度两 个角度来讲,个人认为土改是中共在基层建立有效控制的最关键时期,而不是在抗战时期。 提问2:谢谢四位老师的演说,我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建国之后,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农民协会,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民协会销声匿迹了,同时青年组织、妇女组织依然存在,这是为什么?与土地是否有很大关系?谢谢! 高王凌:上一个提问的同学的老师叫秦晖,你可以问问他,秦晖是我们中间最关心这个问题的,悄悄解答算了。农民协会和妇女组织大不一样,农民协会是说一不二的组织。 杨奎松:农民协会事实上是政权组织,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搞土地斗争,把农民组织起来,中心是以贫困农为主, 代替农村政权,真的政权建立起来以后,两个组织起冲突了。毫无疑问,如果保持农民协会同时保持村政权,农民到底是找村政权还是找农民协会?村政权找领导, 农民协会找谁?农民协会专门通过农民协会的法规,但后来农民协会后来取消了,最大原因是冲突了。 高王凌:有人不喜欢,工会都没取消。 杨奎松:工会后来变成福利组织。 黄道炫:最早是在一个地方建立一个贫农团。我对刚才两位老师的意见稍微回应一下,一个是杨奎松老师提出的概 念问题,说70年恐怕有些问题,我讲时是这样理解的,一个是土地革命、一个是土地改良、一个是土地改革。相对于土地改良时,接近于世界各国的做法,但土地 革命和土地改革包括1949年后的土地改革,应该说不是大多数国家做土地政策的一种做法,还有革命性的因素在里面。从这个角度理解它,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 土地革命的做法,言之成立。这是第一个,关于土地革命的解说,我们从两个概念上理解。 还有一个是高王凌老师提到的具体问题。 高王凌:我没有向你提问题。 黄道炫:您说过江西地主被杀了,可以举一个数据,江西有三组数据(50年),一个是所谓苏区村,还我一个所 谓的白区村,完全没有被共产党占领的,还有一个是游击村。这三组数据得出的地主占地的差别大概是5%左右,白区村会比苏区村高出5%,但这5%完全可以从 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去理解,如江浙一带远远高于江西一样,所以对地主杀光的说法可以在逻辑上成立,但在赣南地区本来就没有太多地主,所以不存在杀光不杀光的 问题,我补充这样一个说法,因为这个说法很多人跟我提到过。 提问3:我问一下高王凌老师,现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将来会否走向私有或者事实上的私有? 高王凌:当然会,现在不要把问题看死。中国从来都有私有权,现在农民手里没有被抢地的那些地方,变相的也有 使用权和一定程度的所有权,中国经济就建立在这方面。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前,曾经达到20%多的增长,都是建立在私有东西上,建立在农村几百万个小工厂 主身上,在这方面我很乐观,但哪天能实现我不知道。现在把这事看作是洪水猛兽是得了病的结果,没必要现在中国农村大量的地方发展不错,可以看一看山西这个 地方。
来源: 东方历史评论 | 责任编辑:余氓
此新闻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