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台港新闻

 

立會去留民調改採單一門檻
日期:9/4/2020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立會去留民調改採單一門檻 民主派支持者過半數意見作準

2020-09-04 

立會去留民調改採單一門檻,民主派支持者過半數意見作準。(粵語組製圖)

立會去留民調改採單一門檻,民主派支持者過半數意見作準。(粵語組製圖) 

00:00/05:15 

收聽節目聲音下載

香港民主黨早前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進行民調,以決定民主派議員是否留守立法會,香港民研經商討後決定採用「單一門檻」,即參與民調的民主派議員支持者,過半數反對延仼的話,即離開立法會,現屆立法會議席中民主派共有23人,目前有至少15人的去留與民調「綑綁」,民主黨希望民調能夠縮減去留雙方的分歧,重新團結民主派。(劉少風 報道)

兩大傳統泛民政黨民主黨及公民黨早前先後同意以民意調查結果作為議員在「臨立會」去留依據。參與民調的民主派議員周五(9月4日)聯同香港民意研究所總監鍾庭耀,召開記者會交代有關民意調查安排。鍾庭耀在會上指,民調由香港民研及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共同進行,並於9月21日開始,預計一星期內完成,民調樣本數目為2000個,每名受訪者須回答兩條問題,包括是否支持相關議員留任,以及是否他們的支持者。

民調原本建議採「雙軌授權」方式,即以過半數受訪者或超過三分之二民主派支持者的立場為標準,民主派及非民主派支持者的意見均會受到採納。但此機制被市民質疑門檻過高,香港民研最終決定採用二分之一的「單一門檻」,以縮窄民調的「灰色地帶」。鍾庭耀表示,經過商討後,最終認為重要的是民主派議員支持者的「授權」,其他人以至非民主派支持者的數據不作考慮,只作參考。但假如在該標準下,屆時正反意見都不過半,就要待結果公布後再作商討。

鍾庭耀說:現時「灰色地帶」是收得相對很窄,但仍然有機會出現灰色,兩邊(去留)都不過半,有機會出現49比48,如何抉擇?就要大家再商討。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指,去留問題令民主派失去團結是「嚴重的後遺症」,在目前的政治困局下,民主派需共同面對暴政。在考慮到坊間認為三分之二的門檻設定過高,民調將倚賴「單一門檻」,希望能夠釋除市民憂慮,強調參與人士絕對服膺民調結果。

胡志偉說:我們依賴的是一個門檻,意思是如果參與今次民調的民主黨、公民黨、張超雄及毛孟靜的支持者,當中有過半數的回應要我們離開的,我們就會服膺於調查結果,會完全遵從這個決定。這個做法一方面能夠處理不希望我們的結果受到干擾,另一方面亦都處理很多坊間討論,覺得我們門檻過高,以致懷疑我們是否別有用心,我們想講清楚,我們參與的同時,絕對服膺於這個方案。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議會陣線毛孟靜,以及工黨張超雄等人在會上表示,會服膺民調結果。毛孟靜指,港人不應輕易放棄議會戰線。坊間有意見指建制派人數不達三分二,即使民主派不留下也不能通過如政改等「惡法」,毛孟靜反駁,難保政權不會修改議會總人數的定義,或是以委任充數,屆時就是「百分百通過」,呼籲市民考慮清楚。

毛孟靜說:我當然已經經過深思熟慮,我個人認為,議會陣線的戰線不可能輕言放棄,它(港府)表明沒有補選,未來一年,沒有20個議席,落差大,可以再找人大作決定,委任之前的(立法會議員)鍾樹根及王國興。

現屆立法會議席中民主派共有23人,有至少15名民主派議員參與民調,並表示會服膺民調結果,包括民主黨7人、公民黨5人、議會陣線毛孟靜、工黨張超雄,另外社福界的邵家臻亦有意參與。

至於其他8名民主派議員的立場意見不一,朱凱廸和人民力量陳志全均曾表態不傾向留任,陳志全周二(1日)已發信通知辦事處職員,稱辦事處將於本月30日結束服務,在民調方案公布後,他周五在社交網發文指,不想評論其他議員的用甚麼方法決定去留。

其他泛民議員包括教育界葉建源、衛生服務界李國麟、會計界梁繼昌均表示會諮詢界別內意見,而資訊科技界莫乃光則傾向留任。地區議席中,早前沒有參與民主派初選的街工梁耀忠,則表示「跟大隊」。而熱血公民鄭松泰早前表示,初步決定留任議員一年,但會視乎泛民討論再決定。

另外,香港民研周五發表最新民調結果,高達96%「民主派」支持者認為應盡快重新舉行立法會選舉,其中48%認為可照常在一天內完成;「非民主派」支持者則有55%認為不應該恢復選舉,贊成的36%。經加權後,整體贊成比率68%,反對27%。

調查在8月31日至9月3日網上進行,一共訪問14691人,其中自稱「民主派」支持者12293人,自稱「非民主派」支持者1254人。

港府早前以疫情為由押後今屆立法會選舉,其後中國全國人大決定全體現屆立法會議員延任至少一年。



相关新闻
歸納陳彥霖案四大疑點
指宪政体系没三权分立惹争议
黎智英刑恐罪名不成立
港警再拘捕25人涉去年理大冲突
林郑首回应:送中处理 黄之锋促关注
香港831太子站事件周年
濫捕事件一周年 再現抗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