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政策难奏效?中国入境游客未达复苏目标 北春编者按:中国单方面免签38个国家,入境数远远不到预期。其实这是可以预期的,旅游签证只是旅游中的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主要是旅游中的方便与安全。虽然普通游客不会考虑国与国的关系与政治问题,但安全与方便则是主要的。安全问题连连杀外国人与社会报复事件,自然让人望而怯步。还有中国自以为先进的支付方式,对海外游客不但是一个大麻烦,更重要的还有个人隐私信息的问题。现在是国人躺平水消费,外国游客也不进来消费拉动内需无从说起。 记者:唐缘媛 2025.01.09 12:44 EST 
2024年10月8日,中国游客游览北京慕田峪长城 (Achmad Ibrahim/美联社) 过去一年,中国积极开放多国免签政策,希望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观光,以刺激经济并促进投资。然而,据彭博社报道,入境游客数量未达预期,仍无法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前往中国的游客总数不到2300万人次,虽然是2023年的两倍,但仅为2019年同期的63%,与北京通过简化签证程序实现全面复苏的目标相距甚远。 彭博社分析指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际航班数量大幅减少、经济和政治环境变化,以及西方对中国观感的恶化。来自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游客因政治和贸易摩擦减少赴华意愿,实际入境游客主要来自邻近亚洲国家和较不发达地区。 目前,中国已单方面向38个国家提供免签入境服务,而在疫情前,仅有新加坡、日本和文莱享有此待遇。此外,北京扩大了针对过境旅客的免签政策,允许计划停留10天以内的游客免签入境,目前覆盖54个国家。彭博社分析指出,过去中国在免签政策上倾向于要求互惠,如今主动提供单方面免签,反映出在严重通货紧缩的背景下,北京迫切希望吸引外国消费者以提振经济。 但是,由于免签政策未能有效吸引更多来自富裕国家的游客,这为北京通过旅游振兴经济的愿景增添了更多挑战。报道指出,据统计,2024年国际游客在中国的消费额预计为980亿美元,比2019年1320亿美元的峰值下降了26%。 报道还提到,除了航空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外,中国对国际游客而言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的地。英语使用不广泛、存在独特的支付系统不鼓励现金交易,以及严格的互联网审查,使得外国游客难以使用谷歌和Instagram等常用平台,这些都为中国吸引国际游客增加了障碍。 责编:安克 网编:瑞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