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来首次下降
在中国政府寻求重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发生贸易争端之际,中国 2 月份的消费价格指出出现了一年来的首次下降
发表时间: 09/03/2025 - 11:35更改时间: 09/03/2025 - 13:02
6 分钟
合肥一家汽車工廠 2014. 3 REUTERS/William Hong
作者: 艾娃
广告
自新冠疫情结束以来,中国消费支出的表现一直处于一定程度的疲软,引发了通缩螺旋式上升的担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NBS)周日公布的数据,,作为衡量通胀关键指标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月份同比下降了0.7%。
这是自 2024 年 1 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首次下跌,当时该指数在一年内下跌了 0.8%,创下 了14 年来的最大跌幅。
这一反应家庭消费和经济活动活力的晴雨表显示的降幅,超过了彭博社采访的经济学家下降0.4%的预期。
今年 1月份,受春节消费影响,该指数保持正增长,甚至达到了上涨0.5%的水平,这是数月来从未有过的。
法新社指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危机,这场危机削弱了经济参与者的信心,阻碍了家庭支出,给消费和投资带来压力,并引发了通货紧缩的幽灵。
通缩压力
从2023年底开始,中国连续四个月陷入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它对应的是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下跌,是经济放缓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中国国内消费疲软的另一个迹象是:中国海关周五公布的数据表明, 1 月和 2 月进口量同比下降 8.4%。
在此背景下,周三开始的一年一度的“两会”政治省会上,北京承诺“尽快解决国内需求,尤其是家庭消费疲软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支柱”。
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已陆续宣布降息、放松购房限制及提高地方政府债务上限的措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
李强总理在周三还宣布了2025年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即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增加了预算赤字。
给中国经济增加压力的还有,今年一月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决定对进入美国的中国产品征收额外的关税。
中国政府对此的最新报复措施是对美国玉米和鸡肉等农产品征收关税,这一措施将在下周一生效。
法新社指出,华盛顿决定征收的关税可能会严重打击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出口对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 1 月和 2 月,中国的出口速度明显放缓,同比下降 2.3%,低于预期水平,而去年 12 月的同比增速为 10.7%。
鼎晖资产管理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指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通缩压力。” 他认为:“随着迫在眉睫的贸易战的到来,出口面临下滑风险,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主动,而国内需求仍然疲软”。
|